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秘書長、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 孟國強 (2006年4月15日)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按照國務院大力整治集貿市場精神的要求,我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經過不斷調整,無論在市場的管理技術還是在業態的改造和提升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連鎖經營、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方式一道,共同構成了我國現代商品流通體系的主體。在這個過程中,商品交易市場的標準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標準化問題正在成為規范商品流通、規范商品交易批發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性和基礎性工作。從發展情況看,大力推進市場的標準化將是今后一個時期整治和規范我國種類交易商品市場的重要內容。2006年,我國將實施五大食品新標準體系:月餅強制性國家標準、蜂蜜強制性國家標準、鈣強化營養鹽新標準、果凍行業新標準、無公害雞蛋國家標準,這些體系的建立嚴格規范了上述食品的市場準入條件。此外,國家標準委出臺了《汽車配件營銷企業開業條件、等級劃分及市場行為要求》、《農業機械營銷企業開業條件、等級劃分及市場行為要求》;商務部出臺了《招商制建材家居市場建設及管理技術規范》,國家發改委出臺了《乘用車運輸服務規范》、《木地板鋪設面層驗收規范》《木地板保修期內面層驗收規范》《木質門》,原國家經貿委發布過《農副產品綠色批發市場國家標準》;正在加緊制定的還有列入國家發改委項目計劃的《建材市場信息系統建設規范》、《木材交易市場管理規范》、《防腐木材生產規范》(商務部)等標準,此外,還出臺了一些重要的地方性市場管理標準。這些標準的制定和貫徹執行,對于我國各類商品市場的進一步調整、改造和規范,滿足社會急需,推進商品流通的現代化,必將起到重要的引導和推進作用。結合商品批發交易市場的發展,本文就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場推進標準化工作的意義、如何通過標準化戰略的實施實現商品交易市場的進一步調整、改造和提升談一些粗淺的意見。一、標準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央和國務院提出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去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對這一戰略思想做了進一步的深刻闡述,并明確提出,“十一五”規劃的重大戰略目標,就是要實現“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 如何實現這一科學的戰略目標?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加快推進我國的標準化戰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和措施。首先,標準化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經濟和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堅持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標準化恰恰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密切相關。例如,當前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食品安全體系問題、農產品生產安全體系問題、煤礦生產安全體系問題、環境保護安全體系問題,無一不與標準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這些問題,要么缺乏權威的標準規范,生產者無所依從,消費者無從判斷;要么標準的貫徹執行缺乏相應的保障,非標生產、非標流通現象嚴重,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威脅。這些問題單靠法律法規、行政命令難以根本解決。所以說,一個國家標準化水平的高低,雖然表現為技術層面的問題,但是卻與國計民生、與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息息相關。我國的各類商品市場的建設與發展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比如:建筑裝飾材料市場中建材裝飾材料的環保問題,農產品市場中蔬菜瓜果的農藥殘留量問題,汽車配件市場的配件質量問題等等,或者由于缺乏標準,或者由于標準得不到嚴格執行,都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其次,標準化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建立社會誠信體系的必然要求。從根本上說,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根源在于非標準化生產、非標準化流通,具體表現則是生產和流通領域中的違規行為。從批發市場看,目前的不規范行為仍然是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行銷假冒偽劣商品,二是偷逃稅款。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多種多樣,比如開展階段性的整治工作。但是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不解決,標準化技術跟不上,也很難實現經濟秩序的根本好轉。在這個問題上,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方式所以倍受推崇,所以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這些經營方式建立的是標準化的采購系統和標準化的銷售系統,在電子流程的統一運作下,從管理的技術層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假冒偽劣和偷漏稅問題的發生。這也正是我國各類商品批發市場需要努力調整、改造和提高的方向。第三,標準化有利于提高現代企業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標準是什么?標準是企業進入市場的通行證。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可以說,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誰就能有效地掌握市場,因此,所謂“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服務,三流企業做市場”,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精髓和要義。這是因為,首先,標準是生產和管理技術的高度凝煉,體現了同一行業的經典技術含量。企業不懂得標準,不按標準生產經營,不可能取得行業優勢。這方面,發達國家企業像微軟、德芙、綠箭等知名企業都取得過非常成功的經驗,他們不但是商品的生產大戶,也是標準的生產大戶,標準是這些企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其次,標準是解決貿易爭端的有效武器,特別是在國際貿易爭端過程中,標準是主要依據。我國加入WTO以后,隨著國際市場的逐步擴大,我國企業和商品面臨的國際貿易訴訟越來越多,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是,解決這一類國際爭端、傾銷反傾銷都是以標準作為談判的法碼,不掌握標準,在這些爭端中很難有勝算的機會。第三,標準是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重要的技術手段。WTO最重要的原則是“無歧視”原則,是最大限度地取消關稅貿易壁壘。但是WTO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WTO成員國之間仍然利益紛爭不斷,為了有效地保護本國利益和本國市場,幾乎所有國家無一例外地都采取了非關稅貿易保護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標準化。我國已經是WTO成員國,除了恪守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對于如何依據標準保護我國民族和企業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爭取我國企業的市場也是我們必須研究的問題。二、標準化是推進我國流通和貿易服務進步的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第一,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要求流通和貿易服務的標準化。過去,在傳統計劃體制影響下,我國流通部門不重視標準化工作,流通管理體制主要建立在以行政命令為核心的產品調撥基礎之上,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很多,但是往往帶有濃厚的長官意志,隨意性也大。比如,各類商品交易市場的建設,沒有固定的標準,市場的設立和管理往往就是靠行政性的指令性文件。標準化落后,直接影響到流通管理和流通服務的不規范,管理方法粗放,服務方式陳舊。這種狀況的形成,是產品短缺經濟的重要特征。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消費者日趨成熟的理性消費意識以及買方市場的逐漸形成,市場對流通服務和貿易服務的規范性要求越來越高,透明度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計劃體制模式下形成的粗放管理和粗放交易方式已經受到人們普遍的鄙視和擯棄。什么是粗放管理?什么是粗放交易?比如,如何判定服務質量的好壞,完全憑人們的主觀認識的好惡,所謂態度好壞,而不是依據規范的尺度。再如:送貨到門,也只是大的概念,送到大門、小門還是家門都缺乏明確的規定性要求,為此商家與客戶之間常常糾紛不斷。而市場經濟國家解決這一類問題一般都有明確的標準,即使是進入訴訟,標準也往往成為重要的法律依據。有沒有標準、標準化程度如何正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鑒定流通與貿易行為是否規范、是否透明的根本性標志。第二,從以產品為主導向加快制定服務和管理類標準方向發展是當前標準化的趨勢。我國正在向現代市場經濟加快發展,現代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以流通為中心、為導向的經濟模式。但是,過去,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下,重生產、輕流通,經濟工作以產品生產為導向,標準化工作以產品標準為中心,流通服務、貿易服務以及市場管理類標準十分缺乏。標準化工作表現為重工業生產,輕流通服務的倚輕倚重現象,這種情況與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極不相稱,也是造成我國流通服務領域流通行為不規范、服務質量低劣的重要原因。從趨勢看,我國的標準化工作從以產品為主導向產品、服務、管理等方面共同發展是必然的方向。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近年來,我國標準化管理部門轉變思想觀念,逐步改變了以產品為中心的標準化工作模式,積極組織力量,解決社會急需,加快出臺了一批與流通管理和貿易服務密切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其中農產品生產經營、現代物流服務、社會公共產業與產品服務等領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標準化制修訂體系,對于推進這些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如在流通信息技術服務方面,公布了國家標準《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數碼倉庫應用系統規范》。其中,《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是對商品現貨批發市場應用電子交易機制提出的標準化運作模式,《數碼倉庫應用系統規范》是倉庫的倉儲業務應用網絡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標準。這兩個標準對于提高物流的科技含量,運用電子商務技術加快物流信息化,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生產資料貿易服務類基礎類標準方面,《散裝水泥輸送車卸料管快速接頭》、《貨運汽車廂體規范與安全》、《庫存商品融資作業規范》《轎車運輸專用設備標準》等一批重要的標準制修訂也已先后列入國家標準委的標準項目制定計劃。特別要說明的是,流通管理與貿易服務的標準化受到了我國政府各部門的普遍重視,許多標準化體系的制定與形
成都是各有關部門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的產物。第三,現代流通管理與技術的進步對標準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流通管理和技術進步很快,并且越來越依賴于把高新技術和信息化作為產業成長的支撐。這種流通管理與技術的不斷進步對信息、市場等服務和管理的標準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迫切。如沃爾瑪全球衛星采購系統,百安居連鎖超市的編碼檢索系統,無一不是建立在高度的標準化之上的流通管理技術。因此,可以說,沒有標準化,就沒有現代流通的發展,標準化程度的高低,決定著流通貿易與服務水平的高低。就商品批發市場來說,市場的調整、改造、提升各個重大環節,例如實行統一納稅,統一收銀,市場營銷網絡化管理,沒有現代高新技術的支撐,沒有市場的標準化作基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看,標準化和信息化將是我國商品批發市場長期穩定發展、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保證。三、標準將有效提升我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與服務水平,提升市場競爭力(一)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需要統一的標準。我國商品交易市場(商品批發市場)經過20多年的長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商品流通的主流業態形式,無論在經營規模、管理方式、業態的規范化程度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與連鎖經營、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流通方式一起,共同構成了我國現代商品流通體系的主導,并且在發展過程中,相互補充、相互借鑒,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市場流通景觀,從現實情況看,經濟越發展,這一特點越加鮮明,越為突出。但是由于攤位制市場固有的業態特點,市場在不斷改造、不斷調整過程中,仍然有不少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需要制定統一的標準作為市場調整、改造、提升的規范和依據,以適應市場、社會、消費者以及政府規范整治要求的需要。一是市場經營行為規范的需要。假冒偽劣也是攤位制市場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很多,有生產商不擇手段追求非法利潤的問題;有市場經營管理粗放對經銷業戶和經銷商品把關不嚴的問題;也有消費者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缺少自我保護常識而產生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必須依靠權威的標準、大家都接受都懂得的標準加以規范加以解決。二是提升市場競爭能力的需要。與在全球普遍流行的連鎖經營等先進經營業態相比,我國大多數商品交易市場主要是中小規模的市場仍處在一個較低的經營規模和經營水平上,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些業態的提升和改造往往找不到方向,缺乏動力和目標,使市場長期維持在低水平的原始經營狀態里,如果不盡快改變,將很難適應沃爾瑪、百安居這樣的先進的商品經營模式和大規模兼并市場的競爭。三是政府整治和規范市場的需要。為了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國政府對市場的不規范行為進行了長期的整治和打擊。由于農產品、機電產品、建材產品、汽車及配件新產品等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這些市場一直是政府整治的重點對象。這些整治主要是針對市場存在的問題所采取的階段性行動,而通過整治,市場應當達到什么樣的規范程度,消費者究竟應當享有什么樣的權益和服務,則需要有明確規范的標準。此外,不規范行為往往存在于生產與流通各個環節當中,哪些需要通過流通環節整治,哪些需要通過生產環節整治,也需要有明確的標準進行界定。從根本上說,標準的建立是鞏固整治成果,建立規范的市場經濟秩序的需要。(二)通過標準化著力解決的是市場業態的調整、改造與提升。一般認為,攤位制的商品交易市場是傳統流通業態,是一種落后的商品流通組織形式,隨著這一類市場管理與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市場流通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現在對這種認識的爭議也越來越大。各類有形商品交易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人們已經討論了很多。但總的看起來,隨著科學技術、經濟發展和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一類商品市場的確面臨著一個如何在原有業態基礎上進一步整頓、調整、改造和提升的問題,這是攤位制市場能否繼續生存和取得更大發展的關鍵。市場如何調整、改造和提升?這正是通過標準化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特別要說明的是,國家對市場的整治,對假冒偽劣、偷漏稅不規范行為的打擊,往往是分階段的重點行政行為,標準則是要從根本上建立市場的行為規范,是對市場的一種長期的制約依據,標準與行政法規之間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從這個意義上看,不符合標準、達不到標準的市場,將會成為重點整治和清理的對象。根據我國政府有關商品流通法律法規和目前我國商品交易批發市場的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市場的標準化應當立足于市場的整頓、改造和提升,國家和有關部門已出臺或將要出臺的標準一般都著重解決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市場的科學發展。在市場環境、場區環境、賣場環境、設施設備要求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不少標準都進行了細致的條款規定。這些條款充分體現了對消費者、經營者購物安全、經營安全最大限度的保護,體現了安全購物、快樂購物、無障礙購物等一系列現代商品流通的理念和原則。按照標準的要求,市場的發展首先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實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礎之上的科學發展,而不是把市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盲目發展。在這樣的前提下,消費者、經營者、市場創辦與管理者才能在標準化的基礎上共建和諧的流通環境和生存環境。第二、規范業戶管理,嚴格經銷商合法準入和合法經營的技術程序。過去,不同商品種類的市場、不同地區的市場對于經營者入場經營缺乏統一的要求,入場經營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必須取得哪些法律法規規定的經營資質,經營者本身往往也不甚了了,入場經營者的素質常常參差不齊,給市場的管理也增加了很大難度,甚至讓商業詐騙等不法行為鉆了空子。已經出臺的標準在這方面作了一系列技術規定,如《招商制建材家居市場建設及管理技術規范》就要求市場應建立資質審查制度、經銷商必須具備相應的經營資格、完善市場與經銷商的合同關系等等。這些規定有效地保證了市場的規范管理,并從根本上防止了那種只要租金、不管經營者質量,只追求攤位出租數量、不考慮經營者行為的“房東”式管理模式。今后,不符合市場建設標準的應當整治,同樣,不符合市場管理標準的也同樣需要整治。在這方面,標準為有關部門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第三、建立安全的購物環境,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一是嚴格把好商品質量管理關口,防止假冒偽劣產品對市場的侵襲;二是建立嚴格的價格管理制度,防止價格欺詐行為;三是規范市場經營和管理秩序,對欺詐、偷漏稅等違規經營行為,市場須依法進行相應的處理;四是完善市場服務管理,服務貫穿于市場營銷和消費者購物的全過程。值得提出的是,一些標準特別鼓勵市場實行“先行賠付、無因退貨、大宗商品送貨、物流服務統一管理”等經過實踐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新型經營方式,這對于調整商品市場的經營理念、提升各類商品交易市場的品質、全面改進經營方式,使之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意義重大。(三)貫標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標準化的根本問題,一方面在于標準制修訂的及時、科學和有效,另一方面,在于在社會實際生活中,能否得到堅決和正確的貫徹執行。對已經出臺的標準,市場在貫徹執行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標準是全行業性的。我國標準的類型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標準的技術層級一般來說,企業標準高于行業標準,行業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已經出臺的市場的相關標準都屬于商品流通行業標準,是統一的管理技術標準,在標準輻射的行業,不能有的市場執行,有的市場不執行,如果市場現有的規章制度與標準不相符合,也應當依據標準進行調整。 2、貫標不能與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相抵觸。一般來說,現在出臺的標準大部分是推薦性標準。目前我國的標準仍然劃分為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兩個級別,除強制性標準具有法律法規的制約性和強迫性外,無論是商品標準還是管理標準,凡推薦性的標準都是從技術角度提出的規范要求,不能代替或與現行的法律法規相沖突。因此,市場在貫標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與執行國家相應的流通管理和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相結合,不能因為貫標而忽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實施。 3、標準需要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標準是依據社會和經濟發展實際提煉出來的,同時又必須依據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實際不斷加以提高和完善。已經出臺的市場標準是我國各個商品流通行業智慧的結晶,是廣大專家學者、市場和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標準現在以至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與市場的實際情況是相適應的。但是標準有一定的時效性,標齡不能過于老化,按照國家標準委的規定,標準每隔4年就要進行一次修改,就是要使標準不斷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實踐的要求,因此,在貫徹執行標準過程中,我們也要不斷地注意總結經驗,總結市場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以使標準在將來的修改過程更加科學,更加完善。 4、標準具有最大的公開性和透明度。現代市場的特點在于它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性。標準的各項條款和規范性要求要想真正落到實處,最根本的是讓全社會都能了解和掌握它們,監督標準的執行情況。因此市場有履行告知的義務,應當讓全體消費者和經營者都了解標準,懂得標準,依據標準維護各自的合法權益,推動市場加快實現標準的各項規定性要求,使標準最終成為我國攤位制商品交易市場調整、改造和提升的最基本的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