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了解到,到2014年底,順豐將建成啟用包括北上廣深等地總計10座近6萬平方米的B2C冷庫,成為我國擁有最多B2C冷庫的企業之一。同時,今年底前完成規劃9條冷運干線。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冷鏈行業經過近兩年的爆發式增長,正在從資金投入走向業務落地。順豐冷運的參與,將起到極大的規模效應與引領作用。
采用“一段式”全程冷鏈
對于冷鏈“藍海”的“覬覦”,順豐由來已久。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2012年5月,順豐優選上線銷售生鮮食品之始,順豐速運就已經低調開始冷鏈物流的布局;2013年9月開通華東倉、華南倉后,順豐優選的物流配送由順豐速運全線承接,自此開始更大規模的市場研究與開發。
2013年12月,順豐正式成立食品供應鏈事業部,至今年9月,集冷運存儲和中轉功能于一身的上海和廈門冷庫正式啟動。
據了解,國內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二段式”半程冷鏈(干線運輸+落地配,依托城市間干線冷鏈運輸,以城市冷庫為節點,配合“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配完成宅配),而順豐冷運主要采用“一段式”全程冷鏈。
據順豐相關人士介紹,“二段式冷鏈宅配”的最大優點是能夠快速復制,但不足在于,從落地配的角度看,落地配如缺乏資金,便無法更替專業的冷鏈設備。生鮮商品具有高度非標準化、質量動態變化、產品多樣性等特點,訂單量沒有形成規模化時成本控制較難。一件商品的運輸途經幾家物流承運商,這對上下游的信息對接以及承運商之間的信息對接都提出了嚴格要求。
冷運市場競爭逐步升級
此外,為業內所關注的是,目前我國冷鏈物流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左右,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綜合冷鏈流通率已超過九成,發展具有很大空間。
昨日,順豐速運食品供應鏈事業部總裁吳國立指出,在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只有5%、15%和23%,而歐美國家的這一數值已經分別達到了95%、100%和95%;同時,在我國這三類物品的流通損腐率也很高,分別為25%、12%和15%,歐美國家可以全部控制在5%左右。
“如果我們的果蔬流通損腐率能夠像歐美國家一樣降低到5%,每年減少的損失可高達1000億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黨委副書記余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余平透露的一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的果蔬冷鏈需求已經達到9200萬噸,并且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其中上海的增長率更是高達30%以上。這也是包括順豐在內的冷鏈物流企業,首先選擇布局華東地區的原因。受高速增長的冷鏈需求刺激,2013年全國冷鏈固定資產投資超過了1000億元。“冷鏈物流作為高端物流業態,前景十分廣闊,高附加值的背后包含著高回報。”
正因為如此,國內冷鏈市場競爭也在暗流涌動。澳柯瑪[1.27% 資金 研報]9月18日晚間發公告稱,擬獨家出資6000萬元設立河南澳柯瑪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向食品、醫藥等有冷凍冷藏需求的客戶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據了解,阿里巴巴目前主要利用菜鳥網絡平臺整合社會物流資源,為天貓客戶提供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雖然目前采取的運輸方式仍主要是“二段式”半冷鏈配送,但部分已經實現全程冷鏈。同時,還有一些綜合型電商,70%的冷鏈訂單是通過自建配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