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缺失 物流企業發展的軟肋
2007-8-31 16: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將一萬多元的貨物委托給物流公司,沒想到貨物沒收到整個公司也都不見了蹤影。”吳先生憤憤地說。
“物流公司,買幾輛卡車,建一個倉庫不就可以了,我就不太相信他們。”
“物流公司不規范,不值得信賴,經常有人被騙。”……
市民和物流業的顧客對目前的物流企業一致沒有好看法,連續發生的令人觸目驚心的“失蹤”事件,在讓顧客蒙受巨大損失的同時也讓本本分分做生意的物流公司遭遇了經營的尷尬。
信用缺失損人害己
今年5月9日,位于鄭州市文化路上的某貨運部負責人在騙取了200多家商戶的300多萬元貨款后神秘失蹤。
今年6月15日,沈陽的三家貨運站因卷走了300多名客戶、價值120多萬元的貨款。
……
全國各地這些物流公司卷款外逃事件屢有發生,不僅使客戶遭受損失,怨聲載道,而且也給其他誠實守信的物流公司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現在這些物流公司要么不能履行承諾,要么玩一夜‘蒸發’,我們這些規模較小的物流企業普遍遭遇信任危機,物流現在不好干呀!”
一些經營不規范的小物流企業不僅損害了物流企業的形象,也使“物流”這一概念遭到人們的曲解,一提到找物流公司心里就犯嘀咕。規矩守信的物流企業也為此蒙受不白之冤。“我們公司做生意向來本本分分,結果這些害群之馬,讓我們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生意也不如以前了。”一家物流企業老板一臉委屈,大倒苦水。這家物流企業老板認為,整個物流行業是一個鏈條,每個物流企業都是鏈條上關鍵的一環,任何信用的缺失都將成為整個鏈條斷裂的隱患,而這又直接決定著鏈條上所有企業的命運。
信用的缺失造成的損失不單單是客戶,對于信用低的企業本身來說也是 “自掘墳墓”。廣東一位孫老板以現身說法,直言了他經營的物流公司由于長期忽視信用因素卷入到官司糾紛中,終因生意每況愈下、無人問津以關門倒閉告終。每每提到此事該老板后悔不已,孫老板坦言:“在當今這種合作雙贏的年代,‘誠信’的缺失可能帶來短暫的微小利益,失去的卻是整個未來。一次失信,一次‘狼來了’,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啊。”
業內專家在看待上述事件時指出,服務是現代物流企業永恒的宗旨,物流市場的競爭當然是多方面的,始終如一地向客戶和社會提供優質服務,則可說是取勝的“法寶”之一。在物流服務的過程中,不容許有任何的摻假和失誤行為,一次誤時,失信于民,不僅自身失信,更給客戶帶來嚴重影響;甚至讓其他好的物流企業也跟著背黑鍋。即使企業已經做的夠大夠強,也很難經受得住重大失誤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它不僅會使企業得聲譽大受影響,而且大量的官司纏身也不可避免。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也表示,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快速,但仍處于起步階段,信用缺失現象時有發生,如不加以遏制,必將影響到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與物流企業的成長。
一槌子買賣做不得
“如果有一次讓我感覺這個物流公司不守信譽的話,我也不會和它再合作了,哪怕之前和它合作過一百次。”在北京一家外資企業工作的蘇小姐坦言,“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上我都經常和物流公司打交道,接觸的物流公司也比較多,但好多是一槌子買賣,感覺到受騙上當就會換另外一家。”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企業重大失信事件呈多發趨勢。近年來,我國每年由企業失信引發的重大事件已由1~2起增加到4~5起。調查顯示,企業對我國商業信用市場環境評價不高,認為一般的占被調查企業的57%,認為混亂的占25%,認為規范的占11%,認為較規范的只占7%。
有關專家分析指出,現代物流業屬于新興行業,其誠信的建立同企業自身一樣幾乎從零開始。大多數客戶會對物流企業抱著試探和比較的心理,而物流企業要贏得長久的客源,必須培養自己物流市場的誠信度,如果能達到客戶的要求,令其滿意,物流企業不但可以贏得回頭客,而且培育了整個物流市場的誠信。若無法達到客戶要求,使其不滿意,客戶則必然另選其他。這樣一來,物流企業既損失信用,更失去客源,久而久之,該企業將無法立足市場而被淘汰。
現代物流是第三利潤源泉,而現代物流企業又是服務性行業。一心只想獲取利潤而忘卻本身的服務屬性,不管自身軟硬條件是否具備,趕時髦掛牌營業,急功近利,做“一槌子”買賣等,所有這些都不是正確的經營理念。
真正有信用的現代物流企業,必須透徹認識現代物流的科學內涵,明確企業服務定位,正確處理好與客戶和同行之間的關系,落實全程質量保證及監控措施,確立現代物流企業隨經濟發展而發展的長遠目標和效益觀,才有可能使企業在規范中成長。那么誠信物流又該如何落到實處呢?
誠信物流落實需多方努力
一位上海的綜合型物流企業的副總經理在談到誠信物流時說:“我們是一家具有多年管理經驗、在物流行業中知名的大型企業,可以說,我們在誠信經營、優質服務上都是業界的典范。同時,我們也為國家作出了一個企業應有的貢獻,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榮耀。可是,我個人認為,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國家是否應該有更多的優惠政策來鼓勵公司的發展,這有利于資源的整合與利益的最大化,也有利于整個物流行業的規范發展。”
這位副總的話道出了我國物流業多年存在而未解決的問題。他說:“物流企業的準入應該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現在是全國標準不統一、各省各地方標準也不統一。作為我們這樣規模并有多年經營經驗的企業,如果想在其他省份、城市建立自己的二級子公司,要根據當地工商部門的有關規定,達到一定規模才可以注冊。作為遵紀守法、口碑好的誠信企業,國家是否應該一票到底,采取統一標準、統一核算?現在這種現狀對于我們發展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物流服務相當不利。這位負責人還建議,我們國家是不是應該為我們這樣的誠信企業定額發放通行證?”
“物流與消費者權益的關系很大。”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管理中心主任王國文博士認為,“物流提供的是服務,服務的對象是多層次的。既有各種類型的生產企業、商業貿易企業,也有政府和社會機構。對象購買服務,關鍵的問題是服務的質量。物流服務的質量,關系到生產企業的市場營銷和客戶服務的效果,也關系到整合社會的經濟運行效率。”
業界權威人士指出,除了門檻低,導致市場惡性循環外,還有就是物流企業內部和外部均缺乏管理手段和約束機制。無論貨場管理處還是交通管理部門,都很難監管物流公司的內部經營,由于國內行業的監管還是按照傳統各部門監管,未能統籌管理物流市場。
他補充說,國內的物流行業現在還處于發展期,整個市場并不成熟,而且對物流行業的管理理念更加滯后。比如,交通局只負責管理道路運輸,而且鐵路運輸則由鐵路管理部門負責。但是物流卻包括公路、水路、鐵路、航運、航空多個領域,這種多頭管理的模式給管理部門造成很大難度。
面對物流業時有發生的惡意壓價、合同違約、拖欠債務、偷逃稅費、貨物“蒸發”等信用缺失現象,政府和行業協會也在不斷地為此努力,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通過物流企業信用評級工作,以求補足物流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信用短板,并將首批物流企業信用評級的第一份 “信用名單”公布于眾。把企業的信用狀況公布出來,宣傳誠信經營的典型,對于加強企業信用自律,營造物流行業誠信經營的大環境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誠信是物流服務的大問題,缺乏誠信導致的損失是巨大的。這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何建設物流企業的誠信,政府、行業協會和物流企業自身,都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