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東與上萬家便利店的O2O合作,看物流最后100米
2014-3-19 10:32:00 來源:虎嗅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月17日下午,京東集團在京東零售業O2O戰略&萬家便利店&供應商簽約儀式上正式宣布,與上海、北京、廣州等15個城市的上萬家便利店進行O2O合作,其中包括快客、好鄰居、良友、每日每夜、人本、美宜佳 (分享自 @鳳凰財經)
幾個點:1、數家連鎖便利店,門店上萬家;2、主流ERP軟件服務商SAP、IBM、海鼎也拉進來了;3、明說了是O2O。
什么節奏?膽子大一點猜,應該是這個——“社區電商便利店”。運營方式:電商物流直營部分終止于最后一級倉儲,訂單送至社區便利店,由便利店解決最后100米問題(用戶自提,或者,加收費用送貨上門)。
特征:
1、自提點需要有應激性購買的商品常備(類似社區超市的SKU儲備,柴米油鹽),且能滿足送貨上門——讓自己成為該小區內不可替代的剛需,同時毛利補貼自身;
2、向上對接電商企業,將上游電商物流成本攤薄;
3、技術上對接,將電商的物流數據與自己的數據合并,提供更好的服務——比如,電商下貨、送貨單掃碼以確認本點到貨、系統為用戶發送短信告知;
4、自提與送貨上門差異,要收費,而且不能太便宜;
5、重點與本地中線電商對接(有機蔬菜、土雞蛋等等,這是起步的一大機會),門店需要對應研發合適的儲備設備及運營標準(冷藏、冷凍、會不會壓、損耗怎么樣);
6、本地化的信息服務整合(共享打印機、數碼遠程快印),以彰顯本地化服務的特征,進一步將自己在小區不可替代的地位鞏固。
為什么?看得到的要素是物流。
1、物流是當前最影響電商用戶體的要素;
2、多數垂直自建物流,但并非能真的能做到“送貨上門”——收貨人不在家、無法預知準確到貨時間點、配送員不愿意上樓等等等等,造成的實際情況是更多的“下樓來取”、“放物管那里了”,等等等等。用戶體驗并不好,訂單量越大、體驗越不好;
3、2010年開始,人口紅利消失,配送員是典型的勞密工種,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物流成本必然越來越高;
4、電商要逐步成熟,生態圈中,必然不會僅有大平臺、大垂直,一定有大量中小電商的存在(本地垂直、小品類垂直),這些都不可能自建物流——并發太低,成本攤不薄;
總結:物流很重要,現在的自建物流不僅貴、而且會更加貴下去,用戶體驗不好、而且會更加不好下去。
已經發生的現象
1、配送費吞噬毛利
樂淘網:“加收5元快遞費只能平衡北上廣等大城市的配送費,對于中小城市來說,每個訂單的配送成本遠高于5元”,“鞋類B2C的物流成本約占客單價的10%。”......
2、京東開始嘗試最后100米的加盟建點
簽約加盟物流點,京東直接將貨物送達你處,你負責最后100米給用戶,可直送、可自提。每單有派送費、每一個周期有按照銷售額的提成——該方案當前僅在高校。
隱晦一點的邏輯呢?
1、O2O是電商的戰略級入口——這個不解釋了;
2、沃爾瑪死了,711都死不了,而且越來越稀缺——大平臺革的是大商超(家樂福、沃爾瑪、華潤、伊藤......)的命,革的是用戶“有計劃的購買”的命。便利店即使在電商通吃天下的時候,生存邏輯不可撼動。便利店在電商爭霸的下一個十年,絕對寡頭們拉攏的稀缺資源。
3、生鮮!還是生鮮——高粘性、高毛利,同時,也是戰略資源(用戶、物流、數據)的高地,有了社區便利店,這個閉環就打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