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將進入資本市場 SCM與RFID成運輸重點
2008-5-7 13: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我國現代服務業基礎性產業,物流業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2007年物流業實現增加值1.68萬億元,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7.1%提高到17.5%,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6.7%提高到了6.8%。
“2007年在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國內成品油供需偏緊的情況下,社會物流總費用仍然維持了平穩增長,占GDP的比重與上年基本持平。”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息技術在物流業中的應用提高了整體物流效率。”
物流監管邁上新臺階
盡管我國物流業發展較快,但仍處于起步階段,整體發展水平較低。2007年我國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約為18.4%,而歐美發達國家僅占8.99%;我國公路貨車空載率高達40%,而歐美發達國家只有10%左右;在許多領域,我國企業的物流成本約比歐美發達國家高出40%至50%。
“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已經成為阻礙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的一個重要因素。”戴定一認為,要大幅降低我國企業的物流成本,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以現代化信息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思想來帶動物流行業的全面發展,構建起全社會的“大物流”系統。
國家推動的物流監管信息化成為驅動物流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規劃綱要首次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并將物流信息化列為重點建設工程。2007年國家陸續對食品、藥品、危化品、通關物流等項目實施重點監管。在此帶動下,這些領域的信息化工程也迅速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起到了示范效應。
“首先啟動的是電子口岸建設。”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吳志惠說。2006年國務院發布了加強電子口岸建設的通知,各地電子口岸建設逐步加快。“目前,通過對貨物、船舶、人員在通關申報中的有效整合,全國多數地方的電子口岸實現了大通關核心流程全程上網,基本實現了各執法部門在同一網絡平臺上共同執法。”與此同時,海關的電子商務和綜合物流服務平臺逐步開發完成,實現了由政務向商務、物流服務的延伸。
在青島,藥品醫療器械電子監管網已經建立并投入運行,有效實現了對藥械流通的實時監管,通過對藥械的生產、經營單位的資質和物流過程實施監管,大大提高了藥品監管部門的監管水平、監管能力和工作效率。該網還可以通過與全國其他監管信息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實現對進出青島市區的藥械物流的遠程監管,避免監管的斷層。
在物流信息標準、規范制定方面,原交通部在2006年、2007年兩年間連續頒布了《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發展規劃》、《關于加強交通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和《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標準建設方案(2007—2010年)》,明確了交通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的建設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以及建設重點計劃表,對促進交通信息資源開發、共享和利用起到了推動作用。
“相關物流標準的相繼制定和完善為信息技術大規模應用清除了障礙,也大大提升了公路運輸效率。”吳志惠說。
信息化整合進入新周期
“目前,我國物流業信息化正進入信息和資源整合周期。”戴定一如是認為,我國物流信息化在經過一段時期的基礎性研究和建設后,已經進入一個以整合為目標的新階段。在這個階段,信息技術的單點應用將會整合成一個體系,來追求整體效應,從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整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企業內部信息資源的整合。制造企業通過內部信息化整合,實現關鍵業務應用的技術優化。蘇寧建立了以財務為中心,將營銷、物流和采購統一起來的信息平臺,大大降低了成本。平臺建成后,蘇寧的庫存周轉率提高了60%,資金占用率下降了40%。
其次是供應鏈的整合。
2007年市場的競爭壓力迫使國內制造企業、分銷企業和物流企業在供應鏈上、下游加強合作,制造企業、流通企業的整合與優化進一步走向深入,整合的資源開始增多。國內最大的物流企業中遠物流建立起了信息數據交換平臺,完成了內部系統與外部系統的集成,實現與客戶精確、及時的信息共享。寶供物流將信息化系統拓展到供應鏈上下游,為上游廠商開發了采購、生產的物流管理模塊,同時將下游的分銷企業納入到供應鏈的一體化系統。企業還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術的增值能力為多個行業客戶量身定制了不同的物流信息化解決方案。
再就是綜合性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伴隨著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資源、市場和信息的整合推動了信息平臺的商業化投資和發展。傳統批發市場正在向現代電子交易中心轉變。鋼鐵、煤炭、糧食等大宗商品批發市場紛紛建起了網絡商務平臺。這些平臺融交易、金融、信息、物流等多種服務為一體,在開展網上電子交易的同時,也結合進了現貨交易和物流配送。
現代物流園建設步伐加快
2007年我國物流基地建設發展勢頭強勁,全國現已擁有各類型物流園區200多個。分散各地的物流園區之間也開始了信息化整合,通過網絡實現信息共享。許多地方更是列出專項資金支持園區內的物流企業進行信息化、標準化以及電子商務建設。很多物流基地在規劃時就把信息化設施建設列入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在此帶動下,一批經濟效益明顯的信息化物流基地已經涌現。在港口物流基地方面,深圳鹽田港(愛股,行情,資訊)等以港口為核心的物流基地將功能單一的傳統港口發展成為現代物流中心。在空港物流基地方面,北京空港物流園區、上海浦東港口物流園區等有效地對接國內物流和國際物流,成為物流國際化的重要樞紐。鐵運方面,雖然沒有物流基地的興建,但鐵道部在全國建立了18個集裝箱貨運中心,賦予了鐵路物流資源集聚的重要作用,有效實現了鐵路和其他運輸方式的無縫對接。公路物流方面,以傳化物流為代表的物流園區通過搭建網絡運營平臺,將物流企業的資源聚集起來,實現了公路運輸的集成化和信息化管理。
目前,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省區市應用了公路貨運配載系統,并逐步向物流信息平臺過渡,供應鏈管理系統和RFID(射頻識別)技術也開始成為交通運輸的重點。2008年現代物流業將越來越多地進入國內資本市場,完成以物流信息網絡平臺為支撐的現代倉儲業務、現代配送業務、現代貨物運輸業務的新興主導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