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不久前批準同意重慶等7個城市列入全國首批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試點,并明確規定在其中具備條件、有業務需求的出口加工區開展研發、檢測、維修業務試點。
有關人士指出,此次試點是體現出口加工區與區外政策落差,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利于出口加工區健康發展,而且將節約企業物流運輸成本,減少資金占用,完善產業鏈條,形成產業積聚效應,推動加工區發展現代服務業。
出口加工區出現政策瓶頸
出口加工區是目前我國政策最優惠、通關最快捷、設施最完善、管理最規范的特殊監管區域。從2000年4月27日國務院批準首批出口加工區試點到現在,國務院批準設立的59個出口加工區中,已有47個通過驗收正式運作,在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擴大出口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出口加工區設立初期,區內企業與區外企業在海關監管層面相比優勢明顯,國務院各部委出臺的多項管理政策、法規對加工區的順利啟動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隨著全國大通關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其他一系列促進外經貿發展政策措施的出臺,加工區的政策環境優勢逐漸淡化,甚至在某些方面還不如加工區外。海關總署有關人士指出,比如加工區內生產的產品內銷部分要按制成品價值補繳關稅和增值稅(區外加工貿易產品內銷按進口原材料價值補稅),未經實質性加工不得出區,監管運輸成本高以及內資企業無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問題等,都使得內地出口加工區的發展受到明顯制約。
據介紹,出口加工區存在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上海松江、江蘇昆山兩個出口加工區的進出口值占全國出口加工區進出口總值的70%多,其余大都在1億美元以下,有的只有幾百萬美元。有的出口加工區批準多年,至今尚未通過驗收。有的出口加工區不適應區內外企業發展國際物流的需要,出現產業鏈和供應鏈不配套的現象,嚴重制約了出口加工區的進一步發展。
重慶出口加工區負責人說,出口加工區的政策設定是針對“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型企業,這難于符合重慶出口型企業的實際情況,重慶市加工貿易先天不足,企業數量少、出口量小,企業類型多是一頭在外,不適合進入重慶出口加工區。從實際情況看,出口加工區政策不配套、操作性差等問題已經比較突出。
據了解,當前出口加工區功能單一,僅限于產品的加工業務,并對入區企業(限于加工企業及為區內企業服務的倉儲、運輸企業)、區內的營業項目(如不得經營商業零售、一般貿易、轉口貿易等)、貨物加工程度(必須實質性加工)、進口料件出區(不得將未經實質性加工的進口原材料、零部件銷往區外)、區內倉儲企業的配送(不得將倉儲的原材料、零部件提供給區外)等都做出了限制性規定。記者從重慶海關了解到,截至2006年11月,重慶出口加工區累計批準投資項目13個,實際運營的企業只有8家。多年來的招商引資情況表明,由于加工區經營受到諸多限制,許多潛在項目都被拒之門外,降低了出口加工區的吸引力和發展活力。
拓展保稅物流功能后企業成本有所變化
海關總署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司司長何力說,拓展保稅物流功能是指出口加工區在原有單一保稅加工制造功能上增加兩方面的功能,一是保稅物流功能,二是研發、檢測、維修功能。出口加工區入區企業的經營范圍相應擴大,從原來只允許加工制造企業進入,擴大至允許保稅倉儲、設計研發、國際采購、國際配送、檢測維修等企業入區經營;從原來只允許加工制造企業銷售經實質性加工的產品,擴大至允許加工制造企業進行簡單加工以及零配件采購和銷售。
何力認為,拓展功能后,出口加工區在當前出口加工制造單一業務的基礎上,可以開展保稅倉儲、保稅物流、國際物流分撥配送、轉口貿易、出口產品檢測、國際展品保稅存放、出口貨物售后維修、設計研發等業務,成為目前我國所有對外開放區域中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據了解,出口加工區拓展功能之后,企業能夠得到相當多的便利和優惠。江蘇昆山出口加工區負責人說,國內企業采購境外原料件時,將進口料件存入保稅物流區域,既滿足了企業的生產需要和零庫存需要,也減少了不必要的資金占用。例如某企業產品的其中一個部件需要全部進口,產品又有相當比例出口到國外市場。一般情況下,企業每月滾動進口零部件,全部使用完又有一定時間,這樣,在沒有保稅物流功能的情況下就需要一次性繳納進口關稅和增值稅占用大量流動資金。拓展功能后,企業就可以通過保稅方式解決企業因大量進口零部件所造成的流動資金占用問題。
重慶出口加工區負責人表示,由于重慶單個企業的進出口量大多不大,貨物希望拼箱情況普遍,保稅物流功能拓展后企業的物流費用得以降低,物流組織的靈活性將大大增加,可以解決一些現有企業的現實困難。另外,有利于發展轉口貿易和深加工結轉。企業根據國外客戶要求,進口某種零部件與產品配套出口,進口料件不經過任何實質性加工,過去重慶在不具備保稅物流功能的情況下,企業只能在料件進口時繳納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出口時退還部分增值稅,退稅資金的積壓,征、退稅率不同造成的損失都將阻礙企業多元化市場拓展的積極性。如某公司擬開展一種產品的成套散件出口業務,由于出口的成套散件中有相當部分的零件需要進口,其出口操作模式類似轉口貿易,只有在符合一定監管條件下(如進入保稅物流中心),海關才能采取保稅物流監管模式批準其實施。過去該公司只能采用一般貿易方式開展此類零部件出口業務,從而造成生產成本增加。現在可以直接進入加工區進行監管,進口料件可以實現保稅而進區,國內配件又可以實現及時退稅,實實在在的一舉兩得。
重慶美聯國際運輸公司總經理任中偉說,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有利于實現國際產品的國內配送、分銷。
區域經濟發展面臨新機遇
何力認為,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之后,將為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新的平臺,并贏得更大的競爭優勢;有利于引進現代物流企業,建立起完整的現代物流體系,支持企業“零庫存生產模式”,從而可以在出口加工區形成從采購供應、加工制造乃至售后服務的完整產業配套,不僅完善了出口加工區所在區域的口岸功能,而且鞏固擴大了進出口貿易物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任中偉則認為,內陸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后,一方面可以將過去通過沿海沿江特殊監管區域進行物流配送的業務回轉重慶;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過去因保稅物流業務的迂回造成的高成本,提供加工制造企業開展加工貿易的競爭力,可以更大范圍更多層次融入到國際分工,有利于相關企業向出口加工區及周邊集中,形成產業積聚效應,催生優勢產業集群。
據介紹,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功能后,為跨國公司在當地設立國際采購中心提供了便利條件,國際采購中心能夠基于當地的資源和制造業優勢,實現國際采購商在加工區內采購當地和周邊產品,然后配送到國際市場和國內其他特殊監管區域,有利于促進當地外向型經濟和國際貿易升級。
此外,拓展功能為區域開展國際展覽展示業帶來機遇。一個地區如果沒有保稅物流功能,舉辦國際展覽會遇到很多困難,因為國外展品進出時,辦理手續非常復雜和煩瑣。而出口加工區疊加保稅物流功能后,展覽商可以先將國外展品存入區保稅倉庫,既可在區內展覽展示,又可在海關辦理臨時出區手續后到區外展出。展覽結束后,返回區內保稅庫保稅存放或再出口,非常方便。因此,出口加工區拓展功能以后,將成為國際展覽商品登陸的新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