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現代化邁進的軍事物流
2008-8-1 11:3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柴鳳偉
■編者按
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了建軍81周年紀念日,我們向子弟兵致以節日的親切祝賀。
經過81年的光輝歷程,我軍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尤其是以三軍聯勤保障機制為主的軍事物流取得了重大進展,并在今年發生的汶川地震 (建國以來的最大地震)的大救援中獲得高效、神勇的贊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深刻揭示了后勤保障在軍隊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隨著我軍軍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軍隊后勤在保障體制、保障方式和政策制度等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供應保障水平顯著提高,綜合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有力地保障了軍隊建設和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需要。尤其在今年的抗震救災過程中,聯勤保障機制改革取得的豐碩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現。
聯勤保障成效大
據了解,新中國建國以來,我軍后勤一直實行總后勤部領導下的陸、海、空三軍分別垂直供應的體制,重復建設比較突出;后勤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有些保障舍近求遠,給部隊帶來許多不便。大力推進保障體制一體化成為后勤改革的重點。
1998年,中央軍委決定對軍隊后勤保障體制實行重大改革,建立區域保障與建制保障相結合、統供與分供相結合的三軍聯勤保障體制。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各大戰區的后勤部改為聯勤部。
有專家指出,以軍區為基礎、統分結合的聯勤體制,這是我軍后勤保障體制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這種體制既能夠滿足諸軍兵種部隊的共性要求,又能照顧軍兵種的特殊性。
2003年6月,中央軍委確定在濟南軍區 (戰區)進行大聯勤改革試點。聯勤機關按規定比例配備軍兵種干部,實現了三軍合編,增強了組織一體化保障的能力;將戰區內總部和軍兵種的6類16個實體移交聯勤系統,實現了統管共用,優化了保障資源配置,增強了聯勤綜合支援保障能力:戰區內三軍部隊的供應保障由聯勤系統統一組織,實現了通專一體,減少了供應保障渠道和環節。濟南軍區的大聯勤運行標志著我軍后勤改革向三軍后勤一體化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2007年,中央軍委決定從2007年起在濟南軍區正式實行大聯勤體制,進一步推進了大聯勤改革向縱深發展。
抗震救災顯威力
聯勤保障機制改革的巨大優勢,在今年汶川的抗震救災中得以充分顯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驟然發生,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派出13萬余名官兵,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災。截至7月18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安全轉移受災群眾140多萬人,搶修維護道路1.48余萬公里,搭建活動板房22萬多間,運送各類救災物資136萬余噸。
這一個個數字不僅體現出三軍將士對災區人民的深情厚意,而且也得益于聯勤保障的及時有力。
據了解,地震剛剛發生,總后勤部就立即啟動應急指揮機制,并向全軍后勤部隊下發動員指示,確定了“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全力以赴、高效快速”的后勤保障原則要求,同時向災區派出抗震救災前線協調組,指揮后勤保障的現場統籌與協調。
軍交運輸,是聯勤保障快速行動的命脈。在震后不到兩小時,我軍聯勤指揮機關迅速啟動軍交保障應急預案,調集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戰時運輸保障力量,構筑起立體通道,服務于三軍部隊,以前所未有的保障速度,展開了一場利用多種投送方式的大運輸。
在食品告急、藥品告急、血漿告急的緊急關頭,我軍聯勤軍交運輸保障系統連續奮戰,將食品、藥品、帳篷、發電機組等大量救災物資,源源不斷運達災區……
不僅如此,在時間緊、數量大、種類多、地域廣、戰線長的情況下如何既充分保障10多萬人的衣、食、住、行問題,又不浪費有限的資源也引起我軍聯勤保障部門的高度重視。他們千方百計實現精確保障,力爭用最小的保障資源滿足最大的保障需求。比如,經過計算,一座軍用供水站每小時可生產4噸純凈水和5噸生活用水,按每人日需純凈水3升、生活用水30升計算,可保障2萬名官兵飲用水和4000名官兵生活用水。據此,后勤保障部門將12個供水站科學統籌調配在各主要救災區域,使救災用水得到了集約保障、充足供應。
此外,抗震救災中還涌現出了許多融合式保障新模式,如自我保障與支援保障相結合、建制保障與區域保障相結合、軍隊保障與地方保障相結合等。
這一件件事實證明,我軍近年來著力構建的三軍聯勤保障機制已經初步具備了快捷、高效的應急保障能力,保障能力經受住了考驗,保障效益實現大幅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