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等巨頭給我們描繪的未來世界是這樣的,企業的決策者在需要一套新的IT系統時選擇“按需”服務商,負責把其系統跟企業內部的ERP集成,然后按系統的使用量或包月付費,服務商負責系統軟件硬件維護、升級這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有線電視服務,有線電視商負責接入后,我們只要每月付費就不再操心電視信號的好壞了。偶爾根據喜好增減一些節目罷了。這也就是“utilitycomputing”名稱的由來。“隨需IT“中的IT隨需,內容包括:大型服務器(網絡),網絡,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等;其名稱也有諸如“hosting”托管系統租賃,或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SAAS),或者那個已被遺棄的“應用軟件服務(ASP)”。甚在IT時代初期就因為計算資源匱乏而產生的“分時(Timesharing)”。
隨著salesfoce.com和SAAS類公司的快速發展,SAAS在美國正在掀起一股新的企業INTERNET應用的熱浪。據IDC研究,全球SAAS銷售額從2002年的2.1E,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長到2007的8.1E,大大快于IT業本身的增長,SAAS對于中國企業的信息化意味著什么呢?中國企業的IT應需戰略
華運通是一家總部在上海的供應鏈管理服務提供商,作為國內做廣告的3PL,其業務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著,其客戶多為全球500強企業,使用什么樣的系統來管理其遍布全國各地的百余倉儲、運輸作業點、千余車輛。并使提供眾多客戶都能滿意是一個困擾華運通總經理江玉生的一個難題。“作為一個SCM提供商,系統的靈活、透明是關鍵。我們理解業務,但我們不是IT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做IT硬性不附和我們的戰略”2003華運通決定全部更新其落后的IT體系,考慮眾多物流軟件企業后,華運通做了一個非常超前的決定,與一家提供軟件的公司-HMIT合作,外包其物流系統業務。兩年過去了,華運通的業務實現了預期的增長,其系統已在全國各個作業點使用著,并完成了所有有需求客戶的B2B對接,并運用了無線定位、短信等技術保證數據的及時。管理層可隨時對公司制定的KPI進行監控。江玉生說“雖然兩年前的決策有很多的未知數,但兩年的經驗證明了,我們能夠以這種方式,以最少的初期投入,和可預知的總投入,達到最好的IT效果。”
SAASorNOSAAS
SAAS給企業最直接的效益是低初期投入。由于傳統的軟、硬件和專業的實施費用在SAAS模式下被的使用費代替,對于缺少IT預算經驗的中國管理者來說,無疑降低了決策風險。企業IT管理者都了解,一套企業管理系統的費用不僅在于軟件、硬件的投資,其不可控的實施常使項目超支超時。由于省去了軟、硬件準備,HMIT在其I-SCM平臺上對華運通的需求進行配制和客戶化工作,在3個月時間內就實現了全面上線。
SAAS的另一個好處是系統升級的快捷。對于傳統管理軟件來說,系統的任何更改和提高都意味著大量人時的投入,對于一個缺少IT人才的中國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支付大筆專業咨詢費用。而SAAS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供應商。客戶需求提出后,SAAS供應商能快速把更改后的系統交于客戶使用――因為這一切都是在網絡上進行的,江玉生說:“這種方式使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上最好的技術,滿足甚至超出客戶需求。”華運通系統已經歷了兩個版本,正在做新版本升級,升級工作將像已往一樣通過網上通知各地用戶,在年內完成。
專業SAAS
不是所有軟件都適合SAAS模式。華運通的財務系統由公司IT人員管理,通過專線同其物流業務系統實時互聯。“我們的財務集中管理,加上成本價格信息的敏感性使我們如此安排,但這種安排不影響整體的靈活,更使我們在滿足客戶需求上能精益求精”江玉生說。
中國式“按需”
ASP更適合中國小企業,使其在花費較小的成本下享受與大企業同等的系統。Salefoce.com等ASP企業的客戶大多為中小企業,然而國內大多數企業的IT能力軟弱,在一些專業管理領域都缺少管理人才,對這些企業來說,使用SAAS模式不僅能得到管理系統,更能快速得到管理知識和經驗,從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國內的大型企業通常已實施或正實施ERP,在進一步延伸IT管理體系時,也能從SAAS模式中得到減少成本快速應用的效果。尤其在企業需要通過互聯網管理自己眾多、繁復的供應鏈網絡時,把維護系統安全和可靠性交給一個專業公司不失一個好的選擇,當然SAAS的選擇也是關鍵。“我們在選擇HMIT時考慮最大的因素就是誠信,我們的合同可能是最繁復的”江玉生說:易用、集成SAAS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集成,由于SAAS白日提供的大多是專業軟件,與企業其它系統甚至是其它企業系統的對接、互聯是一個難題。國內企業使用各種外來、國產、自產軟件。系統互聯是一個幾乎難以逾越的障礙。
HMIT一直對“集成”情有獨鐘,HMIT的林亮說:“國內的供應鏈比發達國家復雜,參與者千差萬別,有擁有SAPOracle的Fortune到一無所有的民企。我們的I-SCM就是為這些企業搭橋。”然而這是極其艱巨的任務,尤其在標準缺乏、系統水平低的中國企業市場…
上一篇:中石油物流:尋找水晶鞋
下一篇:比利時、德國物流企業的經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