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并軌:萬里長征第一步
2013-1-16 9:4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周修杰
2012年瑪雅人的世界末日沒有來,煤電并軌卻來了。2012年電力能源行業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非電力改革莫屬,尤其是有關煤電并軌的探討聲不絕于耳。初步方案逐漸走入人們視野后,煤電并軌所產生的重要意義更是被大肆渲染,煤炭、電力行業再度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最初,合同煤的誕生主要是出于保障煤炭供應、確保能源電力穩定的目的,合同煤與市場煤并軌的體制確實很好地完成了這一任務。不過,隨著國家能源結構不斷調整,煤炭、火電行業出現了重大變革,合同煤與市場煤之間巨大的價格差直接影響了煤企、電企的營收狀況,從而將煤炭電力行業積存已久的頑疾全部暴露出來。
由于市場煤價格普遍高于合同煤,煤炭企業早就傾向于選擇市場煤價格作為交易基礎;火電企業則態度鮮明,試圖通過各種手段使煤電并軌方案“破產”。
筆者認為,一方面,煤電并軌乃大勢所趨。煤炭隸屬大宗商品,其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國內煤炭價格、國際煤炭
價格之間應當實現聯動機制。我國
長期人為規定煤炭價格的做法帶有
明顯的計劃經濟色彩,在特殊時期
或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卻不利
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解決煤企、電
企之間的根本矛盾,煤電并軌是必
經之路。
另一方面,煤電并軌僅僅是電
力市場化“萬里長征的一小步”。煤
電并軌只涉及發電端,而對輸電端、
變配電端、售電端沒有影響,尤其是
上網電價及終端銷售電價的確定更
是煤企、電企所無法涉足的。高度行
政化干預已經存在良久,電力市場化之路從最下游的發電端開始,也極有可能在售電端結束。
不可否認,目前政府推行的煤電并軌并非徹底意義上的市場化之舉,它只能促進畸形的煤價機制完結,卻不是煤炭電力市場完全市場化的開端,制約能源行業發展的根本問題將長期存在。
因為產業的市場化意味著各環節的充分競爭、有序競爭、有效競爭,而我國電力行業被長期打上政府干預的烙印,短期內很難有實質性突破。對于電力銷售端不合理的爭執更是業內老生常談的話題,工業補貼農業、城市補貼鄉村、企業補貼居民的局面錯綜復雜,極大地扭曲了電力價格的形成機制。
簡單地市場化某一個細小環節,怎么可能一改電力市場的整體風貌?
作為普通商品,電力價格應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而非簡單的由政府劃定界限;作為居民生活必需品,電力價格的制定對國民經濟、社會安定有重大影響,若無政府干預很難保障其價格符合百姓需求。電力價格的制定本身就是一項不可能完全市場化的任務,將行業的頑疾、企業的困境完全歸結到市場化不充分的做法也有失妥帖。
筆者認為,今后煤炭、電力市場化必然會對煤企、電企產生不同的影響。作為同一產業鏈條的不同企業,煤企與電企之間的矛盾將會徹底激化,保障國家能源電力安全將淪為一紙空文。同時,國際煤炭市場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國內市場便會掀起驚濤駭浪。北美頁巖氣革命后,美國對外煤炭出口勢必會有所增加,中國煤企的生存狀況仍然堪憂。
若市場化對煤企、電企都有巨大的不良影響,我們又何苦沉迷于電力市場化呢?
其實,市場化也好,計劃經濟也罷,只要有效率即可。作為基礎性的能源電力行業,我們更應當改變傳統的“市場”和“計劃”觀念,將行業的整體效率提升作為工作重點,而非整日探討如何讓政府全部放開權限、讓企業提高贏利、促進煤價電價上升。
但是,現在一提到中國能源電力行業,不僅不會令人聯想到高效率,反而已成為壟斷與低效的代名詞。煤炭電力行業均被國企、央企所把持,而這些巨頭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明顯不足,往往為了一己之私作出對行業發展不利的事情,拼命著眼于追求自身效益、創造GDP、完成宏偉增長目標以成為企業引以為傲的資本等,真可謂業界“奇葩”。
目前,既然煤電并軌的大勢已定,煤企、電企就應抱著精誠合作、共謀福祉的態度,積極交流、相互溝通,在民主改革、政企分離、職業經理人素質提升、國企央企社會責任感提高、腐敗官僚作風日益減少的大背景下,為國民經濟的健康平穩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系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