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市場我們應怎樣開放
2008-3-2 1: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加入WTO之后,全面開放市場的最后時間日益臨近,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各個行業展開并購浪潮,到2007年,最后兩個行業—電信和鐵路運輸業的保護期也將結束,到時候,中國要履行“入世”的全部承諾。
關于聯想電腦的美國麻煩至今仍是國人關注的話題。
5月19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出于安全問題考慮,其于今年3月所采購的1.6萬臺中國聯想電腦產品,只用于非保密性工作,并且今后將對來自中國的電腦產品進行更加嚴格的審核。
美國作為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作為一個倡導和推動自由貿易的國家,對于剛剛走出國門的中國聯想,對于區區1300萬美元的政府采購合同,竟拿出“威脅國家安全”的大帽子,這不能不讓人深思。
美國作為發起國,應該對WTO的游戲規則運用自如,如果中國聯想違背WTO規則,為何要動用“國家安全”這頂大帽子來抵制聯想產品在美銷售?這恰恰說明,中國作為WTO的締約國,恪守承諾,嚴守規則。
中國“入世”雖僅四年,卻正嚴格按照締約條例兌現“入世”承諾。就在今年4月,中國信息產業部、國家版權局等四部委還發文要求,凡中國境內銷售的計算機必須預裝正版操作系統。預裝操作系統的通知發出以后,中國境內四家主要的計算機廠家與美國微軟簽訂的訂單就有17億美元之多。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亦正準備全面開放政府采購市場。中國商務部最近表示,我國將在2007年底前提交政府采購市場開放清單,開始加入WTO《政府采購協定》的談判。
其實,中國聯想在美國的遭遇不過是冰山一角。在技術標準和法律制度方面,一些西方國家采取越來越嚴格的保護手段,維護本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領先地位。正如龍永圖先生所說,自由貿易的旗幟在西方一些政客的手中像阿拉丁神燈,擦一擦就有不同的用途。想把產品打進你的市場,就大張旗鼓地宣傳自由貿易;想保護自有弱勢產業,就先發制人指責你傾銷、危害國家安全。
2004年,美國經濟學泰斗薩繆爾森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的崛起可能引起西方國家重新反思自大衛·李嘉圖以來以比較優勢為基礎的國際貿易理論,并最終得出結論——在某些條件下,自由貿易可能對美國不利。由此可見,貿易保護主義在美國還有很大的市場。
中國加入WTO之后,全面開放市場的最后時間日益臨近,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各個行業展開并購浪潮,到2007年,最后兩個行業—電信和鐵路運輸業的保護期也將結束,到時候,中國要履行“入世”的全部承諾。而聯想在美國的遭遇不得不引起我們對市場開放的思考,那就是我們究竟應該怎樣開放?面對國外不斷要求我們開放市場的壓力,面對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在各個行業展開并購浪潮的形勢下,我們應該制定相關政策保護戰略性行業,以保證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