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聲用他一貫的謙遜、平和、輕緩來表達世界巨頭如沃爾瑪者對于全面開禁的反應,他用自己的波瀾不驚來表現沃爾瑪的氣度,但是沃爾瑪的內心并不平靜。
從外在看,沃爾瑪在中國是明顯加速了,僅僅還在3年前,沃爾瑪每年平均不過開出2家店,現在的速度已經翻了5倍。格局在意料中被打破,源自民間、政府和市場的張力也隨之而來,“應對外資競爭”的旌徽時不時地指向被當作外資代表的沃爾瑪,張嘉聲對此并非沒有感覺。
《21世紀商業評論》:請問你如何看待中國政府承諾的2004年12月11日全面開禁,這一天對沃爾瑪意味著什么?沃爾瑪的增長依賴哪些因素?
張嘉聲:大家明白2004年12月11日雖然是一天,但是到這一天之前有3年時間,所有的零售商都做了準備,這一天后,競爭是更加大了。對于沃爾瑪來說,我們是慢慢地、一家一家店開出來的,以后也會繼續開下去。
沃爾瑪的增長主要有三個重要因素:第一是網點系統,我們的系統比較集中,可以支持很多家店,它與全球是融為一體的,理論上沒有使用上限,具有全球化的優勢。
第二是物流方面,不同的零售商,有不同的物流方法和系統。沃爾瑪的系統,我們叫distribution center,有2個配送中心,從理論上講一個可以支撐很多店。最重要就是物流上,例如在廣東,除了深圳、廣州、汕頭等大城市外,它們中間也有很多地方,例如佛山,也是比較富裕的地方,在這些地方開店,自己的物流配送網絡就比較連貫、完整,成本就可以降低。
第三是人才。最重要的還是人才的培訓,我們需要一個很好的管理團隊,每個店就要500多個員工,我們的系統是不簡單的,需要儲備人才,一早就要選定,要培訓他們。在中國我們有專門的零售培訓店,現場也有教室,如何領導,如何理念,如何服務,通過店里的每個部門培訓他們,這個培訓決定未來的產量。
《21世紀商業評論》:你怎么評價沃爾瑪近10年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與進展?成功之處是什么?有哪些失誤?
張嘉聲:在中國市場,我們學習到的比帶給中國的東西還多,最驕傲的是培訓中國的員工,他們的學習精神是令人驕傲的。在中國比較成功的,是培訓人才,從1996年到2001年,開了10家店,非常慢,一年才2家店,因為在人才方面有基本培訓,那時人力還不足;從2002年開始,我們的開店速度明顯加快,每年10多家,現在總共已經達到40多家店,因為培訓人才已經到了收獲時期。
另外在采購上也有培育,我們在中國的一個供應商,經過一個階段的合作,有的供應商已經從區域供應商發展成為我們的全國供應商,這對我們運作效率低的物流供應系統也會帶來改變。
《21世紀商業評論》:請介紹一下近期啟動的向二級城市擴張的戰略,你的具體構想是什么?希望達到什么目的?
張嘉聲:我們有自己的戰略,到二級城市開店,可以提高中國市場物流效率,從沃爾瑪的歷史來看,也是從小城鎮開始的,在中國我們也會有一個差不多同樣的旅程;不是不想去北京、上海,我們是大賣場,實行天天平價和提供一站式服務經驗,希望消費者能以較好的價錢購買到好的東西。中國有很多城市都有潛力,我們不可能一塊全部都做,最重要的是做好。
《21世紀商業評論》:在中國市場全面放開之際,你是否感覺到了來自民間、政府和市場的壓力?你如何看待和應對?
張嘉聲:民間與政府對我們的壓力是好的,對我們自己的標準和水平都可以提高了,我每天都感覺到了這些壓力。從長遠看,如果我們的標準比別的企業高的話,顧客就會喜歡到我們的店里購物,最后受益的是顧客,這對沃爾瑪也是很好的。
對于政府,首先要看法律。我們嚴格按照中國的衛生標準和消防標準,例如我們的面包房是完全分開的,我從來沒有看到國內哪家零售企業的面包房是這樣的。我們是真正尊重中國的法律,這對成本是增加了很多,但我們覺得這是好事,顧客是聰明的,他們要衛生安全的面包。政府希望帶頭,帶動其他企業。
中國的市場競爭是很厲害的,短期來說,還有價格下降的問題,都會影響到盈利。但沃爾瑪有耐心,我們是要長跑的。我們的開店費用也高,但從一些店開了一段時間后看,經營也不錯,我們對中國市場是樂觀的。
《21世紀商業評論》:與家樂福相比,沃爾瑪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實現在零售環節盈利,這一天什么時候到來?或者怎么才會到來?
張嘉聲:這要看我們在中國市場開了幾家店,實現盈利必須要有一個規模,最近的時期內,開店速度加快,雖然老店盈利了,但是新開店有一個培育增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