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原京石高速公路河北段(現G4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石段)因收費年限到期停止收費。不過,這一免費時間或最多只有40天,據披露,今年年底前,在原京石高速的路基上,經過改擴建的“新京石高速”將重新上崗,并已獲得22年的收費權。(《華夏時報》12月13日)
京石高速收費到期停止收費,民眾歡呼的聲音還沒有喊出來,而一條原址改擴建的“新京石高速”,卻早已獲得收費許可,萬事俱備,只待通車剪彩了。這樣的“空歡喜”,不啻是對民意的戲弄。
按照交通部人士的說法,新舊京石已是兩條不同的高速,重新獲得收費權并不違反相關法規。不過,這樣的解釋難以服眾。一方面,既然原京石高速收費已經到期,政府就該認真履行承諾,停止收費,將高速公路回歸公益。對免費后的公路進行改擴建,是政府的公共職能所在,不能轉嫁給民眾
另一方面,京石高速改擴建的時間節點,恰恰選擇在收費到期之際,分寸拿捏得如此之準,不免令人懷疑,地方政府究竟有沒有還路于民的誠意?換個馬甲就開始新的收費輪回,變個花樣就能固化可觀的利益,則民眾期待的公益性只能遙遙無期。“不同”的只是說法,而不變的則是政府的逐利訴求。
近幾十年來,高速公路作為經濟社會的大動脈,確實為地方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幸福注入了強大動力。但同時,高速公路也成了地方政府高效、高速的“提款機”,據專家估算,目前全國高速公路一年收費在4000億元以上。不僅如此,在很多地方,圍繞高速公路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相關利益鏈條。
巨大的利益,往往產生兩種后續可能,一是政府有了回饋民眾、還高速公路以公益性的能力與可能。還有一種可能則是政府視高速收費為固化利益,難以割舍,不愿放棄,繼續想方設法固守這一塊利益。而從現實的情形看,后者的可能性顯然更大。除了京石高速“換馬甲”的戲法之外,今年有15條高速收費到期的山東省,干脆直接宣布收費延期,連“馬甲”都懶得換。
高速公路屬于一個國家基本的公共服務設施,理應最大限度體現公益屬性,豈能隨意推翻承諾,一元復始,從頭再來,變著花樣延續收費;豈能濫用政府權力,無視民意訴求,將高速公路視為一臺永不止息的“提款機”?
有關部門不應該漠視民意,繼續逆潮流而動,更不應該試圖以行政權力來謀求更為長遠、更為豐厚的部門利益。對于那些收費已經到期的高速公路,政府就應該拿出決心和勇氣,兌現承諾,依法行政,讓高速公路真正回歸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