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梯隊的三通一達+順豐已經上市,第二梯隊融資與并購消息不斷出爐,不差錢的快遞巨頭下一波競爭浪潮即將拉開。除了聚焦內部核心能力的強化外,未來將重點在如下領域加快投資并購:延伸快遞產業鏈內涵,加速對智能設備廠商、包裝/輔助材料等原料供應商等、倉儲、干線、快運、冷鏈等物流產業鏈投資并購,加快商業與金融版圖布局,跨境、跨界、供應鏈、產業金融等領域積極前瞻布局,打造以快遞為核心能力的產業生態版圖將成為快遞未來成長故事的關鍵點所在。
這一次的布局影響不了接下來5年的行業定位與格局,但一定會奠定5年后的市場定位與競爭力,對于當下的快遞巨頭掌舵人來說是不得不好好探索的課題與必答題。
二、“快運+”領先者延伸布局建平臺
快運有著與快遞同而不同的異曲同工,當下領頭羊德邦已經加快了上市征程,后來者還需時日,但依然不甘于落后,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快運企業不但要防止來自跨界的阿里系及京東系,還需要防止來至快運軍團的橫向拓展以及新興模式的劇烈沖擊。有鑒于此,接下來的快運行業整合將會更迅猛,投資平臺,孵化創客,布局供應鏈,探索冷鏈,扶持大專線,合伙人門店,延伸商業等等都是可能的點。
但對于快運企業來說,做的太多容易跑偏,聰明的做法將是圍繞快運的網絡化能力,打造可復制、可規模化、可管控的平臺型整合體系,積聚倉儲、車輛、分布式的門店/網點等快運生態系下的參與方,實現多方共贏。除此外,這需要積極通過資本、資金、資源等的多渠道與多元化整合創新服務產品與服務內涵,跳出快運本身的限制,延伸至商業數據賦能,供應鏈優化整合與產業鏈重構整合。
三、“專線+”兼并重組加速升級找未來
作為公路運輸市場中關鍵的大多數,專線這個細分市場從來沒如此受到市場的關注。當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存,挑戰在于設施設備更新換代門檻提高,貨量結構轉移,成本加速上升,機遇在于有潛力有想法有能力的專線將成為大整合的先鋒,驅動專線的變革與整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潛力型專線企業將圍繞“專線+”探尋整合與重組之路,專線+3PL、專線+落地配、專線+大車隊、專線+大通道、專線+互聯網平臺、專線+供應鏈服務、專線+倉配等等。
在這一次的整合過程中,我們將看到更多股權(直接投資、換股、共投資等)、債權、聯營、加盟、合伙人等多種形式的重組整合,而不單純的是業務抱團、資源抱團與系統打通。除此外,我們還將看到這一次將是專線大洗牌的深水探索,可能將促使1/3脫穎而出,也可能將導致1/3消失市場,其殘酷度與激烈程度將難以想象。對于普通的從業者來說,要做好提前準備,擁抱變化,開源節流,積極作為將是必然,不然等死那就將是必死之路。
四、“同城+”并購聯營合營深耕城鎮化經營
萬億級的同城物流市場還在激烈發生化學變化,新舊之爭,B與C之爭,計劃性與即時性之爭等等一直在進行。在這個市場中,品牌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網絡將變得越來越關鍵,技術與服務將成為成功的驅動力。然而,這一切并不能改變同城物流在接下來物流大格局中的尷尬位置,從業者必須圍繞同城,賦予同城物流更多的意義,打通生活服務,連接分布式門店,打造小微倉儲,開放數據能力,挖掘共享貨車出行與人員出行的價值,探索同城與其他物流網絡平臺如園區、專線、落地配等的合作模式,探索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四線城鎮及鄉村的差異化服務,將成為未來同城+的關鍵。
從資本運作層面上看,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創新同城物流探索者將會加入到并購與重組之中,采用聯營、合營、合作等多種方式完善網絡,加速布局,構建核心競爭力,未來之路還很遙遠,跳出同城或許會別有一番風味,拭目以待。
五、“大車隊+”萬車奔騰構建骨干運輸網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新金融與新模式的應用,大車隊正在逐步成為現實,從10輛車,100輛車,到1000輛車,甚至未來拓展至10000輛車,似乎會很快到來。這是市場對于大車隊模式寄予厚望以及圍繞車輛的故事將延伸更多。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大車隊由于本身具有極強的專業屬性,在干線骨干網絡,支線運輸網絡以及同城物流網絡中都將扮演至關重要的作用,短期來看還需要更多地融入貨運生態,開拓更多的市場領域,雖然在快運、快遞等領域有所斬獲,但細分行業的直接貨主拓展中還有需要繼續努力。加之來自專線、個體司機、物流巨頭的積極調整節奏、安全管理難度加大,未來大車隊模式還需要深入網絡,融入物流,借力資本,借力技術,實現車隊規模、管理能力、市場能力與盈利能力的綜合提升將是難點。
從可預見的未來看,我們將會看到大車隊企業將積極展開車隊股權分離、區域物流市場的并購重組、人員的創客化、后車市場投融資、細分產業并購以及物流科技領域的投資布局等,不然要支撐龐大的設備增量恐怕很難,搞不好還會跑得快,跌得慘!
六、“3PL+”合并重組打造產業鏈巨頭
無車承運正在點燃國內3PL進化的又一春,隨著越來越多的具有互聯網,科技創新等基因的企業加入這個戰局,國內傳統3PL正面臨巨大挑戰:增長緩慢、客戶流失、成本上升、利潤空間下滑將來得更快。
但這不意味著3PL就將消失聲音,反而我們將會看到部分3PL將沿著服務的細分產業,加速與產業鏈的核心企業融合,并形成獨立的經營體,開啟產業物流的整合化服務之路,這種整合將從原來的業務層面上升至資本層面、人才層面、系統層面,甚至深入至理念層面。
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產業巨頭積極布局產業鏈,挖掘物流潛力,整合具有物流管理能力、技術能力及服務能力的3PL將成上策之選,值得我們關注。除此外,在這個過程中3PL企業將從產業鏈角度“+”上更多的因子如分布式倉儲、公共運力池、物流控制塔、集采統購、統銷代銷等,最終實現產業驅動物流,物流服務產業的融合發展格局。
七、“園區+”柔性重組加速生態化運營
物流園區整合模式幾經迭代,現已經從物流的場地服務者,信息服務者,交易服務者,逐步轉向物流升級與整合的賦能者,在這個過程中物流園區的探索者越來越聰明與務實,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更多的資本與重組影子,股權互換、聯合投資、連鎖經營、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等輕重結合的整合模式正在積極探索。除此外,園區經營者正在更加深入地切入園區+泛物流領域,包含不限于物流SaaS系統、物流設施設備采購及交易、車輛及配套服務市場、干線與同城網絡的整合、供應鏈金融等等,其目的在于深度綁定物流,完成生態布局。
從當下的進展來看,僅靠以前的方式估計難以完成物流園區的全網布局,未來必須在資本運作、物流并購上加速方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先機,即使當下有部分園區的探索者在特定細分市場中已有領先,但園區+的探索還沒有成功,園區內的企業的粘性依然不足,隨時都有可能逃離,加之創新模式及服務落地進展較慢,想要實現園區連鎖化+網絡化+立體生態化還需要時日,未來還有較長的路,未來值得進一步觀察與期待。
八、干線平臺+同城平臺合并重組聯網加快
近幾年的物流平臺化探索催生了聚焦細分市場的物流平臺崛起,其中干線平臺與同城平臺經常登上行業新聞版面,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在經歷多輪資本催熟與模式調整之后,我們看到干線平臺正在從革命中介走向服務中介,從車貨匹配,走向無車承運,從聚焦運力轉向聚焦貨主,從強化整合走向發力服務,從零擔走向整車,但依然在探索盈利模式的道路上艱苦前行。與此同時,在同城物流市場依然在圍繞C或B,個性化還是標準化,專車還是拼車,城市走向鄉村還是鄉村包圍城市等方面繼續探索,還沒有完成格局重塑,參與者依然在追尋毛利的基礎之上。
隨著融資輪次的增加,資本的耐心正在減弱,兩類平臺走向何方?是聯網走向大承運人,還是探索細分領域的專業服務,又或者是延伸服務領域,走向供應鏈,乃至商流等等,前景依然不明朗。由于物流本身具有極強的網絡屬性,這兩大類型物流平臺已經完成了第一步的用戶積累與市場教育,未來不排除出現大重組與并購,最終實現全網布局,實現干線與同城組網運營,形成一張有別于快遞與快運的大型無車整合服務網絡,至于是干線間先并購,還是同城類自己合并,還是兩者之間同時合并就得看背后資本的耐心了,值得關注。
九、眾包平臺+同城平臺整合強化場景物流
眾包物流平臺隨著京東、阿里、騰訊等的間接或直接入局,市場格局更加變得不可捉摸,加之近兩年新興眾包物流平臺憑借社群、細分市場及商業等方面的創新探索異軍突起,更為這個戰火紛飛的市場加了不少油。而另外一個方面著力于解決全城物流服務的同城平臺繼續聯網加快發展,甚至引來了快遞巨頭的切入,將同城物流的競爭從城市內延伸到了社區間,為同城物流市場增添了新的變數。
兩類型平臺由于本身都聚焦服務同城中的不同細分、不同場景、不同對象的物流服務需求,隨著新零售、新經濟、新商業驅動下的消費體驗、服務體驗的升級發展,未來兩類平臺不排除合并重構的可能,一方面是消費者需要滿足多元化場景的同城物流服務,另外一個方面則是資本驅動物流平臺延伸服務內涵,提升閑置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市場份額拓展的必然要求。可以想象,一旦這種并購重組成為現實,未來圍繞城市生活的物流體系將迎來大變革,場景化、個性化、便捷化的物流體驗將成為新常態,需要引起物流探索者深度探索并積極布局,不然等你意識到可能時間就晚了。
十、“電商平臺+”大舉投資并購物流挖掘潛能
電商需要物流,物流驅動電商,在互聯網+產業進化的時代,兩者難以獨立分開。在如今除了京東、阿里系加快物流布局之外,其他新興電商類平臺如垂直電商、B2B電商、大宗電商等等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物流基因的打造,基本就重點話布局。隨著消費互聯網,企業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三網攜手并進,不遠的將來我們會發現電商平臺將圍繞自身的交易核心,不斷嫁接來自物流的服務能力,包含倉儲、SaaS平臺、倉到店、倉到倉、送到戶、物流數據整合等等。從整合方式上,基于電商之外的投資并購、產業重組將成為優先選擇,在細分市場領先的物流企業,或者具有獨特競爭力的物流創新者將成為并購與合作對象。
這對于物流創業創新者來說將是巨大機遇,不要擔心自己未來的發展,而應該要擔心當下能否具有獨特性,是否具有專注力,是否具有選準行業賽道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服務電商平臺采購或銷售供應鏈的能力,這或許是電商平臺+之下物流企業的又一求生之道。
十一、“供應鏈平臺+”加碼產業并購實踐四流合一
互聯網+正在將產業互聯,供應鏈+正在讓產業共生。在這兩股思潮之下,商流、物流、資金與信息流正在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在鋼鐵、快消、化塑、跨境等一部分行業中已經催收了不少具有供應鏈+互聯網特征的產業型獨角獸,這類型的企業聚焦產業服務,用科技+,物流+,金融+,商業+開啟產業鏈的改造與升級,縮短產業環節,優化產業效率,提升產業應變與服務能力,以期望成為產業賦能者,創新驅動者與變革助力者。
在接下來的市場演變中,這類型產業型平臺將不會受制于當下服務產業,勢必會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與行業服務能力建設,通過投資、孵化與重構等方式深度切入產業的物流體系,金融體系及技術體系,并打造成為可復制、可延伸、可持續增長的“供應鏈平臺+”運營體系,實現產業鏈的復制整合與協同管理,這將是下一波產業創新者的布局所在。
而對于物流內從事產業型物流服務的參與者來說,你需要強化對服務的產業格局變化的理解,增強自己物流服務能力跟上產業節奏,并做好與產業內供應鏈平臺的對接與融合,并貢獻自己在產業重構中的力量,在獲得營收增長的同時享受發展的紅利,這或許是上上之策。
十二、“物流科技+”并購與被并購即將成為新常態
物流科技繼物流平臺之后物流產業中一波新的風口,從智能倉儲,到物流機器人,到無人快遞,無人貨車,新材料新能源車輛,智能算法優化,大數據,物聯網,云平臺及分布式系統等等。接下來的物流整合中決定物流未來10年格局的將不是物流資源的多少,而將是物流科技能力的強弱,從這個角度看具有物流科技創新能力與物流產業連接能力的創新企業將成為投資并購的對象,這將成為大型物流集團,物流平臺,乃至生態型物流布局者的必爭之地,值得關注。
對于物流行業的創業創新者來說,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方向與切入點,需要回歸用科技去驅動物流,用科技去服務物流,用科技去賦能物流,最終實現與物流產業鏈參與方的共贏,共生,這或許是這類型參與者的必經之途,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