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口倉:天下漕運樞紐
2008-7-22 14: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背山面河的洛口村,如今交通十分不便,背后的山是道阻隔,面前的河也是道阻隔。只有山與河之間的一條小路,將村子與世界相連。閉塞的洛口村經濟也較落后,如今還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
其實洛口村距離現代交通主干線并不遠,隴海鐵路和連霍高速公路都在村后山上通過,甚至占用了村里的土地,但這兩條主干線高高在上,火車、汽車呼嘯而過,對這個小小的村莊不屑一顧。
在隋唐時代,洛口的交通位置卻不是這么尷尬,那時黃河不是阻隔,而是通途,隨著大運河橫空出世,洛口獲得了舉足輕重的交通樞紐地位。
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運河。有人說,大運河和長城,是中國人在大地上刻畫的兩條線,長城是一撇,運河是一捺,在中華大地上組成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字。全長2700余公里的大運河,將黃河、長江、淮河、錢塘江、海河五大水系連接成一個龐大無比的運輸網絡,對促進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而在大運河初具雛形之時,人們不經意地發現,洛口成了這個龐大水運網的中樞。
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不久,就下令建都洛陽,同時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起點,經洛河入黃河,然后分兩路開鑿,向南終點為余杭(今杭州),向北終點為涿州(今北京),如此一來,洛口就坐落在了大運河最為重要的三岔路口上。
在大運河開鑿的第二年,隋朝就開始在洛口興建糧倉。這個倉規模巨大,為當時天下第一,從今天洛口村到七里鋪村,十多里的范圍,共興建糧倉3000個,每個倉可容8000石糧食。這樣規模的糧倉,肯定不是為了供應當地消費,甚至也不是為百里之外的首都洛陽貯備的,因為洛陽附近另有回洛倉、河陽倉兩座大糧倉。顯然,大運河的設計者在三岔口擺上這么一座超級大糧倉,是要讓其作為調劑東西南北的物流中心。
洛口倉如一座大容量的水庫,各地的漕糧,通過龐大的水運網絡,如水流般在這里蓄積,使洛口成為天下矚目的所在。
隋代運河中樞洛陽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這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汴河懷古》。
隋煬帝名聲不好,但古往今來試圖對他進行重新評價的不乏其人,大都認為他雖然十分胡鬧,可也十分能干事兒。用時下的話說,他是那種雖腐敗卻能干事兒,干大事兒的官兒;比那些光腐敗不會干事兒,或者不腐敗也干不出啥名堂的官兒好太多了。而皮日休的這首詩,甚至將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績與大禹治水相提并論。
中國的主要河流都是自西向東,穿越崇山峻嶺,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大運河的開鑿,貫通了南北內陸交通,彌補了自然河流的不足,自開鑿后,大運河“船舶往來,商旅輻輳”,“舟行如梭,不舍晝夜”,成為連接大中國的生命線。從隋到清,1000多年的時間,歷朝歷代都把維護運河通航作為國家要務,這條人工河成為江山一統的重要保證。
中國開鑿運河的歷史,從春秋時代的吳王夫差就開始了。到隋朝時,全國重新歸于一統,當時,掌控天下財賦,保證首都人口和全國軍隊的糧食供應,是中央政府最為重要的事務,而這些事情,都需要仰仗漕運。不僅在隋朝,中國歷史上每一個大一統王朝,漕運都是關乎國計民生、關乎王朝生存的命脈,大運河的主要使命,就是漕運。
隋初,政府利用黃河、渭水等天然河流進行漕運,可是天然河道未經整治,很多地方沙多流淺、繞道迂曲、水位無常,經常造成漕運的阻塞停滯。隋文帝開皇四年(公元584),隋王朝就下令開鑿廣通渠,該渠自大興城(今西安市)西引渭水,東至潼關入黃河,全程三百余里,代替渭水進行漕運。開皇七年,由于平陳戰爭的需要,隋王朝又修鑿自山陽(今江蘇淮安)至江都(今揚州市)的山陽瀆,溝通淮河與長江。
公元605年,不安分而富有想象力的隋煬帝即位,不久下令遷都洛陽,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隋煬帝能在洛陽大展拳腳,與他老爹隋文帝打下的底子有極大的關系。隋文帝楊堅在位20多年,他勵精圖治,使隋朝迅速強大繁榮起來。面對天下初定、百廢待興的局面,隋文帝施展雄才大略,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國家政權穩固、社會安定、戶口銳長、耕地速增、積蓄充盈、文化發展、甲兵強銳。后人將他的治績稱為“開皇之治”。
有了老爹奠定的家底兒,隋煬帝即位后,一面大舉營建洛陽城,一面大手筆規劃大運河。他任用偉大的工程專家宇文愷,先開鑿通濟渠以打通黃河、淮河的聯系。這個工程以洛陽為起點,自洛陽西苑引谷、洛水,出洛陽城東流至偃師西入洛,經洛河入黃河,再由板渚(今滎陽汜水鎮東三十里)引黃河水東南流至盱眙縣(今江蘇盱眙縣)對岸入淮。這段運河在唐宋時改稱汴河,一直是南北交通的主要干道,在歷史上大大的有名。
三年后,為用兵遼東,隋煬帝下令開鑿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北達涿郡(今北京)。隨后,隋王朝又疏浚修整山陽瀆(改稱邗溝),開鑿自京口(今鎮江)至余杭(今杭州市)的江南河,以連接長江與錢塘江。這樣,在隋文帝的基礎上,隋煬帝用短短五六年時間,就完成了大運河的構建,形成西抵長安,北達涿郡,南至余杭,溝通黃河、長江、淮河、海河、錢塘江五大水系,覆蓋半個中國的水運交通網。
大運河完工后,首都洛陽成為全國交通的中樞,史書說,洛陽“溝通江、漢之漕,控引河、淇(指永濟渠)之運”。東西南北的國家物資,都是以洛陽作為樞紐完成調運的。如隋唐兩代多次用兵遼東,都是從洛陽調集糧食和軍用物資,通過永濟渠運送,一時間,運河上“舳艫相次千余里……填咽于道”。而洛陽的中樞作用,又是通過洛口倉這個物流中心實現的。
天下糧倉河南居多
洛口倉興建于大業二年(公元606年),也就是開鑿通濟渠的第二年。
在此之前,隋文帝已經在天下興建了諸多的糧倉,這些數量眾多的糧倉分為兩類,即官倉和義倉。義倉又稱社倉,設置于鄉間,其儲量由百姓捐納,饑荒年間用以賑濟災民。百姓和軍人均可捐出適當糧食,存入本地社倉由專人保管,國家規定有農戶捐糧的標準:上戶不過一石,中戶不過七斗,下戶不過四斗。社倉制度,形成一種有效的社會保障機制。官倉的設置,則主要是為了增加全國漕運的效率。原來全國各州都直接向首都輸送漕糧,效率低下,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隋文帝下令改為集中和分段運輸的辦法,在黃河沿岸設置一些大型糧倉,把關東各州的漕糧集中在倉內,然后利用黃河和廣通渠運往關中。
當時天下有四大官倉,都在黃河沿岸,即洛州(今洛陽)的河陽倉,陜州(今三門峽市西舊陜縣)的常平倉,華州(今陜西華陰)的廣通倉,衛州的黎陽倉(在今浚縣)。四大糧倉中,三個在今河南境內,可見當時河南在全國交通網絡中的地位。據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鄒逸麟先生研究,這三座大糧倉都興建于隋文帝開皇三年,在隋朝初年的漕運和財政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鄒逸麟先生認為,河陽倉在今偃師境內的邙山上,這里地勢高燥,適合修建糧倉,這個倉是為從洛口轉運糧食入洛陽城而設。黎陽倉是黃河之北唯一的大糧倉,其位置在今浚縣大?山麓。當時黎陽東臨黃河,是重要的黃河渡口,交通已稱便利,而后來開鑿的永濟渠也是從黎陽西邊經過,使黎陽倉的地位更為重要。隋唐時期,黃河之北各州征收的糧食,都先集中在這里,然后沿黃河或者永濟渠運往洛陽、長安;而當朝廷用兵東北之時,則先在這里儲備糧食,然后由此運往遼東。宋人張舜民曾寫道:“予嘗登大?,倉窖仍存,各容數十萬,遍布一山之上。”可見直到宋代,人們還可以感受到黎陽倉龐大的規模。
常平倉位于陜州(今三門峽市西舊陜縣)西南四里,這里地勢高平,所以又叫做太原倉。這個倉的設置,與三門峽砥柱天險有著密切關系。自洛陽以西至三門峽的那段黃河,在北岸中條山脈、南岸?山山脈的約束下,河身在峽谷之中穿行。在今三門峽地方,河道被屹立在河中心的兩個大石島分成三股,好似黃河中的三座大門,故稱為三門峽。黃河在這里不僅河道狹窄,水流湍急,而且暗礁密布,漩渦眾多,行船至此,稍有不慎,就有覆舟之災。為避開這段河流,隋唐時的漕糧或經黃河到孟津西北上岸,或經洛水到洛陽啟程,經?、函山路至三門峽之西,儲存在太原倉中,再經黃河、廣通渠運往長安。因為這樣的交通地位,常平倉自然十分重要,其倉城六里,規模龐大,也是“蓄巨萬之倉”。
隋唐兩代均定都于關中的長安,但均以洛陽為陪都,這種政治格局跟三門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三門之險,糧食不得不通過陸路運輸,而陸運耗費極大、效率又極低,如從洛陽到太原倉的陸運分八遞場,每場間隔四十里,每遞用車八百輛,即便這樣,八十萬石至一百萬石的租米,需時二月方能運畢。因三門峽造成的漕運瓶頸,洛陽與長安的物資儲備形成鮮明的對比,當時洛陽“帑藏積累,積年充實,淮海漕運,日夕流衍”,而長安“府庫及倉,庶事實缺,皆籍洛京傳輸”。
隋唐兩代,每逢關中地區有災情,常將中央政府遷往水運方便、“舟車所會”的洛陽去。而楊廣即位后,僅在長安待了三四個月,就決定營建東都洛陽,建成后即以東京為首都。武則天臨朝稱制后,改東都為神都,她在位二十年內,除兩年居于長安外,其余時間都在洛陽。中國歷史上干脆爽快、富有個性的兩個皇帝都選擇了洛陽,其中固然有政治原因,而交通的因素無疑也十分重要。
隋煬帝遷都洛陽并開鑿大運河后,天下交通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而因漕運需要而設的糧倉格局,也發生重大變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洛口倉的異軍突起。
天下第一糧倉應運而生
大運河完工后,隋王朝在沿線重要的節點設置了不少糧倉,主要用于中轉漕糧。大運河長2000多公里,由于各地自然條件不同,不同河段的流量、含沙量以及河床特點各不相同,不可能依靠同一艘船一次運到,需要轉換熟悉不同河段的船只和水工分段運輸。因此就需要在沿線節點興建糧倉,以方便轉運。如此一來,“節級轉運,水通則舟行,水淺則寓于倉以待,則舟無停留,而物不耗失”,運河與糧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漕運系統。
在大運河配套的眾多糧倉中,有兩個規模最大,它們就是洛口倉和回洛倉。回洛倉在洛陽城北七里,是首都洛陽的糧庫;洛口倉也叫興洛倉,位于洛河入黃河之口。在大運河新興的龐大水運網中,洛口恰好成為三岔口,頓時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洛口倉筑有倉城,周圍二十余里,“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置監官并鎮兵千人守衛”。全倉儲米約有二千四百萬石,是隋朝最大的一個糧倉,也成為大運河最大、最重要的物流中心。東南運來的漕米,很大部分都貯藏在這里,由此往西可運往洛陽、長安;而用兵東北時,又可由此運糧渡黃河,經永濟渠而運往東北。鄒逸麟先生認為:“洛口倉可以說既是東都洛陽的外圍糧倉,又是用兵東北的軍糧轉運站,在隋地位極為重要。”
洛口倉興建后,原本位居四大糧倉之一的河陽倉逐漸失去價值,在隋朝末年已被廢棄。
隋煬帝在洛口建天下第一糧倉,自然是由于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個選址后來出了大問題。在天下大亂之時,這個糧倉成為影響天下大局的關鍵所在。
這里曾經是洛河、黃河交匯之處,因大運河的興修,這一帶的交通位置曾經十分重要,隋王朝在這一帶興建了天下第一糧倉——洛口倉。
洛口村中這孔大窯據說是洛口倉城3000大倉之一,據介紹,此窯極深,從來沒有村民能走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