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內涵、層次和方向(中)
2008-5-22 19: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中觀產業層面
信息化與工業化在微觀企業層次上的融合必然波及產業層次上的融合,并形成產業集群。集群內部的產業之間形成新的競爭與合作關系,既克服產業內在的慣性與僵化,又加快競爭要素的創新,將目標集中在科技投資、信息、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的開發上,帶來整個產業及區域的更大的經濟收益。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使產業結構、行業結構升級換代,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傳統產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新局面,促使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推進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過渡。
3.宏觀社會層面
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在宏觀社會層面的融合,可以促進信息技術與傳統生產技術融合,大大地促進生產力解放,提升社會生產效率;可以促進信息技術與傳統生活模式融合,產生新的生活模式,進而有效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可以促進信息文明最大程度的傳播,促使人們轉變原有的生產生活觀念與思維模式,促進社會和諧;使社會經濟基礎、結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確保實現社會經濟信息化。
三、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方向
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要求抓住一些具有帶動作用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找準著力點和支撐點,使信息化滲透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領域。
1.信息技術與設計、制造技術的融合
以信息技術應用為重點,以智能化、數字化、虛擬化、網絡化、敏捷制造為方向,對傳統企業設計、生產流程進行再造,實現生產信息化。包括推廣應用CAD/CAM/CAE/CAPP以及并行工程、虛擬設計制造等先進技術,數控 (CNC)、可編程序控制(PLC)、分布式控制(DCS)、現場總線控制 (FCS)、先進控制 (APC)、柔性制造單元和柔性制造系統FMC、FMS 等先進加工控制技術,推廣精益生產、敏捷制造、虛擬制造、網絡化制造,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和優質、高產、低耗、高效、多品種、變批量的要求,滿足客戶日益強烈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通過提高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水平和成套設備集成能力,如數控技術和數控機床,機器人技術及機器人,先進發電、輸電和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設備,大型自動化成套設備等,滿足工業裝備更新換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