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有過到郵局自取包裹的痛苦經歷,其中的不便讓人忍不住吐槽。一方面,有的包裹又重又大,自己拎回來是不可能的,要么開車,要么打車。另一方面,郵局取包裹的時間剛好跟正常工作時間重合,取包裹要么選周末,要么得特意請假。在如今民營快遞送貨上門已成標配的大背景下,很多快遞公司已經做到了當日達、代收快遞、網上下單等新玩法,郵政包裹的用戶體驗確實顯得落伍。
《征求意見稿》提出,未來郵政普通包裹也將送貨上門。這一變化,體現了郵政單位自我革新的意識。實際上,比起日新月異的民營快遞,作為“國家隊”的郵政還是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品牌知名度高、覆蓋范圍廣、價格優勢等等,只要想辦法取長補短,一樣可以在市場化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正如新聞中分析的那樣,按照《征求意見稿》中的改革辦法,盡管郵政包裹可能會漲價,但漲價后依然有價格優勢。雖然在速度上可能趕不上民營快遞,但顯而易見的價格優勢,還是能吸引很多不趕時間、對價格敏感的用戶群體。
曾幾何時,郵政業務處于一家獨大的壟斷狀態,郵政單位自然缺乏自我改革的動力。當市場化程度加深、競爭對手增多以后,郵政業務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這才開始一步一步走上改革創新之路。這樣的路徑,讓人聯想起此前銀行理財與“寶寶理財”大戰,正是市場的開放,使得今天公眾不僅擁有了線上線下更豐富的投資理財渠道,還直接促進了銀行業的自我改革與提升,形成了多贏格局。
隨著快遞物流市場進一步開放,只要郵政部門積極跟上市場的節奏,找準自己的優勢,與民營快遞展開錯位競爭,相信最終得益的仍然是廣大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