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缺口高達七成 冷鏈物流投資高潮來襲
2014-1-15 9:53:00 來源:中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3年召開的大連市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透露,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已經確定了建設口岸保稅冷鏈物流中心的發展思路。預計到2015年,大連將實現32萬噸冷藏冷凍能力,年操作貨物105萬噸,形成全國口岸最大的保稅冷鏈冷藏物流基地。
在經歷了2012年的低谷期后,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頒布和生鮮電商的推動,冷鏈物流又迎來了新一波的投資高潮。
冷鏈物流供求差比近3倍
近3個月,包括青島、廊坊、昆明、鄭州、大同、廣安、泰安、西安等諸多城市均出現億元級別的冷鏈基建投資,其中數個項目的總預計投資金額甚至高達百億元。據中國冷鏈委統計調查,僅2013年中國冷鏈物流固定資產投資就超過了1000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高達24.2%。
2013年,我國冷鏈物流需求達到了9300萬噸,冷鏈物流市場平均增幅達到了20%,其中北京、上海、廣州等重點地區的增幅更是達到了30%。而 2013年我國冷庫總量估值僅有2673萬噸,不足需求量的1/4。到2012年底,我國人均冷庫容量為0.056立方米,這一數據與日本人均冷庫容量 0.365立方米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這一供需間的矛盾和市場需求的巨大空白是冷鏈物流基建投資高潮來臨的原因之一。
去年10月,由廊坊正源集團投資冷鏈物流總部基地項目已準備動工,預計今年8月正式實現部分投產,這項總投資高達51億元的冷鏈物流基建項目在落成后將直接填補河北省特大冷鏈倉儲的空白。
《中國企業報》的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廊坊市每年僅供給北京的高檔綠色蔬菜和豬牛羊雞等畜產品就達到7.7萬噸,而廊坊市冷庫的總容量僅有16萬噸,而這一項目的落成正是為了滿足這一巨大的市場需求。據了解項目建成后將直接對口服務于北京新機場的建設,滿足北京農副產品的冷鏈運輸需求。
在這波冷鏈基建投資熱潮的背后,政府的身影頻繁出現。近年相繼出臺的國家和地方的冷鏈物流政策為這波冷鏈物流投資的熱潮持續助力,而諸如鎮江、廣元、青島等地區的市級政府甚至走到臺前直接參與到本地的冷鏈物流基建投資中。
近日,鎮江市政府與江蘇匯鴻國際集團簽訂協議,根據戰略合作協議,江蘇匯鴻國際集團將投資百億,在鎮江建設冷鏈物流基地、大宗進口商品物流中心等一系列現代服務業項目。廣元市也由政府出面,欲打造一個占地354畝,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是廣安市唯一的大型冷鏈、食品和農產品專業市場綜合體。
“十二五”期間,國家對冷鏈物流做了較高的規劃,到2015年要培育500家冷鏈物流核心企業,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裝備先進、上下游銜接配套、功能完善、運行管理規范、技術標準體系初步建立的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框架。
而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關的規劃,四川省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建設50個冷鏈物流項目,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僅去年就有十余個項目落成使用。
“冷鏈物流對地方的農業發展和農產品價值提升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再加上近年來公眾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重視,所以也不奇怪地方政府會對冷鏈物流基建投資如此的熱心了。”青島市茂升祥物流的總經理牛志文向記者分析道。
基建項目成重頭戲,配套投資不足
在這一波冷鏈物流企業投資中,冷鏈基建項目成為了投資的重頭戲,而后續的冷鏈設備和車輛的投入卻略顯不足,這一“拐腳”投資也引起了一些業內人士的擔憂。
在行業年會上,中國冷鏈物流聯盟主席范端煒公布了一組數據,數據顯示全國營業額在1000萬元規模以上的冷鏈企業現達到500家,冷庫總容量為 18950252噸,冷藏車輛為32856臺。在500家冷鏈物流規模企業中,有121家企業計劃建庫13576150噸,占比總量72%,106家企業目前計劃購買冷藏車2845臺,占比總量僅為9%左右。
“我看過一個數據,2006年中國的冷庫整個庫容1700萬噸,2010年是6900萬噸,平均年增長100%,同期冷藏車輛的年增長率不到30%。這意味著什么?倉庫越蓋越多,你東西存在里面,但是后面運輸這條路沒有擴充出來。大家蓋倉庫是為什么?占地,因為覺得這個地方蓋冷庫好就蓋,我通過建倉庫的方式,去搶一塊地,所有的目的不是發展冷鏈的事業,真正的冷鏈公司投倉庫要想好我們投倉庫干什么。”上海市廣德物流徐政星告訴《中國企業報》的記者。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也對現今冷鏈物流投資狀況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對于冷鏈物流長遠發展肯定是好事,但是也要有針對性的建設,根據產業形勢、市場資源、產品特性、流通特點等來建設。”崔忠付說。
不過這并不影響一些行業巨頭的熱情———來自德國的移動倉儲制造商勞斯伯格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開發。此前,勞斯伯格曾為某大型冷藏設備企業提供了低溫存儲建筑系統,通過屋頂及四周的100毫米隔離板打造完全密封的零下攝氏度環境。
“我們的建筑系統可節約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一天可以完成近1000平方米的搭建工作,并且可以重復使用或遷建,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成本風險。”勞斯伯格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奕濱表示。
冷鏈投資熱或利于企業攤平成本壓力
在冷鏈基建投資如火如荼之際,冷鏈企業的利潤率卻仍然低迷,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投資所形成的規模化效應或將攤平冷鏈企業成本壓力,提升冷鏈物流企業的生存空間。
“物流企業利潤率低,冷鏈物流企業的利潤率更低,成本壓力更大。”榮慶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熊星明告訴記者,“就算車輛投資和倉儲投資這兩塊,12.5米的車,普車要45萬,冷藏車要70萬,高出56%。庫房投資普倉和冷倉的比例是1:1.5;再一個就是運輸效率,同樣是12.5米的我們冷車最多60方,普通車70方,非標準車95方,運營效率完全不一樣。這還不算冷鏈運輸在實際操作中的運營風險。”熊星明說。
而近期持續不斷的資金流注入,讓一些冷鏈物流企業也看到了新的機遇。“以前的冷鏈倉庫很多都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在內部操作效率很低,而自建倉儲的資本壓力又很大。去年昆明市投資了三四個中大型的冷鏈倉儲基地,如果能順利建成,對于我們企業攤平成本肯定是有效果的。而且如果各地的冷鏈倉儲都能規模化,我們也能延伸自己的運輸線路,做一些全套的冷鏈配送服務,提升服務的附加值。”云南一家從事冷鏈物流長達7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報》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