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器件供應商日益強大,然而,他們的前景如何呢?
隨著20世紀90年代中國消費者對擁有手機的強烈渴求,國際和中國本土電子制造商都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對 深圳晶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來說,手機響鈴音卻更像是死亡喪鐘。這家位于中國深圳的電子制造商此前主要生產微晶共鳴器、濾波器和振蕩器等產品,在尋呼機時代通過為本土生產的尋呼機供應元器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這家公司的情況就不妙了。
20世紀90年代末期,認識到手機的普及是必然趨勢之后,深圳晶峰公司開始尋找新的客戶,目標主要集中在那些將電子制造轉移到中國的國際公司。“我們知道這些公司的要求非常苛刻,”晶峰公司銷售經理高藝箐說。然而,晶峰公司認為,他們的產品較進口晶體元器件具有成本優勢。當公司的一批樣品通過了日本夏普公司的初審之后,深圳晶峰公司迎來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然而,為了最終達成交易,深圳晶峰公司不得不對自身進行徹底的改造。高經理表示,起初公司的管理不過是監控原材料的購買和制成品的銷售情況。為了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以適應最新的要求,公司從 香港請來了職業顧問幫助其采用“規劃→執行→考核→修正行動”管理流程,此舉有利于持續不斷地改進產品質量。此外,晶峰公司還引入企業資源計劃編制體系來改善公司的整體運營,并且成立了一個客戶服務部。
在生產方面,晶峰公司全面提升設備的現代化水平并從美國和日本購買了最新的測試設備。公司增加了10位工程師來升級產品,此外,還聘請了一位退休的日本工程師作為顧問來改進工藝和生產效率。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2002年,在幾乎付運第一批樣品之后兩年,深圳晶峰公司成為夏普公司數字電視調諧器供應商名單中第一家中國本土公司。
深圳晶峰公司也不可能是最后一家這樣的中國本土公司。隨著全球電子工業更多地轉移到中國,深圳晶峰公司的故事正在被不斷復制。為了削減成本和提升效率,國際OEMs和EMS公司正在他們的供應鏈中不斷加入本土中國電子供應商。此舉效益相當可觀:可以節省5%到50%的成本,同時,可以縮短供應位于中國的工廠的元器件的交貨時間。
然而,位于美國圣迭哥的EMS公司Elcoteq的供應鏈、采購和IT系統主管Mike Hegedus警告說:“還有一些在物料清單中你看不到的成本。”他解釋到,與那些成熟的供應商不同,中國本土公司通常需要從買主那里獲得指導和管理支持。公司可以找到高品質的供應商,但是這些供應商需要在連貫性方面有所改進。他補充說,每一家與Elcoteq有過業務往來的中國本土供應商幾乎都需要提高庫存管理水平和及時交貨能力。簡而言之,Hegedus認為當與中國本土供應商打交道時,“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顯而易見的成本節省,但是你必須在幫助供應商發展到更高水平方面做一些額外的工作和投資。”
尋找低成本
分析師表示,嚴格地區分中國本土公司生產的電子產品與中國整個電子工業的產出相當困難。但是隨著國際電子公司在中國投資設廠以及中國自主品牌制造商不斷向國際市場滲透,毫無疑問,中國產出的電子產品數量是在不斷提升的。根據Reed Business Research(EB母公司下屬的一家公司)的統計,中國在全球電子制造業中的比重從1999年的5.2%提高到2005年的預計15.7%(參見圖“中國占全球電子制造業比重(1999-2005)”)。
國際電子公司正在指望通過使用中國本地供應商來獲得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交貨,并且繞過進口延遲問題。到目前為止,這些國際電子公司從中國本土供應商采購的元器件還主要集中在價值鏈的較低端。Hegedus表示,Elcoteq公司目前從中國供應商那里采購連接器、電池、電源和一些印刷電路板。在位于中國的三家封裝廠內,Elcoteq公司還從本地制造商那里采購了更多大型機械設備、圍欄和架子。Hegedus認為,上述設備通過空運從國外運到中國的費用過于昂貴,如果采用水運,又通常慢到令人難以忍受。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公司的中國和東南亞采購總經理Ken Schmidt表示,公司此前一直從中國本土供應商那里采購揚聲器、麥克風和震動電機等用于手機的元器件,目前,公司希望能夠進一步擴大中國供應商的數量。然而,Hegedus和Schmidt都表示,半導體和高端元器件依然必須依靠進口或者從越來越多在中國開店的國際供應商那里采購。
盡管如此,在大眾產品方面依賴中國本地公司依然意味著顯著的成本節省。位于 北京同時與兩家工廠合作的咨詢公司亞太資源集團(PRI)的主席Dwight Nordstrom表示,在中國進行采購通常意味著節省30%到40%的塑膠采購成本和5%到40%的電子元器件采購成本。他認為擁有包含中國本土公司的供應鏈有助于增加公司的競爭優勢。“通過仔細審查物料清單價格,我們的工廠通常可以贏得他們競標的超過50%的工程,” Nordstrom說,他同時還是美中商會的采購論壇聯合主席。
Elcoteq等全球性EMS公司和Jabil Circuit等EMS賣主認識到,使用中國元器件供應商帶來的價格優勢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他們通常不知不覺地充當起供應商和多疑的OEMs之間的“媒人”,當然,最終還是由OEMs來決定哪家供應商的元器件會用在他們產品的設計之中。Nordstrom說:“一些OEM非常開放地和中國本土供應商合作,而另外一些則做不到這一點。”他補充到,一些OEM依然對中國供應商的產品質量持懷疑態度,還有一些公司因為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來驗證新供應商的品質而拒絕和中國本土供應商合作。
了解你的供應商
Hegedus承認,找到和管理合適的中國本土供應商比同成熟的國際供應商打交道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位于公司總部的高管人員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并且支持下屬的工作。額外的解釋工作通常始于對一些基本的東西的懷疑,例如ISO認證。亞太資源集團的Nordstrom表示,好的擔保者和壞的擔保者魚龍混雜。假如有一家中國本地公司承認一個潛在供應商的ISO認證,“我并不相信那家供應商真正通過了ISO認證,”他說。
供應鏈管理和收購咨詢公司Beijing Indserv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gration的運營副總裁William Wang認為,不論有沒有ISO認證,潛在供應商必須首先讓買主相信,他們可以獲得“航空品質”或者滿足基本的產品質量要求。然而,接下來的事情變得更加困難。原摩托羅拉公司的一位王姓采購經理表示,很少有中國公司已經獲得足夠的經驗和工具來確保在數百萬級大批量生產時保持元器件一貫的高品質。他說:“為了獲得高品質,這些公司需要在生產設備和測試設備方面追加投資。”
Hegedus補充到,特別對于EMS公司來說,在生產量極大的情況下,保證產品品質“并不是我們分內的事情”。EMS公司需要供應商在保持高品質的同時可以熟練地調整產量和產品規格來滿足客戶快速變化的需求。他提醒到,Elcoteq的重點在于評估一家供應商滿足小批量訂單的能力。
一旦潛在的供應商證明他們有基本的質量管理能力,公司通常會為他們提供進一步的支持來改善制造流程并提高產量,同時幫助他們施行六希格瑪質量控制體系。假如一個供應商的學習曲線過于陡峭,“我們必須提供更多的管理支持,” 摩托羅拉公司 天津工廠綜合供應鏈主管M.S. Gay說,這家位于天津的工廠是摩托羅拉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摩托羅拉公司的采購團隊和供應商的高管人員一起工作。公司新聞發言人陳磊(音)表示,摩托羅拉對全球供應商都會采取類似的措施,只是與中國供應商的合作更加緊密而已。
Hegedus表示,除了產品質量之外,事實上對所有和Elcoteq有業務往來的中國供應商來說,最大的挑戰在于改善物流。“他們按時交貨的可靠性高不高?當你的需求改變時他們是否有足夠的彈性適應這種改變?” Elcoteq通常幫助其中國供應商建立賣主管理庫存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供應商有責任保證元器件的充足供應以隨時滿足Elcoteq公司生產線的需求。Elcoteq公司甚至幫助供應商安排付運計劃。然而,他感嘆到,因為有些中國供應商并不習慣一些先進的商業理念,“有時生產線還會受到影響,原因在于某家中國供應商的元器件可能不能夠及時到位。”他表示,中國供應商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比成熟的國際供應商要更高一些。基于這種情況,除非一家供應商有足夠好的供貨記錄,他從來不通過單一供應商進行采購。
當然,以上問題會帶來一定的成本增加。Jabil公司主管全球供應鏈的副總裁Mike Ward表示,八年來,Jabil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公司在中國的架構,公司聘請本土質量工程師和供應鏈管理人員,以便“更容易地和中國的核心供應鏈溝通”。
代價昂貴的錯誤
Nordstrom承認,即使一家公司盡最大的努力,也幾乎不可能完全避免出現問題。他說:“雖然與我們合作的公司較其他公司做的更好一些,但是我們依然犯了一些錯誤。”大多數公司不愿意公開他們所犯錯誤的細節,但是Hegedus承認,Elcoteq公司曾經因為一家塑料元器件供應商“完全不能按時交貨”而焦頭爛額,供應商的問題導致一款特殊產品的面市推遲。Hegedus表示,自那以后,Elcoteq再沒有和這家公司進行業務往來,不過他聽說一些小道消息:這家公司已經解決了及時交貨問題并且和新的客戶合作愉快。
富有進取心的中國公司迫切希望提升自己,因為他們認識到這種提升會在未來受益良多。取得向國際電子公司供貨的資格開啟了公司快速增長之門,并且促成了公司從僅僅供應本土市場向同時進軍潛在的國際市場的轉變。深圳晶峰公司就是一個典型,通過取得向夏普公司供貨的資格,公司和其他日本客戶建立了聯系。高經理表示,公司正在試圖和主流的EMS公司建立業務往來。中國供應商同時也在迅速地擴展他們的供貨范圍。“每個月,我們的供應商好像都會進入新的元器件業務領域,” Hegedus說,“一旦他們控制了連接器市場,他們就會依次進入電池和電纜設備市場。”
中國本土公司還面臨著很多挑戰,競爭日益激烈。不僅僅中國本土公司投資開設新的工廠,那些成熟的國際元器件供應商也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以利用中國較低的勞動力和工程師成本。索尼愛立信公司的Schmidt認為,中國電子制造業不久或許將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Jabil公司的Ward也表示,全球性OEMs和EMS公司正在放眼中國之外的地區,例如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因此,亞太資源集團主席Nordstrom認為,任何向中國供應商的進一步轉移可能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他提醒到,目前中國本土供應商大概占亞太資源集團在中國的400家授權供應商的30%。Nordstrom并不認為這一比例會有所改變,因為“盡管中國公司正變得更加優秀,然而國際公司也正做得更好。”
艱難的提升
中國本土公司在進一步提升技術和附加值曲線時正面臨著一個尤其艱難的時期。William Wang表示,本土公司正在向更復雜的技術轉移,包括更為復雜的接線電纜和電子濾波器。不過他補充說,公司在向中國本土供應商采購“高科技或者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或許依然存在問題”。Schmidt對此表示同意,他的公司已經開始從中國供應商那里采購印刷電路板,下一步將采購電阻器和電容器等電子元器件。“不過,接下來的技術將變得更為復雜,”他說。Schmidt建議以當今的手機為例:“彩屏?非常難的技術;照相功能?另一個需要在技術上大量投資的功能;存儲器和芯片?這些高端技術的開發需要相當大的投入,供應商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做出改進以勝任制造任務。”在這些之上,Schmidt補充說:“供應商需要大量投資來跟上產品小型化的發展速度。”誠然,中國的大學正在培養數量巨大的工程師,但是這些工程師更愿意為外資相關研究中心服務而不是為本土公司服務。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大批中國公司正在證明他們可以與世界上最優秀的公司競爭。深圳晶峰公司高經理說“我們相信,如今公司的技術水平與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公司的技術水平相當。”她表示,公司的下一個目標是趕超日本供應商。一個花費兩年時間爭取到第一家國際大客戶的公司不應該被視為失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