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職教規范 達行業標準
2013-11-20 10:3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張艷
編者按:如今,越來越多的學校已經意識到校企合作在物流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也開展了很多校企合作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是效果卻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數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不夠深入,僅僅停留在建立實訓基地、簽訂學生頂崗實習及就業協議、為企業職工開展短期培訓等小范圍、小規模的中淺層次上,難以與企業真正融為一體,導致雙方合作效果有限。
物流職業教育亟須拓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實現更大范圍的利益共贏。而如何實現突破一直是困擾物流職業教育的難題。令人欣喜的是,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學校和企業正試圖打破這一困局。北京電科院與招商局物流的做法就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與招商局物流集團合作興建的“校外物流人才培養基地”日前正式啟運,其中一些頗具創新意義的做法和經驗,不僅得到了院校和企業的認可,更在行業內產生了較大影響。
據悉,該基地2012年曾被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全國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物流人才培養基地”稱號,并且在今年的全國職業教育教學工作會和物流教學工作會議上,該基地建設經驗還被廣泛傳播、推廣,受到全國近千所院校教師、專家的一致推崇。
全國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郭肇明認為,該基地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標準建設、課程設置、企業與教師融合等各個方面,都走在了行業前列,引領作用日趨顯著。“基地的正式啟運標志著校企合作更加緊密,校企的相互融合到達了一個新的階段和高度。”他表示,北京電科院與招商局物流為我國物流職業教育改革進行了大膽地嘗試和探索,他們的經驗和做法,或許可以為我們破解難題提供些許借鑒和參考。
開啟破冰之旅
“行業與企業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使得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作為基地的建設者之一,招商局物流集團北京公司總經理劉亮告訴記者,招商局物流近年來業務激增,目前在職員工超過7000,并且還在以每年幾百人的規模遞增,急需大量物流專業人才。但企業發現,無論是通過社會招聘還是學校渠道招聘,都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才。“主要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物流專業學生,缺乏對物流實體運作環節的了解,缺乏真實的感官體驗,缺乏企業環境下的管理知識及社會經驗等,導致學生動手能力不強,職業素養不高,到了企業不能很快適應,上手慢,也不好用。”劉亮表示。
為此,招商局物流萌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把企業的內訓前移,直接搬到學校里去?有了想法之后,招商局物流開始尋找“合作伙伴”,經過對全國幾十所院校的溝通交流,最終與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成功“牽手”,開始了長達八年的破冰之旅,終于形成一套中國特色的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并開花結果。
事實上,校企合作近年來在我國發展很快,許多學校都開展了相關實踐活動,而招商局物流本身,也發起和參與過多項物流人才共建項目。但在劉亮看來,以前的許多嘗試效果并不理想,或者說,不能算很成功。“主要是深度不夠。”劉亮認為,前幾年與學校的合作,主要是通過建立實訓基地、學校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等方式。但這些做法更多的是一種無組織的行為,企業需要多少人,學校就派多少學生來,到企業以后,企業再根據自身需要,將學生安排到各個崗位去。“這樣做的最大弊端是,教育教學不成體系、沒有將教學內容很好地融入企業實踐中去。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在實際中流失率很大,可見這種模式并不成功。”他一針見血地指出。
而與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簡稱“電科院”)的合作則完全不同,是一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首先,將教學融入到企業實踐中,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的同時,還能系統地學習知識。據劉亮介紹,作為企業方面的教師之一,他不僅教授學生每個操作、運行環節的知識,還站在供應鏈的角度,系統地向學生傳遞管理知識。其次,將學校的人才培養基地直接建在企業中,為學生締造了一個真實的企業運作環境,學生在這里能夠直接參與企業的運作。
“這是真正的實景化教學,學生天天看的、做的、體驗的,都是真實的企業運作。在這里,學生能看到甚至體驗到,如何與客戶交流溝通,如何與車隊、裝卸工協調工作……”劉亮告訴記者,了解真實的客戶需求,這在學校環境下是無法實現的。這樣,就把學校教學與企業培訓有機地融合起來,做到培訓的教學化和教學的培訓化。
打破制度枷鎖
這種教學模式被稱為“融崗式”教學,它為學校教育和企業的經營管理都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變。據悉,學生從大二就開始到基地學習、實訓。因為有了實實在在的企業實踐,畢業到工作崗位上能夠迅速上手,為日后成為骨干、甚至管理人員打好了基礎,縮短了晉升時間。
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對于學校來說,讓企業的專業人員與學校教師共同參與教學,還能夠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使學校的師資隊伍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此外,對于企業也是受益良多。一方面,企業的專家可以掌握更多授課技巧,知道如何更好地傳遞知識,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學生由于思想活躍,經常能夠提出很多創新的問題,觸動管理者深層次的思考,反過來激發了企業管理者的創新意識,為企業管理注入新鮮血液。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即便再先進的模式,企業積極參與物流教育的熱情再高,如果沒有學校的配合,也不能成功。而眾所周知,職業教育目前在中國面臨很多問題,雖然從表象上來講,是行業企業參與過少,但究其根本,是職教體制機制上存在一定的弊端,約束了學校邁出校門。但是,電科院卻勇敢走出了這一步。那么,在這次合作中,電科院是如何一步步沖破制度枷鎖的?
電科院校長王海平告訴記者,體制機制的創新突破,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在與招商局物流集團合作過程中,本著改革、開放、融合的理念,雙方在很多領域里進行了體制和機制的創新。”比如,招商局物流領導和員工,無私參與學校物流課程建設和開發,投入了相當大的力量進行深層次參與,實際上已經超出了作為一個企業原有的職責范圍,這就是一種突破。再比如說,在合作過程中,學校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精神,創新了資產的管理體制,將資產從校內搬到校外,一方面是對原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突破,同時也是在新的形勢下培養新型實用型物流人才,貫徹學校為企業、為社會服務的辦學理念的有益嘗試。
王海平還將這次合作歷程形象地比喻成“水滴石穿”的過程,認為招商局物流就如同水滴一般,經久不息,用真誠奉獻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一次次擊打校企合作的磐石,最終將所有障礙擊穿,實現了重大突破。
推動標準建立
其實,此次招商局基于自身在物流多年的實際運作經驗、龐大的物流資源及運作實體,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的校外物流人才培訓基地,其用意不僅僅是為企業培養物流人才,而在于推動全行業物流人才標準化,乃至物流行業標準化的建設。
據招商局物流集團副總經理李鐘漢介紹,基地的啟用只是招商局物流校企合作戰略實施的第一階段,后期將會和電科院一起,將這種模式復制到上海公司、長沙公司等招商局物流下屬企業,將在第三階段全面開放,并面向全國整個行業提供職業教育、教學活動組織與模式的創新試點的服務。“尋求建設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真正可以為物流行業提供有效人才培養、行業技術總結研究提升和運作標準化等支持的職業教育模式,這才是招商局物流與電科院共同合作走這條路艱辛之路的真正目的。”李鐘漢說。
劉亮告訴記者,招商局物流的發展口號是打造行業麥當勞。“就是要把所有的運作都標準化,從品牌形象到操作流程、管理規范等都實現統一。”劉亮說,目前招商局物流已經形成三套標準化體系——倉儲運作標準化、運輸標準化、基礎管理標準化,通過校企合作,招商局物流希望能夠將企業標準推廣開來,為物流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對此,王海平也表示了贊同。他希望物流人才培養基地,今后能夠繼續秉承為企業發展服務,為招商局物流人才培養服務,同時也為北京物流產業作為北京支柱性產業服務的理念,支持并且擴大基地的發展,使其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比如,在校企合作中,要和招商局物流一起研究標準、建立標準、應用標準、推廣標準,搶占物流人才培養的制高點。
北電科與招商局物流北京公司校企合作的經驗、模式和成果,讓招商局物流集團重新關注并評估了企業參與行業職業教育活動和校企一體化辦學體系建設的可能及重大意義。“我認為,企業與職業教育的合作,遠遠不僅限于招人、用人和育人方面,更不是企業可簡單通過拓展市場招聘渠道和強化支撐培養就可以取代的。電科院與北京公司八年的合作歷程證明了,通過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模式使學生不僅有較扎實的行業理論基礎,而且在企業的生產實踐中,通過不同系列的崗位達標,既鞏固了所學,又能學以致用,為行業培養大量物流基礎人才,為規范行業標準和市場,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李鐘漢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