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現代物流正在引起了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家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對現代物流的深刻內涵,特別是如何把現代物流管理技術融入我國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中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企業是經濟活動的載體,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我國既將加入WTO的條件下,引進現代物流管理是提高我國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一、我國企業發展現代物流面臨的問題
從宏觀方面來看,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家對于物流業目前還沒有形成明確的和系統的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體系,管理體制也尚未確定。在物流市場上,主要表現出以下幾方面問題。
1、物流的專業化、網絡化和社會化程度不高,物流的功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由于受傳統體制的影響,我國的物流行業還帶有一定的行政和部門色彩,很大程度上妨礙了物流業作用的充分發揮。現在,我國物流業內各經營組織所擁有的物流設施、設備為數不少,但利用率卻普遍偏低。據統計,物流業倉庫的使用率一般才只有50%左右。很少有物流企業能提供全國性或全球的物流服務網絡。而先進國家的大部分物流企業都能為客戶提供全球性的物流服務,因而能適應企業跨國經營的要求。
2、配置在物流產業內部的設備陳舊落后,服務水平低,滿足不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現在,我國一些物流企業所擁有的基礎設施和設備,仍處于七十年代水平,從總體上看,除了一小部分功能和技術標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以外,其余大部分則相對落后,物流服務功能單一。有一些物流企業雖然有強烈的服務意識,但是市場營銷能力很差。因而缺少有效的供給引導作用。
3、缺乏完善而有效的行業協調機制。長期以來,我國物流業的協調機制一直是處于分散狀態的。近年來,雖然在我國流通領域內成立了一些物流協會或類似的行業組織,但效果欠佳。由于行業管理既分散又薄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4、物流服務信息化程度很低,很多物流企業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傳遞和控制方法。這降低了物流服務水平,很難與國際慣例接軌。另外,也大大影響了我國物流業的整體形象。
5、市場集中度低。大部分物流企業規模較小,尚未形成規模經濟。物流管理不夠科學,再加上技術落后,因此普遍缺乏競爭力。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后,可能會使物流業受到強烈的沖擊。
對工商等行業的企業來說,由于我國企業長期以來“重生產、輕物流”,對生產環節和企業內部管理比較重視,也有一定的基礎。但對生產領域以外的采購、運輸、倉儲、代理、包裝、加工、配送等環節顧及甚少,可控能力有限。加上歷史形成的條塊分割體制,“大而全”、“小而全”、“自成體制”等傳統觀念,使企業物流很難進入市場。另外,由于體制的原因。在“采購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損失和浪費難以計算。1998年底,列入國家統計局統計的18.2萬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6094億元人民幣,占其全年產品銷售收入的9.6%;如果加上應收帳款12315億元,兩項資金占用高達產品銷售收入的29.1%。1998年全國工業企業存貨周轉天數為108天,天津市為83天,而在日本僅需20天。如果將天津市存貨周轉天數縮短到60天,將減少資金占用110億元。
不同的企業,可能面臨的突出問題不一樣,但我國企業面臨的帶有共性的問題主要有:資金短缺、產品積壓、不能保證按期交貨、用戶服務水平差、應變能力低、市場競爭力差、庫存資金占用多、設備利用率低、生產周期長、物料供應不及時、成本高、計劃跨度長、信息反饋不及時、預測能力差、生產管理水平低。由于上述問題,致使企業管理粗放,經濟效益差,企業缺乏活力和競爭力。引進物流管理技術雖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可以大大緩解以上的困難。
二、完善發展現代物流的宏觀環境
發達國家的經濟決策部門早就認識到現代物流“第三利潤源”的重要作用,采用不同形式對物流業的發展進行引導和扶持,制定有關的產業政策或規劃。例如日本1997年制定的《綜合物流施政大綱》明確了在物流領域里進行經濟結構改革和企業引導的一系列措施,并提出了日本物流業到2001年實現能夠提供亞洲太平洋地區一流快捷物流服務的發展目標。這些都對我國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為了推動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應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從以下幾方面完善有利于物流業的宏觀環境:
1、明確主管部門,實施現代物流業的推廣和發展職能。
2、加大宣傳力度,使各個經濟部門和企業深入了解引進物流管理技術的重要意義。
3、抓緊制定現代物流的發展規劃和有關的政策、法規。形成規范的和有利于企業發展物流活動的市場環境,促進企業廣泛采用第三方物流。
4、積極推進物流標準化、專業化和網絡化的工作,逐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5、實行優惠的財政、稅收政策,加快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例如大、中城市周圍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和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同時,應扶植一批有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
6、加強物流科研和培訓工作,為發展我國企業物流提供技術和人才的保障。
7、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管理方法,這是發揮后發優勢,盡快趕上國際先進水平的有效方法。
三、我國企業發展現代物流的戰略模式
從物流的內涵和功能可知,發展現代物流對企業的戰略意義首先是可以降低成本;在此基礎上,使物流為企業的利潤增長和市場份額的擴大作出貢獻;若從長遠和戰略的觀點去思考物流在企業經營中的定位,則將物流從企業日常管理系統水準升華到經營結構層面,建立起戰略物流的理念。將物流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資源。
1、我國企業發展現代物流的目標模式。
通過積極引進和吸收國際先進物流管理技術,在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劃指導下,普遍推廣普及物流管理技術,使物流逐步成為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戰略資源。
2、我國企業發展現代物流的戰略步驟。
•物流系統設計。應從成本核算和工位作業環節的最小單元開始,以降低成本和系統優化為原則,對企業從采購到銷售的全過程進行重新設計。從而確定物流活動內容和管理范疇。
•明確企業物流服務的主體。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是發展完善企業自我服務的物流系統(像天汽集團、海爾集團等大型企業),還是將物流服務功能從企業生產活動中剝離出去(大部分中小型企業),這應對企業物流功能剝離退出成本和物流經營費用進行科學的測算后進行決策。
•積極引進JIT、MRPII等管理技術,按供應鏈理論對企業內的生產管理進行整合;還應按物流管理思想對銷售系統進行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的配送能力,市場反應速度和售后服務水平。
•建立企業物流的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統,提高企業的物流管理現代化水平。
•按ABC會計核算方法建立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制度,這包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預算、物流收益評估的方法和規范。
•建立企業物流組織,保證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上一篇:BPR的基本內涵
下一篇:零售業逆向物流:難題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