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反映國際物流快速增長的當然是港口物流。而就全國各個經濟區域看,港口吞吐量也準確反映了各區域經濟實體外貿發達程度。國家統計局公開的統計公報(2005年)顯示,粵蘇滬浙四省市當年吞吐量占全國47.4%,其中粵滬兩地的集裝箱超過全國總量的一半。與全國其他地區比,盡管我們的總體規模仍然偏小,但我省2005年的港口吞吐量增速很快,達到了23.8%。
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物流業發展的先行區,福州保稅區2001年以來,著力構建海、陸、空、鐵多元式聯運體系,創造多層次、多元化的國際物流運作體系,實施“直通式”通關模式,為貨物體的大進大出提供綠色通道,吸引了美國伯靈頓、丹麥馬士基、臺灣長榮、新加坡太平船務、迅輝物流等國際、國內知名物流企業進區運作,每年為全省及周邊地區企業提供20多億美元物流配送服務,形成了出口拼箱、進口分撥和貿易配送等三大物流特色,以機電產品配送、化工產品分撥、進口鞋材配送、國際集裝箱運輸及場站服務為特征的現代物流運作園區已見端倪。
為了適應福州市將福州港江陰港區列為主體港,重點拓展“南北兩翼”,大力發展臨港工業的戰略部署,福州保稅區將二期1.2平方公里置換到江陰并與江陰港區實施區港聯動。此舉得到了海關總署的肯定和支持。2006年10月底,省政府已經將申報文件報至國務院,國務院已批示海關總署牽頭辦理。
區港聯動是我國現有國際環境下,模擬自由港區的有益嘗試。所謂區港聯動,就是將保稅區的保稅倉儲功能與臨近港口的裝卸、運輸功能整合起來,實現保稅區與港口的一體化運作,重點發展倉儲和物流業,并賦予其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和國際轉口貿易四大功能。聯動區域除享受保稅區緩征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海關的特殊監管等方面的政策外,還疊加了出口加工區的政策,國內貨物入區視同出口辦理報關手續,實行退稅。區內貨物內銷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貨物按實際狀態征稅。區內享受”境內關外”的待遇,貨物在區內可以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
據了解,福州保稅物流園區的建設已進入尾聲。15幢公共倉庫整體工程已完成并通過單體驗收,海關監管大樓及附屬樓已封頂,一期主體工程將于2007年2月底全面竣工。
“臨港工業、港口物流和區域航運中心是互為因果的關系。沒有航運中心,包含港口物流的臨港工業這艘航母是走不遠的。”陳承茂在展望福州保稅物流園區未來的發展時這樣分析。
江陰港區面對臺灣海峽,自身港灣條件非常良好。而且,本身就是處于世界貨運的主航道。這條主航道從美國東海岸,跨過大西洋到歐洲,穿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過印度洋到新加坡、香港,然后穿臺灣海峽到韓國、日本,再橫跨北太平洋到美國加拿大西海岸。這是全世界貨物運輸最繁忙的航道,每天有200多艘大貨輪從臺灣海峽通過。
區港聯動和保稅物流園區的建設,必能把江陰港區的地緣優勢、區位優勢、港口優勢和保稅區的政策、功能優勢結合起來,實現腹地經濟與保稅區產業聯動、資源共享,為國際物流延伸和輻射海峽西岸經濟腹地打開最佳通道,推動江陰港朝著自由港的方向發展,成為東南亞航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