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是跟隨著這家代理公司一同成長的老業務員,公司兩年前剛剛成立的時候,大家都干勁十足,也做了不少筆大單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狀況卻每況愈下,隨著代理人的紛紛離開,公司的業務也在去年底進入了冰封期。為了維持生計,上至老總下至業務員都絞盡腦汁努力開拓業務,也正是這時,幾單保船業務為他們打開了生財之道。
隨著國內物流業的不斷興旺,買船送貨跑物流,成了不少沿海船主的新興生財渠道。隨之而來的風險,也為保險業提供了無窮的商機。張杰介紹說,船主購買每艘船至少要花幾十萬元,以一艘價值45萬元的鋼質干貨運輸船為例,根據該船的航行區域、噸位等,船主投保的保額為31.5萬元,保費就為保額的1.8%,即6170元。而做成這筆單子,代理公司除去支付給下級代理員和客戶等的部分費用后,還能賺約2000元。單筆抽成在千元以上的業務,對日漸蕭條的代理公司來說,絕對可觀。相比一般的代理產品,也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張杰同時解釋說,在高回報的背后也隱藏著高風險,以2003年中國船舶保險史上損失最大的賠案為例,人保財險就向“富山海”輪船東—中遠散貨運輸有限公司支付了1550多萬美元的賠款。他坦言,別看接單時能獲取高額利潤,一旦遇到賠案,巨額的賠款無疑會對保險公司帶來巨大的“震動”。
業內專家解釋說,目前,保險代理機構的生存現狀確實堪憂,選擇怎樣的生存渠道就顯得尤為重要。為自己找活路,找尋獨特的生存渠道,是所有的代理公司都必須深思的問題,如果照現在一些公司任其發展,隨大流的發展趨勢,將來面臨的結果必然是滅亡。對照一些代理公司一味強調保險公司不合作,讓他們很難生存,張杰所在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鑒與推廣。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