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搬家”18次 鄭州物流“家”在何方
2013-7-2 8:21:00 來源:中國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借助交通區位的明顯優勢,物流企業成為鄭州“大市場、大商貿、大流通”的根。 ●近日,記者接到多位物流企業負責人的電話,他們反映,物流企業用地的難題在今年變得異常突出。
25年“搬家”18次
找地難,用地難。
這是歷年來鄭州物流公司的老總們頭痛的事情,而今年他們感到這個問題更加突出了。
鄭州榮原物流公司老板王一凡半個月來一直有“滅頂之災”的感覺。
5月底他收到拆遷通知書,要求他6月9日之前必須拆除位于鄭州惠濟區天河路2號的十幾畝面積的經營場所。由于物流不算生產性企業,搬遷費分文沒有。
原來公司所在地的蘇屯村,面臨城中村改造,新修的一條道路正好從辦公樓穿過。
6月9日,榮原物流公司二層辦公樓被按時拆除,留下的倉庫也面臨隨時被拆掉的命運。
這半個月,王一凡“發了瘋”似的找地。6月26日,他在電話中無奈地告訴記者,還是沒有找到新的經營場所,公司已經停業。
找地搬遷,已不是王一凡經歷的第一次。他說,自1988年公司成立以來,25年間,公司已經搬了18次。
榮原物流的遭遇并不是個案,記者經過調查發現,“用地難”成了鄭州多數物流企業的魔咒。
租用城中村或城郊村的土地,是大多數物流企業的用地方式。但這種方式面臨著違法占地、違章建筑的風險。
對此,河南泰浦物流公司董事長王群英深有體會。
她說:“我做物流有過一年搬三次家的經歷。現在我們泰浦物流園也有可能面臨再次拆遷,最多在這兒待兩年,因為這里不是政府規劃的物流園區。”
“自己買的地和自己建的倉庫跟租別人的是兩個概念。”王群英解釋,我建好了東西,但它不在規劃的物流園區之內,它就可能被拆。建這個泰浦園區總共投資幾千萬,光建筑就投了兩千多萬,土地成本投資有一千多萬。
王群英說,最頭疼的是,我們還會遇到“二道販子”,他們手里租的地再租給我們,從中賺取差價,然后他看你做好了,就想把你趕走。這些人從農民那里租價是一畝2000塊,租給我們是7萬多一畝。我們這哪還有利潤?但是如果沒有這塊地,就沒辦法經營,因為物流公司全靠場地。
河南巨洋方圓物流公司總經理趙慶平感到自己還是幸運的,公司位于鄭州市南三環中州大道以東,自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沒有遭遇搬遷的事情。但是,對于搬遷,他也是“時刻準備著”。
“兩年前南三環上中州大道以西的路段,貨車禁行。我就意識到,要不了幾年,我們這里也面臨搬遷。”趙慶平告訴記者,我們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天天找地,這兩年找了三百多塊地。不過還好,現在總算在中牟縣九龍鎮九龍村找了一塊地。
6月26日,記者在南四環看到,由于拓寬道路,河南東捷物流公司臨近路邊的辦公樓被拆遷,只好在院內搭起了兩層簡易房當辦公室。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鄭州眾多物流公司正面臨著用地的困難,這和鄭州市進行的市場外遷、城中村改造、道路建設等原因有關。去年鄭州市政府決定于2015年之前將177個批發市場全部外遷,四環路以內除規劃的公益性農貿類市場外,原則上一律不再審批新建、擴建商品交易批發市場和倉儲物流項目。
受以上因素影響,不少物流企業不得不搬遷,但短期內很難找到合適的地方,造成了用地困局。
據了解,目前物流企業正不斷外遷到四環、五環路以外,一些物流企業的經營場地甚至搬到了中牟縣、新鄭市等區域。
為何找不到棲身之地
河南巨洋方圓物流公司總經理趙慶平發現,盡管他的物流公司在本土物流中屬于佼佼者,但在外行人眼里,還是分不清企業和批發市場的關系。
他說,鄭州大大小小的批發市場至少有兩百個,遍布市區和周邊,圍繞這些市場做配送物流的企業多達上千家。“我們這些做配送物流的,會在各個市場設有收貨點收貨,所以很多人把你看做和市場是一家的。但其實收貨點上的貨物還是要集中到自己的配送園區,再運至省內外。”
趙慶平告訴記者,配送物流的叫法,業內并不完全認同,但他感覺比較符合實際。
“各個市場的興旺正是靠配送物流拉出來的。”趙慶平說,這種配送物流極具草根性,鄭州不少人做物流,就是做市場的配送,先做幾條零擔公路專線,逐步發展成網絡。可以說,河南本土的物流公司基本都是這種模式,只不過大的公司網點更多。有了積累,有的公司發展了倉儲、第三方物流等等業務。
來自鄭州市物流協會的數據,鄭州市目前在冊有600多家正規物流企業,1500多家分支機構,大多數本土物流企業都是以零擔配送為主營業務。
河南本土物流龍頭――長通物流公司副總經理魏長龍說,長通就是從發展廣州至鄭州這條配送專線起家的,通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商貿物流網。
魏長龍告訴記者,商貿物流已不僅只是配送各類市場批發商的貨物,第三方物流的貨物、長途專線中轉的貨物、倉儲物流的貨物、總經銷總代理商的貨物、電子商務的貨物、快遞快件區域配送的貨物以及生產企業區域銷售的貨物等零擔貨物,都可以配送到目的地。
“本土物流企業中,據我所知,只有我們長通物流和豫鑫物流有地,其他的企業都是租用村里的土地。”魏長龍告訴記者,長通買的兩塊地中,貨站街的這塊有150畝,管城的金岱工業園有40畝地。其他兩塊也是租用的。
趙慶平認為,大部分本土物流企業買不到地,是因為部分企業實力確實太弱,資質不高,買不起地只能租地。但認識上的錯位也是存在的,很多人往往分不清各種類型的物流。一些物流園區往往對外來的第三方物流、專業物流、物流倉儲、物流地產等等更重視一些,認為檔次高、塊頭大,抓住這些大的物流企業,就等于抓住了整個物流體系。
由于認識不清,在具體的規劃和政策制定上,就造成了物流發展的不平衡。“去年以來的市場外遷,市場的承接地都有安排和考慮,但對配送物流企業的用地卻沒有充分考慮。”趙慶平說。以商貿物流為主的本土物流企業一直很難入駐政府規劃的物流園區。
河南省供應鏈管理協會秘書長盧秋義認為,物流園區招商普遍“喜大厭小”,項目越大,占地越多,越受園區歡迎,而且地價更為優惠。其實,一些實力較強的本土物流企業帶來的貨量和貨款,并不比一些外來的“大塊頭”物流企業少。物流招商并不能簡單看固定投資,還要考察所能帶來的貨流資金流,對于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一些定位高端的物流園區冷冷清清,成為擺設。
何時讓物流企業有“家”可安
2000年以來,一些物流園在鄭州開建,但數年之后,人們發現有的變成了專業批發市場,有的變成了寫字樓,有的甚至蓋起了住宅,物流功能弱化,與園區原本的規劃相去甚遠。
6月25日,從事物流園投資咨詢的北京中冶嘉恒投資總經理孔慶廣告訴記者,就全國范圍來看,在物流園區的發展過程中,要防止部分地區和企業借物流之名“圈地”。
“地塊開發性質的物流園,鄭州并不缺乏。”河南省現代物流研究院院長、省交通物流協會秘書長史強說,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設,需要一個能夠配送全國的物流網,也需要一個具有公共平臺性質的物流園區,這里面可容納目前高度分散的商貿物流企業。
“2000年鄭州就提出建設平臺型物流園區,目前需要盡快把它做大,使目前眾多物流企業布局非常分散的狀況得到改善。”史強說,從老百姓的感受來看,物流企業“點多分散”,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一個直接原因。
由于沒有統一的園區,不同物流公司的過往車輛、貨物等資源無法更深層次地共享和整合,“這無疑影響了原本基礎良好的鄭州本土物流的進一步發展。”史強說,正如客運需要長途汽車站和公交中心站來統一調度和管理,貨運也需要公共停車場和物流中心。鄭州可以考慮在離高速公路近的地方開辟一個干線公路物流中心,擔負分撥中心的功能,服務干線和應急運輸;在城區邊緣東南西北每個方向有一個物流配送站,實現市區的農超對接、社區市場的配送。
鄭州金象物流負責人王玉軍也認為,鄭州物流企業要實現由松散化向集中化發展,必須要有規模的、集結化的園區。政府應該科學地規劃出專業的經營場地,以租賃或招標的形式引導物流企業合理用地,從而避免因物流企業及營業網點頻繁變遷造成的不必要損失。雖然鄭州市規劃了十大市場承接地,在建一批大型高端物流園區,但本土物流企業因優惠政策不足入駐困難。同時,企業通過買地經營又不切實際。所以,建議政府能針對物流企業用地出臺一些政策,讓物流企業有家可安,讓企業經營更多一些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