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超載危害公共交通安全 利益驅動是主因
公路超限超載運輸既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嚴重損害國家公路網、道路橋梁等公共基礎設施,也嚴重破壞運輸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6年8月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5年10年間,全國貨車肇事導致重特大事故中,60%是因貨車超限超載所致。
超限超載為何屢禁不止?“超載能拉低運價,如是私挖盜采的砂石,成本幾乎是零,超載利潤更大。”北京市密云區交通局副局長蘇尚義一語道破玄機。
北京市交管局朝陽支隊勁松大隊的一線巡邏民警王澤地告訴記者,貨車超載就想多拉快跑,多掙點錢,屢禁不止與執法條款力度不大有關。
“運輸市場競爭越來越大,不超載幾乎賺不到錢。”湖南省瀏陽市鼎順集團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對記者說。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車輛工程系主任趙建柱表示,利益驅動是主因,加之運輸行業無序發展,還有法制不健全導致超限超載。
多部門聯動治超 超載率由80%降至5%
據北京市治超辦專職副主任張新介紹,我國治超大體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4年以前,是路政部門路面單一執法階段;第二階段是2004年到2012年,是國家九部委聯合下發超限超載治理方案,治超進入政府牽頭、集中治理、部門聯合、多種手段、注重長效階段;第三階段是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治超進入系統治超、廉潔治超的全新階段,更注重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04年6月起,國家九部委在全國開展車輛超限超載集中治理。經過各方努力,公路聯合治超機制逐步健全,源頭治超工作有效推進,科技治超效能日益凸顯,依法治超水平顯著提升提升。
交通運輸部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8月,全國干線公路平均超載超限率由集中治超前的80%以上降至5%左右。貨運車輛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數量明顯下降,干線公路路況水平近五年提升1.88%,通行效率明顯提升,路網平均使用壽命延長0.5年。
超限超載率下降與交通運輸部不斷調整治超舉措有關。2016年9月,交通運輸部和公安部將車輛超限超載認定標準統一為車輛生產標準,將六軸及以上車輛最大總重由55噸統一調為49噸,車輛管理和生產標準統一,交通運輸部門和公安部門執法標準也統一。
2017年2月,交通運輸部等36個部門聯合簽署備忘錄,明確采取26項措施,對超限超載嚴重違法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貨運車輛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等10種情形將被列入失信黑名單,對失信當事人市場準入、行政許可進行限制或禁止,限制融資和消費,限制享受優惠政策。
經過治超人和全社會長期不懈努力,超限超載現象大為改觀。“上世紀90年代公路運輸一度‘逢車必超’,現在好多了。以北京為例,設有治超檢查站的公路干線超載率都降至1%以下。”張新對記者說。
曾是超載重災區的北京密云區,目前是北京市治超效果比較好的城區之一,超載率在0.5%以下。該區交通局副局長蘇尚義告訴記者,標準統一后,認定簡單了,流程簡化了,利于治超。密云區治超成功經驗是“政府真抓,借助‘電子警察’等科技手段,多部門聯防聯控,從源頭治理,聯合執法。”
該區對貨車超載“人防盯守”,對超載車罰款,卸貨,嚴打隨意改裝超限車,最近還引入軸載動態稱重監測系統(俗稱“治超電子警察”)等科技手段治超。
“‘十三五’期間,北京將在遠近郊10個區實現‘電子警察’全覆蓋。”張新說,“這種設備能避免正面沖突、節省人力財力,實現24小時監控,全路網布控逢車必檢。除北京外,浙江、廣西、安徽、廣東、江蘇等10多個省市也安裝試點這種軸載動態稱重監測系統。”
治超治本之策:從源頭入手 綜合施策
“目前公安執法部門對超載30%以上罰1800元,記6分。如果將罰分提至9分,或12分,甚至上升到刑法,超限超載情況會好很多。”王澤地說。
趙文建議從源頭管控入手,細化各類運輸車輛制造標準。“如某車核定載貨為10噸,規定超載百分之二十即予處罰,那么此車從出廠制造時就從各類技術參數予以限制,車輛載重12噸時即無法啟動或自動駐車。”
按運輸貨物類別或車輛類型實行分類管理。“凡用于生產經營的車輛必須到對口的部門登記許可,進入公司化管理方準參運。”這樣安全管理和運輸管理有保障。
趙文說,加強物流市場管理與引導,制定指導性運輸價格標準。“讓車輛在不超載的情況下依然有利可圖,使運輸行業有較好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同時加強汽車維修、改裝行業管理,打擊非法改裝拼裝行為。
張新認為,堅持依法治超,盡快實現嚴重超限超載行為相關當事人入刑懲處,一般超限超載行為交管記分處理。當然要治本,還需綜合施策。
“要堅持信用治超、源頭治超,科學治超。實現治超手段由硬性經濟處罰向運用信用約束方式轉變,對嚴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從車、貨兩個核心源頭入手,努力將超限超載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優化運輸結構,加快物流業供給側改革,推進貨運大數據監管平臺建設,交通交管聯合開展治超非現場執法試點。”張新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