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協同發展
2008-1-17 12: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協同發展,是提高與實現農產品價值,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解決農戶單個家庭小生產和社會大市場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地方農業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落實國務院有關解決“三農”問題的文件精神的戰略舉措。如何優化整合現有農產品物流資源,構筑現代農產品物流體系,加快農產品加工與農產品流通現代化進程,對拉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特別是對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本文以湖南省為例,分析了近幾年湖南地方農產品加工取得的實績及其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協同發展是湖南農業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
一.農產品加工是湖南“中部崛起”戰略實施的加速器
湖南地處我國中部地區,長江中游南岸,有國土面積21萬平方公里,鄉村人口4430.76萬人,自然資源優越,農副產品十分豐富,并自古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農業在全省產業結構中所占比重為42.2%。水稻和苧麻產量居全國首位,生豬產量居全國第2位,是典型的農業大省。近幾年,湖南圍繞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以發展農產品加工為重點,湖南省農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和優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據統計,2005年湖南農產品加工企業目前已發展到3.6萬多個,全省規模以上的龍頭企業達到1700多家,其中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116家(國家級24家、省級92家),總資產在1億元以上的有29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有72家。目前全省共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3000多萬畝,其中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建設基地1200多萬畝,初步形成了優質稻米、高支紗棉花、雙低油菜、優質綠茶、柑桔、芒麻、外銷生豬、肉牛(羊)、牛奶、出口淡水產品等10大優勢農產品產業帶,打造出了一批如“映武”牌黃花、“唐人神”牌肉食、“金浩”牌茶油、“金健”牌大米、“正虹”牌飼料的等名牌產品。逐步形成了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的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工商資本涉足農產品加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環節,依托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了一片,搞活了一方,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大大促進了全省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湖南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占輕工業總產值的80%,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經濟總產出的30%,農產品加工業創造的稅收,占全省稅收總額的80%,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約20%。據統計,2004年湖南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就達到了147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的加工業總值達660億元。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04年銷售收入由原來的152億元增加到了310億元。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湖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新興的戰略產業,為湖南“中部崛起”的戰略實施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二.農產品加工與其物流發展不協調已成為湖南農業經濟發展的瓶頸
盡管湖南省農產品加工得到長足的發展,但農產品加工與物流發展不協調,也就是說農產品物流發展相對滯后,已嚴重影響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的深化及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制約著全省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與流通的經濟效益,已成為湖南農業經濟發展的瓶頸。就目前湖南農產品物流現狀而言,面臨諸多問題:
1.物流技術落后,流通過程損耗大,效益低下。由于湖南農產品物流是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為主,大部分農產品流通過程中加工處理落后、分級簡單、粗糙,極不規范,包裝簡陋,使得農產品保存時間短,難以實現遠程遠銷。特別,對于生鮮農產品,“新鮮”是鮮銷農產品的生命和價值所在。但由于運輸儲藏條件差,大大限制了運輸半徑和交易時間,并且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損失也很大,直接影響農產品加工與流通的經濟效益。據不完全統計: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流通環節上的損失率高達25%到30%,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鮮活商品腐爛造成的損失達7.5億元。
應湖南農業經濟發展現實需要,培育和壯大農產品物流市場主體是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協同發展的當務之急。湖南農產品物流市場主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構造,一是整合原農資、糧食、供銷系統物流資源,加快傳統農業物流企業向現代第三方農產品物流企業轉變,并以資產、資本為紐帶,實現企業間的聯合、重組,形成具有競爭力的農產品物流企業集團;二是優化商貿批發、連鎖、零售物流配送體系,強化其農產品物流能力,使之成為農產品物流企業的骨干;三是鼓勵從事運輸服務、倉儲服務、貨運代理服務的企業,根據自身業務優勢,延伸物流服務范圍和領域,成為部分或全程農產品物流服務的供應者;四是引進外資和民營資本,涉足農產品物流領域。當然培育和壯大農產品物流運作主體是市場行為、企業行為,但政府應加以引導和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在規范市場準入標準基礎上,鼓勵多元化投資主體進入農產品物流服務市場。只有農產品加工與農產品物流發展形成互動局面,方能實現湖南農產品加工與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2)依托各地農產品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與物流業
農產品物流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依托各地農業生產資源優勢從培育區域性主導產業著手發展特色農業物流。美國、荷蘭、加拿大的農業之所以非常發達,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業區域特色非常明顯。 湖南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省,農產品特色十分豐富,并形成了具有湖湘特色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帶,如長沙的花卉、岳陽的蔬菜、西瓜、常德的水產品、湘潭的生豬等。因此,培育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加工與物流企業,依托各縣(市、區)的農產品生產加工條件、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交通區位情況,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將有利于促進各地農產品資源優勢的發揮。
(3)以物流園區、中心、批發市場為紐帶,建設高效率的農產品現代物流網絡體系
盡管湖南近幾年各類農副產品市場發展迅速,并形成了一些專業批發市場,但由于缺少儲藏運輸等流轉設施,不能有效的發揮遠程物流和大額農產品集疏功能。因此,根據湖南農業經濟和農業加工產業發展趨勢和特點,可以綜合考慮交通基礎設施現狀和未來交通規劃,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重點建設1-3個國際樞紐型農產品物流園區,7-10個左右區域性綜合型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形成湖南農產品物流樞紐和骨干加工中心,再按照“市場網絡體系化、市場布局合理化、市場運作信息化、市場交易現代化”的發展思路,選擇布局較合理、輻射面廣、功能較完善的交通樞紐貨運站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為現代化中高級農產品批發市場、物流中心、集貨中心、加工配送中心,形成較為完備、具有較強的區域輻射能力的農產品加工集疏體系。農產品批發市場、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園區一體化的物流網絡體系將極大程度地促進湖南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協調發展,催生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流通現代化進程。
(3)構筑和完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一體化
農產品供應鏈是由農產品生產者、農產品采購加工企業和農產品分銷、零售商及物流配送業等“從田頭到餐桌”上下游企業構成的網鏈式體系。由于農產品初始供應商,大部分是分散的小生產者(農民),規模小、分布廣,如要面對市場組織生產,由于市場信息傳遞不快,市場導向不力,往往導致盲目生產,即出現某些農產品供過于求或某些農產品又供不應求以及農產品流通渠道混亂的局面。為保證農民的生產利益,構筑農產品供應鏈就尤顯重要。根據湖南農業生產分散的現狀,以農產品加工與流通企業為龍頭,構筑農產品供應鏈供應鏈體系,不適為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一體化的有效途徑。農產品供應鏈體系的建立,不僅有利于加工企業或聯合采購聯盟的跨區域原料基地的建立,同時也使分散的農業生產實行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標準化。完善的農產品供應鏈協同機制,通過統一研發、統一種子供應、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標識、統一收購、統一品牌、統一結算、統一運輸、統一銷售,既能確保加工企業原料的長期、穩定和高質量供應,又能建立穩固的農產品購銷、儲運關系,將極大促進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和減少農民生產的盲目性,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同時實現了分散的農村生產能力與現代工業批量大生產與大流通的有機結合。
(4)加快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構建物流信息與交通平臺
建立公共信息平臺,完善農產品物流信息網絡,是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協同發展的關鍵。農產品加工與物流用信息技術武裝起來,實現信息化管理,一則可以建立業務網絡,利用網絡技術對客戶進行分類管理,建立客戶數據庫,隨時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業務處理,根據市場、需求及時組織加工和貨源的采購、調運、分撥等;二是可以了解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農產品商品的供求狀況、各地的生產加工與供求狀況,為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協調運行提供指導。另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也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基礎環節,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加大了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現已形成以鐵路為骨架,公路為經絡,民航、水運為補充的立體運輸網絡。但縣區空港、碼頭、鐵路貨站、公路主樞紐貨運站設施系統現代化程度低,難以發揮農產品物流快速反應的功能,加快縣區貨運站點、道路網絡等運輸平臺體系建設,特別是運輸路線等級改造、倉儲及裝卸現代化、集裝箱多式聯運平臺構建應是湖南農產品物流高效化的基本目標。
(5)優化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協同發展的產業環境,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與技術
為實現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協同發展,2005年湖南長沙出臺的《關于鼓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意見》,并由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湖南省分行提供3年100億元農業政策性金融貸款,用于支持農產品加工項目建設,擬將長沙打造成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區農產品加工中心。迄今湖南也有近10個地州市出臺了區域物流發展規劃,其中既包括工業經濟相對發達的長株潭地區,也包括主要依托農業生產的常德、邵陽、懷化等地州市,均將現代物流業列入了“十一”五發展規劃。在《湖南省2003-2007年重大建設項目(建議)表》中,涉及物流及市場的項目就有25項,總投資39億元。可以說湖南農產品加工與物流協同發展的產業環境正在形成。但農產品加工與流通發展,光有農產品加工與物流產業環境還不行,還必須鼓勵農產品流通模式與技術創新,以商流引導物流、以流通拉動生產。湖南各級政府不僅要大力推廣農產品經營者采用連鎖經營、加工配送、網上交易、農商聯盟、農產品超市等新型流通組織業態模式,把眾多產權分散的各地區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商戶通過網絡紐帶連接起來,推進農產品市場的集群化和流通的網絡化,同時還要大力探索農產品拍賣制、農產品期貨、農產品代理制度,進一步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另采用現代物流技術及其信息技術,通過流通技術的創新,減少中間環節,加快物流反應速度,也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加工與流通經濟效益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