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嘗試新事物,那么可能會被申城一些電商的物流速度“嚇到”。幾天前,家住大寧地區的周阿姨用一家生鮮電商App訂購糧油干貨,才過約莫20分鐘,所有商品已被妥妥地送到家門口。這讓周阿姨十分吃驚,“就曬床被子的工夫,貨就到家哩。”
當京東和蘇寧等電商巨頭還在糾纏“一日三送”配送標準時,申城已悄然出現一批新型電商平臺,號稱要“刷”出“30分鐘配送上門”物流新速度。這可能嗎?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上海能實現“30分鐘送貨上門”的電商企業還不少,更有人將它看作是“新零售”的“標配”之一。
外賣配送標準被平移到電商
訂過外賣的消費者會發現,滬上三大外賣平臺紛紛打出“30分鐘送達”的口號。據餓了么統計,蜂鳥配送“準時達”單均時長已殺進29分鐘,而另外兩家外賣平臺的單均時間也都在30分鐘上下。
如今,外賣的配送標準已被平移到電商配送。上周末,陳先生在“每日優鮮”App訂購水果,18時30分下單,19時貨就送達,這讓他大感意外。而王小姐則告訴記者,她在“愛鮮蜂”App訂購商品,也在半小時內收到了貨,“仿佛物流站點就在我們居住小區”。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上海打出“30分鐘物流配送”旗號的大多為生鮮電商,也有一些食品雜貨等衍生類別。在此之前,生鮮配送最快的是京東到家,主要售賣生鮮、水果、零食烘焙、鮮花以及醫藥等商品,一般一小時內配送到家,而如今這個“紀錄”又打了對折。
離消費者最近的迷你倉
那么,“30分鐘配送”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每日優鮮”COO曾斌接受采訪時表示,這與物流模式的顛覆性嘗試有關,“過去的物流體系都是從一個中心點到多個基層網點的發散模式,但現在的物流模式更類似于多點多中心的分布式倉儲體系,以每個迷你倉往外‘輻射’,離消費者的距離最多不超過5公里。”
“這種快遞模式與外賣物流有些類似。”分析人士表示,在這種新的模式下,所有商品被提前放置到前置倉中,每個前置倉覆蓋周邊半徑3公里范圍,并均勻地分布在客戶聚集的地方,當消費者下單時,系統自動匹配最近的前置倉,如此就有可能實現30分鐘內配送。
“用10分鐘包裝商品,用20分鐘配送,這是‘30分鐘配送’的時間分配方案。”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為記者分拆了“30分鐘物流”的環節。與前置倉模式稍有不同的是,盒馬鮮生索性把倉儲變成了商場內的實體店,并作為5公里之內的配送點。
“30分鐘物流”可持續嗎
如今,申城一個個新冒尖的電商平臺,高喊著“30分鐘物流”口號挑戰傳統電商,究竟能否成功?對此,曾斌回應說,目前“每日優鮮”已在北京實現區域性盈利。侯毅則透露,“盒馬鮮生”在上海的實體店也已實現單店盈利,“消費升級過程中,很多消費者對于品質的敏感度超過了價格本身,毛利率提高給了我們盈利的可能。”他預計,按照現在的成本計算,用“實體店+互聯網”模式,單店只需一年半載就可回本。
有意思的是,“盒馬鮮生”背后的投資方正是阿里巴巴,而這種“實體店+現場體驗+互聯網+30分鐘物流”新模式,也是阿里巴巴目前正在打造的“新零售”樣本。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余明陽教授認為,整個零售行業正在經歷著消費升級的洗禮,未來很多創業機會都會在消費升級之中產生,這其中包括四塊內容,即優質產品、極致體驗、超細分市場,以及定制化。從現在來看,“30分鐘物流”主打的是極致體驗,背靠線上線下深度聯動,可算是“消費升級”的一種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