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中的中國物流2007
2008-1-18 7:2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轉瞬即逝的2007年,中國的物流行業迎來了國際化意識的空前覺醒以及物流園區建設的反思高潮,而在物流企業家們巧妙地掃除物流成本的“痛”、“癢”,并身體力行地摸索與實踐供應鏈的“共贏”以及一體化供應鏈的創新商業理念之后,他們試圖改變甚者重塑中國物流業精神風貌的一系列舉動便這樣永久留存于歷史長卷的記憶卡片之中。 鏡頭中的中國物流2007
文/記者 張儉
2007年12月6日,上午,北京。短暫的茶歇過后,四位有著共同夢想的企業家氣宇軒昂地走上了“第五屆中國物流企業家論壇暨2007中國物流企業年會”(以下簡稱“2007中國物流企業年會”)的主席臺。
他們是誰?
是的,他們就是中遠物流掌門人葉偉龍、中郵物流副總李凱、寶龍物流董事長孫京學,以及利和物流老總賴建明,四位當代中國最具雄心、創造力和激情的物流企業家。除此之外,還有在此靜候多時、才華橫溢的北大縱橫創始人王璞。
他們將要做什么?
可能你還不知道,這四位有著豐富“表演”經驗的老總將要親自出演由王璞導演的、由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社編劇、策劃、制作的“2007中國物流企業年會”首部“賀歲大片”的男主角,而片名被定為“中國物流企業的國際化路徑探索”。
短短一個多小時后,隨著本片男主角李凱最后一句臺詞的脫口而出,這部備受矚目的“賀歲大片”就此殺青。而在四位男主角剛要“卸下行頭”,準備鳴金收兵之際,無數早已埋伏在“片場”的“影迷”一下子蜂擁而至,瘋狂地追尋著各自的既定目標。
當然,影片的成功“殺青”也就意味著后期制作的即將開始。半個月后,影片的投資方正式對外宣布,這部期待已久的“歲末巨著”將于2008年1月2日在《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上正式“首映”。
按照時下流行的電影宣傳“法則”,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前,有必要提前呈現該片的精彩片花。故事情節的梗概是這樣的:近幾年,隨著外資物流企業的強勢涌入,中國物流企業的國際化路徑探索刻不容緩。于是乎,四位有著豐富國際化經歷的企業家開始了對中國物流企業是否國際化、如何國際化以及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等問題的大討論。
在一個多小時的討論過程中,四位男主角紛紛亮劍,從葉偉龍的“從去年開始,中遠物流就設立了海外機構,到明年還將完成所有海外網點的建設工作”,到李凱的“傳統的郵政從建立之初開始,到現在已經有遍布全球168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外郵政聯盟,因此,中郵物流實際上就是一個全球網絡化的物流企業”,再到孫京學的“寶龍物流于今年10月2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可以說我們已經實現了資本的國際化”等等,其間的整個討論過程可謂妙語連珠、精彩紛呈。
……
至此,該部賀歲強檔的片花放映就此結束。片花既已如此精彩,那影片效果又將如何?
不急,往下看!
國際化,在路上
……
以上呈現的就是本片的全部內容(具體內容,詳見本期《探索國際化路徑》一文)。按照慣例,接下來我們將要為大家奉上一些本片拍攝前后的精彩花絮。
據該片的總策劃師、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社主編陳媛回憶,“片子”的靈感來自于2007年中國物流業發生的幾條爆炸性新聞。
3月1日,聯邦快遞與大田集團的交易宣告完成;6月26日,耶路董事長趙樂士在上海公示了對佳宇并購的初步協議;9月10日,萬絡宣布成功收購熙可,而同一天,美國世能達也對外發布消息,宣稱其已收購天津寶運的主要運營資產……
在陳媛看來,并購事件的接踵而至至少可以說明兩個問題:首先,中國的物流企業、尤其是民營物流企業正在逐漸成為外資的國際化對象;其次,越來越多的民營物流老板,尤其是那些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開始打江山、且即將接近知非之年的物流“老人”的心態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在這些人看來,在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將自己苦苦經營多年的實體出售不失為套現的良策)。
針對2007年外資掀起的并購浪潮,在此,我們不禁要問,難道中國的物流企業就只有被消化掉的命?難道我們就不能走出去,同樣也實現自己的國際化夢想嗎?……
當然不是!
既然全球化的浪潮已經成為一種必然,那么對羽翼尚未豐滿、但又不失朝氣的中國物流企業來說,提前對國際化的路徑進行探討也就成為一種必然。因此,在上述思路的指引下,這種極富前瞻性的思考也就順理成章地寫入了該劇的劇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位男主角獻計獻策的同時,片場周圍的“圈內人”也在對此話題有所討論。
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何黎明看來,國內的物流企業首先要苦練內功,要先在國內做大做強,然后再考慮國際化的問題。而在上海市物流學會副會長周良毅教授看來,物流企業如同一只螃蟹,盡管它的腳可以伸到全世界,但它的肚子總是貼在固定的某塊地方,因此,本土企業還是要首先立足本國,切忌盲目在外鋪點。
事實上,類似的觀點得到了眾多“實力派”企業家的認同。按照上海西北綜合物流園區推進辦主任王大民的觀點,衡量一個企業國際化與否,需要從該企業的理念、管理、網絡、客戶等方面綜合考慮,而決非簡單地依靠企業網點的地理位置來進行評判。除此之外,中國的物流企業在對待國際化的問題上要與時俱進、恰到好處,要盡量適合中國的國情。
供應鏈的“中國思維”
時間回溯到12月6日下午,同樣也是在北京“2007中國物流企業年會”的主席臺。
如同當天上午經歷的那一幕幕。一場名為“供應鏈如何實現共贏”的影片拍攝同樣進行得如火如荼,只不過同上午的電影拍攝不同,該片的男主角換成了物美集團董事長吳堅忠、匯源全國物流經理黃官明、沃爾沃物流解決方案總監朱波、曼哈特大中華區咨詢服務總監鄭鴻碩,以及福田物流總監曾孝夫,而影片的導演也已變為易通老總逄詩銘。
對于此片而言,他的拍攝恰逢“2007年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這個一向被稱為物流奧斯卡的頒獎典禮的舉行前夕,因此,從一開始,第二部歲末強檔的拍攝過程就更加跌宕起伏,懸念叢生。
當然,還是先將該片的片花奉上。故事的主線是這樣的:由于有著共同的追求目標,因此,五位來自供應鏈上、下游不同企業的男主角在相互信任、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相互補充以及相互促進的過程中,需要對何為供應鏈的共贏、共贏的標準是什么、供應鏈成員間的關系如何轉變,以及誰是供應鏈的鏈主等問題達成共識。于是乎,一場在所難免的激辯就此上演。
接下來,到了影片的正式放映時間。
……
就這樣,一部情節緊張曲折的“懸疑片”就此放映結束(具體內容,詳見本期《以“共贏”的名義》一文)。
事實上,之所以稱其為“懸疑片”,那是因為影片的大部分內容都在解釋與供應鏈共贏有關的問題。而作為此部影片的開篇序曲,對何為供應鏈的共贏、共贏的標準是什么的辯論,從一開始就迎合了觀眾的心理。
在這里,有必要隆重推出由本刊編輯部評選產生的影片“供應鏈如何實現共贏”之“最佳人氣獎”——物美集團董事長吳堅忠。之所以給其冠以最佳人氣的稱號,那是因為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吳堅忠的“臺詞”最多、“特技”最多,除此之外,他的fans也堪稱最多。
當然,在“最佳人氣獎”頒給吳堅忠的同時,我們也要將“最佳演技獎”這個稱號戴在匯源全國物流經理黃官明的頭上。理由是,黃的演出涉及多個故事場景,既有從齊齊哈爾到南昌的運輸線路,又有匯源某3個工廠的招標會現場等等。
聽十大人物談物流成本
從影片“供應鏈如何實現共贏”的成功殺青到影片“2007年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的隆重開機,中間間隔不到兩個小時。然而,盡管時間短暫,但主辦方的出色發揮還是成功地完成了兩部巨作的時空轉移。
當晚七時許,隨著音樂的響起,所有注視的焦點都瞬間轉移到了物流奧斯卡的頒獎舞臺上,而第一位年度人物——上海西北綜合物流園區推進辦主任王大民的出場也就此宣告影片的順利開拍。
緊接著,第二位年度人物——蕪湖安得物流老總盧立新、第三位年度人物——北京寶龍物流董事長孫京學、以及之后的深圳寶鼎威物流董事長張亞東、蘇州物流中心總裁陸志剛、深圳越海全球物流董事長張泉、長安民生物流總經理施朝春、上港物流總經理顧建民顧建民、中外運集團副總裁陶素云、尤恩思集團董事長黃家林同樣在萬眾矚目之下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需要提出表揚的是,結束了當晚的影片拍攝,作為該片男主角之一的安得物流老總盧立新不辭辛勞,毅然出現在了第二天上午的另一部賀歲大片的拍攝現場。
同樣是觀眾矚目的焦點、同樣是不折不扣的男主角,只不過盧立新前后參演的兩部影片的類型不盡相同。
如果將影片“2007年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定格為以展示人物思想品格、弘揚時代精神為主的“唯美片”,那么名為“物流成本之‘癢’”的影片則可以稱之為以揭示社會現象、提出解決辦法為主的“紀錄片”。
雖然影片性質有所改變,但盧立新適應的還不錯。
在影片拍攝現場,我們用另一臺攝像機的鏡頭捕捉到了這樣幾個精彩片斷。
“物流企業老總應該清楚,企業的效益是靠員工來創造的,所以人力成本的增加是必然的。對企業來說,他所能規避的只是不要讓人力成本無謂的付出,而是要有所回報,這就歸結到企業雇用什么樣的員工了”、“我國75%的干線公路是收費公路,期間的通行費占到我們整個運輸成本的30-40%,這是我國目前的交通現狀,我們民營物流企業無法改變,這是讓我們更加長久的“痛””、“物流服務提供方和需求方之間也必須形成良好的共同抵御風險的合作機制,只有這樣才能讓物流企業有更好的發展環境,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重塑”園區
在“2007中國物流企業年會”期間所拍攝的六部賀歲影片中,有一部名為“物流園區新時代”的電影引起了圈內外人士的高度關注,該片的拍攝甚至在物流園區這一新近走進影院的物流群體中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究其原因,前來劇組探班的、該片某位男主角的一位好友一語道破天機。據其介紹,此部影片之所以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原因有三。
首先,該片的導演是此次六部賀歲影片導演中的唯一一位女性(此人正是深圳市華通源物流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陳燕燕);其次,本片的演員陣容堪稱豪華,不僅包括新近評選產生的兩位“2007年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即上海西北綜合物流園區推進辦主任王大民以及深圳寶鼎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亞東,而且還有“2005年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浙江傳化物流基地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文通,以及園區新貴上海臨港國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易繼偉;第三,該片為同類題材電影中少有的以創新思想、“重述”園區為主線的園區大作。
如此一來,影評人對此片的高度評價也就無可厚非。
就在該片拍攝結束后,兩位男主角王大民以及易繼偉還繞有余興地向記者談論起他們對該片主題思想的一些看法。
在王大民看來,物流園區的建設要遵循物流產業的發展規律,園區的新建與否并不是由政府說了算,也不是由個人說了算,而是市場說了算。而在易繼偉看來,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應該遵循科學發展觀,具體來說,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要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同時也要注意物流園區的發展規模,要進行科學論證。
而具體到各自園區在園區創新上的一些做法,兩位主角同樣毫不避諱、侃侃而談。首先,王大民指出,上海西北綜合物流園在一步的建設中要不斷強調路港個性,增強園區的輻射功能、整合功能以及服務功能。并在現有土地供給情況下,盡量提高土地的容積率,加大園區的整合力度,增強園區的拓展范圍。
具體到上海臨港國際物流園,易繼偉表示,臨港物流園圍繞“一個功能(增值物流功能)、兩個對接(與深水港對接、與產業區對接)、三區聯動(保稅港區、國際物流區、自營物流區)”的發展目標,在實踐中積極引進國際國內特大型、綜合性的船運和物流公司,充分發揮洋山保稅港區的政策優勢,以及園區“五龍匯聚”的交通優勢,在保稅港區集中國際貿易、采購、中轉、配送、加工、金融、期貨交割等功能和項目,推動非保稅與保稅物流的互動發展……
一體化的“崛起”
轉瞬間,五部賀歲大片已經呈現在了觀眾面前,接下來將要播放的是“2007中國物流企業年會”的最后一出大戲,同時也是投資方重點打造的一部創新力作——“一體化的勝利”。
可能不用記者提前介紹,觀眾就能從影片的片名中說出該片的某位男主人公。沒錯,他就是“2007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深圳越海全球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泉。
在此,有必要插播一個背景短片。
2007年7月17日,深圳。首屆深圳國際物流博覽會(以下簡稱“物博會”)在萬眾矚目中拉開了帷幕。
物博會當天,全球電子行業巨頭飛利浦提供的一份高額物流合同吸引了眾多媒體、參展商以及業內人士的眼球,而合同的另一方主角正是兩年前靠贏得飛利浦顯示器在深圳地區總代理身份而名聲鵲起的深圳越海全球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海”)。
而之所以選擇越海,那是因為依靠金融手段的提前介入,在商業模式創新上屢有驚人之舉的越海憑借創新的“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已然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
……
如此一來,越海董事長張泉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
事實上,除張泉外,本片的男主角還包括中鐵現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旭以及德邦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崔維星,而該片的導演則是出鏡率極高的北京德利得物流運營總監惲綿。
同之前五部大戲的片花不同,電影“一體化的勝利”(具體內容,詳見本期《一體化突圍》一文)所要講述的是三位男主人公對“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正確認識,以及對創新商業模式的不盡追求。
事實上,盡管該部影片的放映次序排在了最后,但影片的精彩程度卻是最精彩的,同時觀眾的回過頭來,讓我們再次重溫一下片中的某些精彩環節。
“飛利浦的物流成本之所以能夠降低,完全是因為我們減少了貨物交接的環節,因為越海做了所有的環節”、“物流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應該是能夠解決客戶的核心需求的。可能每個客戶的核心需求不一樣,所以對物流企業來說,他在設計一體化服務時,應該認識到服務的重點也是不一樣的”、“德邦的戰略目標就是通過簡單復制來確保我們能在未來的5至10年內保持每年60%的增長速度。大家可以算一算,每年增長60%,那么5年之后會是多少,10年之后又會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