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物流轉型“觸電”
2014-6-25 11:27:00 來源:中國物流中心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煤炭行業已經從供應短缺格局進入到過剩格局,這不是一個短期現象,而是一個長期趨勢,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行業的新常態。”20日,在第二屆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發展論壇暨中物聯煤炭物流專委會成立大會上,中物聯煤炭物流專委會第一任會長蔡進如此說道。
在這次大會上,煤炭行業如何融入互聯網發展大潮,成為行業討論的熱點話題。“目前國內煤炭物流業依然是傳統模式,存在著信息混亂、資源配置低下等多種弊端,有著很強的轉型迫切性。”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呂梁有限公司(下稱“山西煤運呂梁公司”)總經理李曉軍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蔡進也認為,煤炭物流成本占整個煤炭行業終端銷售價格的40%,在行業供過于求的新形勢下,與電子商務結合將是增強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多重挑戰
“煤炭行業進入了供應過剩的新常態。”在中物聯煤炭物流專委會成立大會上,這是業內形成的共識。
蔡進表示,在宏觀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煤炭產業的外部市場環境在逐步放緩。鋼鐵、建材、電力、石化這4個消費煤炭的大行業,都是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這些行業發展放緩的趨勢應該是一個長期趨勢。“我們寧愿把這種趨勢看得更長一些,更深入一些,這樣有利于我們對煤炭行業的后期發展做好長遠準備。”
另一方面,能源革命勢不可擋。“很多人談到美國之所以能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就是因為其將能源革命和經濟復蘇密切結合起來,中國也需要這么做,而這對煤炭產業的影響將是深遠的。”蔡進說。
此外,廉價的進口煤炭也對國內市場形成了很大壓力。“由于來自澳大利亞等地的進口煤炭價格低廉,對華東沿海市場造成壓力。相對來說,由于其巨大的運輸成本,進口煤炭對內陸市場的影響相對小一些。”貴州中煤能源[1.02% 資金 研報]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毅對導報記者表示。
多重因素的挑戰,已讓煤炭行業出現艱難狀況。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份,全國煤炭行業利潤總額為411.7億元,同比下降42%;2004家虧損企業虧損額累計達到247.4億元,同比增長43.5%。
此外,在國內近期爆出的信托兌付危機中,有多款產品是由煤炭企業資金鏈斷裂引發的。
物流轉型臨壓力
行業發生變化,企業的經營模式也需要改變。“在供應過剩的新常態下,仍靠規模擴張獲取利益空間的經營模式和利益模式已經不可取,已經走到盡頭,所以大家都在考慮通過降低成本形成新的利潤空間,這已經是一種共識。降低物流成本是最大的潛力。”蔡進說。
蔡進表示,根據中物聯的調研,在各行業中煤炭的物流成本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因為煤炭產銷之間的地區影響,各地煤炭物流成本不一。但從行業整體看,煤炭物流成本占煤炭行業整個最終銷售價格的40%。這個比重是很高的,同時也說明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相當大。在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降低物流成本是大勢所趨。”
李曉軍也對導報記者表示,山西煤運呂梁公司旗下有分公司、子公司、運營站、裝卸站等大量的物流設施,但公司也深感煤炭物流面臨的轉型壓力。
“比如說在呂梁地區,有100多個煤炭生產主體,各個主體價格不透明,競爭混亂,這給煤炭的收購、銷售都帶來很多問題。在煤炭行情好時大家都賺錢,如今行業慘淡,這種局面就加劇了行業的困難程度。”他說。
對于煤炭物流的轉型升級方向,蔡進認為,應當和電子商務結合起來,發展現代物流方式。中物聯會長何黎明也在會上表示,應當以物聯網的思維改造傳統物流企業,依靠信息技術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以支撐物流體系現代化,打造行業發展新優勢。
一些企業已經在煤炭物流的電子商務方面開始行動。李曉軍透露,山西煤運呂梁公司已經計劃與上海斯迪爾電子商務平臺結合,整合兩者的線上平臺與線下物流優勢,以提高煤炭物流的配置效率。
斯迪爾執行總裁王杰向導報記者介紹,該公司此前在鋼鐵行業內創造了“平臺+ 基地”的運營模式,將電子交易平臺與公司位于華東、東北、福建、西南等區域的40個倉儲基地相結合,帶動了鋼鐵物流業的蛻變。目前,斯迪爾已經與國內7家鋼鐵公司合作,開設了7個鋼廠專場,鋼材日均交易量超過4萬噸。未來,公司將在煤炭物流業復制這種模式。
導報記者注意到,斯迪爾的控股股東為淮礦物流,煤炭行業背景意味著其有一定的優勢。但其能否復制其在鋼鐵業內的成功,業內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