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稱人民幣不再被低估
2014-5-4 9:52:00 來源:人民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5月1日,美國知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馬丁·凱斯勒和阿溫德·蘇布拉馬尼安根據(jù)世界銀行最新公布的2011年“國際比較項目”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后發(fā)表文章稱,中國的人民幣匯率已經不再低估。蘇布拉馬尼安對本報記者表示,對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來說,這可能意味著一個重大政策轉變。
4月30日,世界銀行公布了利用購買力平價(PPP)方法測算的2011年世界199個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和人均開支等數(shù)據(jù)。 根據(jù)這份報告,以匯率法計算,201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比重為10.4%,而以購買力平價法計算,則為14.9%。同時,以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的中國經濟總量相當于美國的86.9%,比2005年的43.1%翻了一番。這表明,以購買力平價法度量,中國經濟總量正在和美國拉近。世界銀行研究的是2011年的數(shù)據(jù),而自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大大快于美國,據(jù)此,一些國外媒體推斷中國經濟規(guī),F(xiàn)在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凱斯勒和蘇布拉馬尼安利用世界銀行數(shù)據(jù)和購買力平價方法進行研究并得出結論:“我們可以較為確定地說,人民幣現(xiàn)在的估值非常公允!眱晌唤洕鷮W家指出,人民幣估值的變化或許預示著中國出口導向發(fā)展戰(zhàn)略已經終結。
兩位經濟學家說,購買力平價方法背后的基本思路是:在價格和人均收入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即所謂的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根據(jù)價格水平和人均收入之間存在穩(wěn)定相關關系的假說,給定一國收入水平的情況下,就可以推斷出該國的價格水平和均衡匯率應該是多少。按照這一思路,兩位經濟學家發(fā)現(xiàn),在2011年,中國人民幣匯率僅小幅低估大約1.7%。從2011年至今年3月底,中國的人均GDP增長率比美國快13個百分點,這應該轉化為人民幣升值大約3.2%。而根據(jù)國際清算銀行數(shù)據(jù),人民幣從2011年末至今年3月實際上升值了大約7%。這意味著人民幣截止2011年的小幅低估已經被消除。在2014年,人民幣匯率已經相當公允。
兩位經濟學家說,關于人民幣匯率的這一判斷具有潛在重要歷史意義。對中國來說,出口導向發(fā)展戰(zhàn)略或許已經成為過去時。相對價格水平運動及其信號看起來已經發(fā)生了變化,資源向出口部門的轉移停止,這有助于中國繼續(xù)推進經濟再平衡。
世界銀行4月29日公布的2011年“國際比較項目”數(shù)據(jù)引起廣泛關注,并被一些研究者使用。但購買力平價法也存在缺陷。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1日的一篇文章指出了用購買力平價(PPP)比較中國和美國GDP的局限性。報道引述《華爾街日報》的分析:“中國不能用PPP貨幣購買導彈、軍艦、iPhone或德國的汽車。中國必須以匯率作為付款的基礎。這就是為什么匯率法在比較國家之間的經濟實力時更為重要!薄度A盛頓郵報》指出,即便以購買力平價法度量,中國的人均GDP在世界上也僅排名第99位。因此,《華盛頓郵報》得出結論說:美國人不必焦慮,現(xiàn)在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