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進城賣菜:開農村流通領域改革先河
2008-7-3 16: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摘要] 上世紀80年代末山東壽光人“自產自銷”,闖京城賣蔬菜,這一模式被不斷復制,它突破了農村原有的農產品流通模式與商業形態,這是當時我國農副產品流通領域改革的一個創舉。隨著國家支持農民改革,開辟農副產品的綠色通道,“壽光”模式既為我國現代流通領域改革,也為農村的農業經濟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可貴的經驗。這也顯示,政府的政策支持與民間智慧之間的結晶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改革能否成功。
(中經評論·北京)從山東壽光到北京,農民運一車蔬菜要走上好幾天,辛苦自不待說,但農民們卻很高興。因為,他們要上京城去可掙城里人的錢。這是上世紀80年代末山東壽光人闖京城賣蔬菜的故事。
山東壽光是當時我國流通領域改革的一種另類現象:農民可以不經過原有的供銷社渠道(即原有的國有商業渠道),自產自銷,自己可以長途跋涉去賣菜。在我國流通領域改革過程中,農民的智慧有些出人意料。后來,國家打開了農副產品的綠色通道,也就是說,闖開了農民可以大膽進城賣菜之道。
農民自發改革推動我國農村流通領域改革
在上世紀80年代初,山東壽光的農民自發地組織起來,土法上馬,用土坯和玻璃蓋起了陽光大棚。他們要搞溫室蔬菜,期望一年四季都能種出新鮮蔬菜。1984年,17戶農民投資成立了“壽光蔬菜批發市場有限公司”,從種植到市場,開始了“自產自銷”一條龍的積極探索之路。
流通領域的研究專家認為,當時壽光農民提出要將自家種植的蔬菜賣向全國,這是我國農副產品流通領域內改革的一個創舉。
這些農民在產銷一條龍方面的改革創舉經驗,很快傳遍整個壽光地區。而且,當地的蔬菜批發市場的交易也成倍增長。當時,批發市場從僅提供買賣交易平臺開始,很快又建起了冷庫和倉儲系統。隨著參與交易的農戶不斷增多,信息管理和市場管理系統也日臻完善。當時,四面八方的人絡繹不絕地奔赴山東壽光學習取經,不久“壽光”模式被各地不斷復制。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在利用城市改造的同時,也辦起了像大鐘寺批發市場那樣的農副產品交易集散地。
如今的壽光,早已今非昔比。今年4月,山東壽光召開了第八屆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山東壽光也已從17位農民建大棚進城賣蔬菜,發展為一個國家級的蔬菜基地。從2000年開始,每年召開一屆這樣的博覽會,至今已經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30個省市區總計565萬人參展參會。如今,山東壽光已經成為我國蔬菜生產、科研基地、農副產品信息發布的現代物流港。
其實,我國流通領域的改革始于1979年,但改革初期起步的商業改革與農村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脫節的。當時,農村原有的流通領域主要是依靠供銷社系統,統購包銷農民們生產的農副產品。在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推開后,統購包銷的體制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在很長時間里,供銷社自身的改制并不能滿足農民土地承包后釋放的能量。同時,市場本身也教育了農民,要獲得相對高的利潤,必須自產自銷,不經過“二傳手”,農民當然對統購包銷越來越不買賬了。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供銷社改革如此艱難,說到底是在很大程度反映了農民市場意識的進一步覺醒。
農民進城賣菜:打破阻礙我國農業經濟產業化樊籬
雖然農民的自產自銷農副產品是改革的新生事物,但這樣的事情在過去往往被稱之為“資本主義的尾巴”,是要被割掉的。所以,它的成長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農民們運輸蔬菜的車遇上沿途收費關卡,最后的結果只能是他們“賠本賺吆喝”,賣一車菜的收益常常抵不過一路要上繳的費用。盡管如此,只要能賣出自己的產品,農民們還是天天闖京城,向城里運送自家或鄰里的蔬菜。
農民進城賣菜,也引起了方方面面的注意。有的地方政府開綠燈支持農民,也有的機構認準這是發財的捷徑,打起了蔬菜運輸車輛的主意。1993年,在一次全國省市領導參加的農村工作會議上,當時主管農業的中央領導當場將一篇題目為 “雁過拔毛何時休”的內部參考文章念給在場的各位參會人員聽。這份來自對北京大鐘寺市場的調查報告,記載了山東壽光和河北農民口述進京賣菜的種種遭遇,如他們沿途被強行收費的經歷。此事震動很大。
此后,一場懲治車匪路霸的戰役很快打響了,為農民京城賣菜的綠色通道工程也終于啟動了。那些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故事,一直延續到90年代。1994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禁止在公路上亂設站卡、亂收費、亂罰款的通知》,為農副產品流通保駕護航。三亂問題,一直伴隨著農民上路販運商品多次反彈,國務院在1998年又重申治理三亂,堅持要讓農民有一條放心的綠色通道能夠真正致富。
來之不易的綠色通道,為農民致富開啟了新的大門,農民把自己辛苦種下的新鮮蔬菜、干鮮果品送到城市交易,更催化了他們的市場意識。沿著綠色通道,他們開始了將農副產品面向全中國及五大洲的經營之路。
可以說,改革開放釋放出農民的智慧,他們從進城賣菜到進城建市場,從靠電話聯絡客戶到用互聯網下訂單,中國農民實現了從綠色通道到現代物流港的跨越。如今,政府支持和農民籌資相結合辦現代物流港已經不再是一個神話。
從某種意義上,打開綠色通道極大地沖擊了中國幾千年來小農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商業形態,那種小商小販小農經濟的運作方式與改革中的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已極不適應。從更深層面上來看,農民進城賣菜打破了阻礙我國農業經濟產業化的樊籬。
流通體制改革促進農民財富增長
誰會想到,山東壽光農民進城賣蔬菜,能賣出如此巨大的一個產業。如今,日本和韓國在我國山東和東北都有蔬菜的種植基地,并自產自銷到海外上市,這多少也沾了點中國農民買菜經的光。壽光農民的改革創意,也給我國現代流通體制改革提供了經驗和路徑。
我國流通體制改革始上世紀于70年代末期,且主要是從城市開始的,并逐步放開各類商品按市場規律流通。年紀稍大一些的人都不會忘記“二兩花生、半斤油”的生活。當時,放開商品經營渠道的目標其實很單純,就是要讓百姓吃到更加豐富的農副產品,能隨意購買到食用油。
改革與百姓的日常生活關系實在太密切。當壽光農民的蔬菜銷售到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時,城里的人喜出望外。因為,他們更期望能一年四季吃到綠色蔬菜。假如完全依照舊體制改造,這一愿望在短期內很難實現。
從農民自產自銷起步發展而來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正好順應了當時變化中的百姓生活。1993年,北京大鐘寺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對60位菜農的調查顯示,自產自銷戶占到了50%,其中采取幾家合作形式出售自產菜占自產自銷戶的40%。也就是說,當時農民合作運輸農副產品的形式已經出現。當時,山東壽光縣十幾萬農戶生產的蔬菜中,70%以上都是自己送入市場出售的。
雖然,農民自產自銷之路很艱難,但壽光送往北京和上海等打城市的蔬菜源源不斷,壽光的經驗也向全國不斷推廣。始于1979年的農產品流通改革,在當時最大的突破點正是這些農民賣菜賣出的經驗。
在流通領域改革中,給農民致富創造條件,國家逐步放開了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以多種方式組織起來進入流通領域,發展多渠道經營。國家多次治理三亂,都是為農民進入流通領域掃清障礙。在流通體制改革中,國家為農民開設的綠色通道逐步遍及了海南、浙江、四川、貴州和新疆等地。國家在進入21世紀之后大力發展公路網絡,為農副產品進入流通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們記憶很深,曾連續多年,中央“一號文件”內容都有涉及農業和農村問題,足以看到中國解決農民問題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建立現代農副產品物流系統也被納入了解決三農問題的目標中。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副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的流通量很大,如果僅僅依靠農民的自產自銷,不僅成本高,對于偏遠山區的農民也很不現實。因此,建立現代農副產品物流港,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成為我國投資的重點。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978年由我國農林牧漁構成的第一產業總值為1018.4億元,2005年為23070.4億元(增長了22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提供的數據,1978年時農產品物流總值為527億元,2006年為13456億元(增長了24倍)。全國各地農副產品物流港的建設,已經成為近幾年的投資熱點。
如今,我們對綠色通道并不陌生,各種各樣的綠色通道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隨處可見。但是在十幾年前,綠色通道出現在流通領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情,它預示流通領域改革,承認農民可以直接進入交易,農民在現代市場中所占份額不斷增加得以實現并有了保證。
很多時候,人們在評價改革成績時,很容易陷入精英出思路的前提假象。按照蔬菜綠色通道的現身說法,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民間智慧的結晶,就像農民賣菜的智慧為現代物流開道一樣。在這里,政策的最大作用,保護好了那些來自民間的優秀創意和改革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