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頻發的事故使公眾對石化企業的安全管理、信息公開、風險控制及行業監管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訴求和更嚴苛的要求。尤其自“8·12”天津爆炸案發生后,全國各地推動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工作提速。
與此同時,伴隨國內物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應用的普及,以罐式集裝箱為載體的危化品“多式聯運”,依托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的集聚化、聯盟化、一體化智慧物流建設也迎來發展良機,為促進我國石化物流行業提升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成本提供了新思路。
化工園區“集群化”勢頭漸盛
“十二五”期間,化工園區成為我國石化行業發展的亮點之一。尤其自國家發改委2014年發布《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后,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化工園區成為化工項目建設與搬遷改造的主戰場。
工信部編制的《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高風險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方案》提出,2020年城鎮人口密集區內高風險危化品生產企業原則上全部啟動搬遷改造工作,到2025年前搬遷改造項目全部進入安全環保設施齊全的園區。
工信部已將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項目列入專項建設基金支持方向,并于2015年下半年篩選了3批238個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專項建設基金項目,總投資2750億元。
據中國石油與化工聯合會園區委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重點化工園區和以石化、化工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區達到502家,其中國家級47家、省級262家、地市級193家。產值超千億的超大型園區有8家、產值500億~1000億元的大型園區有35家,100億~500億元的園區有129家。全國化工園區內規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業1.5萬家,企業入園率達到51%。
“在原料產品項目一體化、物流信息傳輸一體化、公用工程環保一體化、安全消防應急一體化、管理服務金融一體化發展理念的引導下,當前化工園區顯示出了集群化的發展優勢,是今后我國石化工業的一個戰略發展方向。”中國石油與化工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李壽生日前表示。
中國石油與化工聯合會編制的《石化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南》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10個左右年產值超千億元的世界級化工園區。
值得一提的是,被公認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環保部環境規劃院董戰峰博士看來,新環保法將促進化工行業加快洗牌,化工園區將加速向減量、循環、再生、低碳和生態工業園區轉變,同時加快向環境管理轉型。
2015年底,工信部印發了《關于促進化工園區規范發展的指導意見》,從科學布局、加強項目管理、強化安全管理、強化綠色發展、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完善配套服務、加強組織管理等方面對化工園區規范發展提出了要求。據悉,工信部將與中國石油與化工聯合會一起建立化工園區綜合評價體系,定期對化工園區規范化水平進行評價。
石化行業與智慧物流協同發展
我國已是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危化品生產國。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5000余種常用化工原料產銷分布不均,95%以上需要異地運輸。而大宗化學品中有80%是危化品,對倉儲和運輸要求極為苛刻,安全管理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石油、化工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已形成由水路、公路、鐵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種方式組成的交通運輸網絡,同時形成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三大石油、化工物流基地。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危化品運輸企業達上萬戶,運輸車輛30多萬輛,從業人員80多萬人。我國每年僅通過公路運輸的危化品就有2億~3億噸,占年貨運總量的30%。85%以上的外貿化工品通過水路運輸。
石化產業基地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要求使得我國危化品生產儲存裝置、設施大型化成為新常態。專家指出,隨著化工企業“進園入區”,化工園區數量激增,園區將成為危化品儲運、交易的重要載體,大量企業在化工園區內集中連片,更容易引發事故的“多米諾”效應。
伴隨著國內物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應用的普及,以罐式集裝箱為載體的危化品“多式聯運”,依托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的集聚化、聯盟化、一體化智慧物流建設迎來發展良機。
在業內專家看來,石化物流園區和石化產業園區可緊密配合,協同發展。“石化園區的集約化發展可為石化物流的發展提供便捷條件。借助園區現有的基礎設施,實施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而石化物流配套建設的碼頭、港口也可為建設大型石化園區提供支撐。”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主任魏乃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