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07中國物流之三快遞突圍
2008-1-8 3: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漸注重“成本”減低和“效率”提升的中國快遞業,“速度”已經成為一種行業特色,魅力日益得以彰顯。
然而,近年來我國快遞業在發展過程中,國有與民營企業在合理利益平衡方面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尤其是在外資悄然搶灘中國快遞市場的背景下,中國的快遞業似乎顯得有些茫然,甚至有些手足無措。
博弈:《郵政法》懸生死
民企寢食難安
《郵政法》自1986年實施后,從2002年4月就開始著手修改,到今年5月24日推出的《郵政法》(修訂草案),已經是修改稿的第九稿了。修改稿遲遲不能最后敲定的主要原因,就是民營快遞公司對《郵政法》具有的典型的壟斷性規定表示強烈不滿。并且由郵政方面主導的《郵政法》根本就難以讓公眾和包括民營快遞企業在內的相關利益方放心。
這一法律的修改直接關系快遞行業的格局,圍繞郵政專營權的問題,郵政、民企以及國外快遞公司一直進行著博弈。從最初的生存訴求到眼下的公平訴求,民企的上書無疑是一種立法進步。
對于發展迅猛的快遞行業而言,《郵政法》確定的專營權是一條生死線。從500克標準降至300克再到150克,郵政的讓步看似民企的成功,然而這條生死線一旦法定化就意味著民企的生存權難以保障。
立法博弈的背后是利益之爭,民營企業要求的不僅僅是生存,更重要的是公平。國家郵政與民營企業的博弈并不僅限于《郵政法》的修訂,包括行業標準的設定、行業協會的成立甚至行業數據的發布,雙方都在積極主動地表達著利益訴求。
這場博弈仍將繼續下去,至少《郵政法》修訂第九稿中郵政專營范圍依然還是“待研究”的標注,這無疑表明民營企業一直的努力取得了應有的效果。
進展:《快遞服務標準》
民企求公不買賬
由國家郵政局組織,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負責起草的我國第一部《快遞服務標準》(征求意見稿)從今年7月6日到7月20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7月20日,我國首部《快遞服務標準》結束了半個月的征求意見公示期,進入審定階段。《快遞服務標準》通過廣泛向社會征求意見,征集了近700條意見,集中反映在"服務時限、服務費用和賠償標準"等在三方面。
9月21日,國家郵政局舉辦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準發布和制定的相關情況。該標準將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上海郵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快遞服務標準》的出臺,無疑將加大郵政管理局對快遞行業的監管話語權,并成為《郵政法》制定的部分基礎。
"這只是推薦性的標準,我們關注的是《郵政法》對郵政專營所作出的范圍規定,那才是攸關我們民營快遞命運的。"一位民營快遞企業人說,他們雖然關注《標準》的出臺,但是不會完全按照《標準》規定辦事。
但是,由于《快遞服務標準》只是一個推薦性行業標準,加上《標準》并沒有對快遞企業所關注的郵政專營范圍做出規定,所以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民營快遞企業對該《標準》并不感冒。
憂慮:外資搶灘
危機已然降臨
今年5月28日,聯邦快遞開始在中國推出國內限時服務,投入運營的國內限時服務包括“次早達”、“次日達”和“隔日達”服務。其中,“次早達”為全國30多個主要城市的客戶提供服務,而 “隔日達”服務則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
9月3日聯邦快遞宣布,對在中國新推出的國內限時業務進行一系列服務提升,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周六將成為國內限時服務的正常工作日。另外,客戶還可以享受到派送證明及簽單返還服務,單票貨件的最高貨物申明價值由博返約10萬提高到了25萬,而且“準時送達保證”的適用范圍也擴展至“隔日達”服務
針對外資快遞公司強有力的營銷策略和咄咄逼人的氣勢,
中國郵政8月28日正式推出“國內經濟快遞”業務,主要為批量交寄且量大、郵件內件重和對郵件安全、信息反饋及服務綜合性價比要求較高的物品類業務大客戶提供服務。經濟快遞郵件資費最低起重12元。
低價競爭的主體正是廣大的民營快遞公司,也正是依靠低價,才使民營快遞得以占據一席之地,并不斷的發展壯大。不可否認,民營快遞正在快速占領中國郵政原有的市場。一方面國際快遞巨頭兵臨城下,一方面民營快遞群雄逐鹿,中郵強烈感受到危機的降臨。
如何“攘外”、如何“安內”成為一項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