依托公共信息平臺促進智能物流發展
2012-8-18 14:2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物流學院 汪顯華
分析近年來物流信息化的發展軌跡,大致可以看到三條主線:一是技術的發展,如局域網、廣域網、物聯網等等這些技術和新的一些IT技術的應用;二是政策上的變化,近年來像對于冷鏈、危險化學品、報稅物流等等這些監管類物流得到了一些新的加強;三是產業的發展與推進,越來越多物流企業正朝著專業領域延伸和深化。
而專業化發展就需要依賴一個公共的信息平臺。但目前,公共信息平臺依然是信息化發展的制約因素——由于物流系統的開放性,所以,其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就成為物流信息化發展的一個瓶頸。目前,應該說各企業的信息化做得不錯,積累了很多經驗,也梳理了樣板、典型,但是在實現社會化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方面仍然缺乏特別好的處理方法。這方面應該說需求更大,但是商業資本進入的卻并不多。
同時,我們看到政府非常重視物流信息化建設,其主要體現在建設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上,政府在這個領域投資非常多,但至今仍然沒有非常成功的案例。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政府投資于這樣的項目,依然風險很大。
第一,政府投資的平臺。首先是依法進行監管的,也就是說,監管職能是政府應該做好和必須好的,這樣能夠提高監管的效率,減少監管的不規范性,包括亂罰款、不公正等等。所以,監管信息本來就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我們認為,政府的信息化建設,首先應該在物流監管領域做好。
第二,應該解決多個監管系統之間如何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問題。不能每一個政府部門都到企業拉一條線,說“我要監管你某件事”——有的監管衛生,有的監管車輛——不可能一個企業建多個監管系統。所以,需要政府之間的協同、信息共享。
但目前總的來講,政府部門的監管系統仍然是各行其是。因此,我認為,政府投入在物流信息化里面的資金,應該做好監管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減少企業負擔,這應該會得到企業的認同。
第三,政府監管信息如何向社會開放,提供適當服務。政府監管系統里面有大量寶貴的物流信息,但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而當商業資本想建立這樣的公共平臺的時候,是無從獲得基礎信息的;另一方面,其他渠道搜集的信息又不具備全面性、權威性,甚至合法性。
所以從道理上來講,應該是政府提供適當的社會服務。在很多發達國家,對于這些信息有法律規定,有的甚至可以免費查詢。可喜的是,我們國家也開始走向政務信息公開的軌道,但進展還不是很快。當然,提供社會服務,也許還會遇到不少具體問題,比如說保護用戶隱私、有什么資質條件的機構才可以提供這樣的服務等等。但總的來講,政務信息如果不公開,會使整個基礎信息缺失,這將會影響到社會公共平臺的建設。
第四,促進標準化。公共平臺所能提供的服務都應該是標準的,客流平臺做得非常好,航空信息、火車信息、公共信息,由于這些服務都相對標準化,定時定班有人監管,所以這些公共服務變成了對標準服務的展示,包括快遞,它也有平臺。但是現在物流服務非標準太多,所以平臺很難進行整合。當然,除了服務整合以外,還有信息的標準化。平臺服務越來越走向標準模塊,這些標準模塊鑲嵌在每一個企業自己的平臺上面,這里面能夠獲取的公共服務都是模塊化的、嵌入式的。
第五,商務平臺的進入仍然需要規范化,需要一定程度、一定方式的監管。現在的商業平臺已經有了一些,但是良莠不齊,虛假信息甚至是詐騙也時有耳聞。這些事情應該由相應的政府部門進行管理,既要支持、扶持,又應該進行管理和規范。
以上這些都是公共服務,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沿著這個方向做一定能夠為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和創造一個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