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流通行業如何適應五大變化
2008-8-9 10: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搞好農機流通是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撐。”中國農機流通協會會長崔本中日前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農機流通在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著。振興現代農機流通是一個大的、系統的綜合工程。
7月30日,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舉辦的“中國農機流通發展戰略研究暨現代營銷方式與經營管理經驗交流座談會”在江蘇常州舉行。120多名行業領導、專家及生產、流通企業、有形市場代表就當前我國農機流通行業的現狀及發展戰略走向進行了探討并建言獻策。
行業發展呈現五大趨勢
作為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機流通是連接農機生產與農民用戶的橋梁和紐帶,也是我國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在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農機流通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業部農機化管理司巡視員馬世青認為,其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流通格局的變化。一大批民營農機流通企業迅速成長,基本形成了以民營農機營銷企業為主體,農機有形市場以及農機生產企業銷售部門組成的多元化的農機流通格局。
二是流通方式的變化。傳統經營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逐步引入了現代流通方式,基本實行了代理制,流通業態更加多元化,特別是農機有形市場發展迅速,如農機超市、農機大市場等,為農機流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運行機制的變化。初步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機制。不管是改制、重組還是新興的企業,大部分企業在包括用人、分配和產權制度上基本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引入了新型營銷管理模式,逐步開始進入良性循環。
四是產銷關系的變化。經過市場經濟的洗禮,生產與流通已基本形成了唇齒相依、相輔相成的關系,流通服務生產、流通促進生產、流通指導生產的功能正在逐步顯現。
五是服務方式的變化。無論是生產還是流通企業,現在都能緊緊圍繞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以服務“三農”為中心,緊緊貼近市場、適應市場、服務并駕馭市場,努力為廣大農村、農民提供先進、適用、可靠的農機產品。
三大問題困擾行業發展
有關專家認為,農機流通作為農機化體系中非常薄弱的一環,目前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并存在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是從農機流通企業自身看,“小、散、亂、弱、缺”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目前普遍存在:經營規模小、經濟效益差;經營設施簡陋,基礎設施薄弱,抗風險能力弱;組織化程度低,缺乏規模化的農機流通企業;惡性競爭嚴重,市場秩序混亂;農機實用人才缺乏,特別是各種急需的農機營銷、維修等中高級管理專門人才嚴重缺乏。
000
二是從農機流通發展環境看,農機流通行業多年來缺乏必要的宏觀調控、指導與支持,發展后勁嚴重不足。
宏觀上缺乏對農機流通行業統籌協調的體制和機制。由于歷史上多次政府機構改革,造成目前我國的農機流通行業管理在體制上沒有完全納入我國農機化服務體系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中。
農機流通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滯后,導致目前農機市場準入管理不到位、交易行為不規范、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沒有售后服務能力、沒有一定經營場所和必要資金條件的企業與個人,可以隨便開公司經營農機,使農民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護。
國家財稅政策對農機流通環節中“公益性”、“基礎性”建設項目的支持幾乎沒有。雖然近幾年國家對“三農”以及農業機械化事業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但是由于管理體制問題,國家對農機流通環節的支持卻幾乎等于零。
與此同時,農機流通企業還普遍存在融資難等問題。由于農機流通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信用評估困難,各金融機構的現行金融服務模式難以為農機流通企業發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三是從農機流通的功能和作用看,我國的農機流通在促進生產、引導消費、服務用戶,特別是通過流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得還遠遠不夠。
多方聯動共促行業發展
農機流通企業如何樹立資信,取得生產企業的信任,進入生產企業的營銷網絡,獲得更好地發展?崔本中認為,流通企業應與生產企業建立捆綁式的合作關系。打造流通企業的大型集團,把生產企業、科研機構、流通企業、農機市場聯合起來。流通企業需要十分重視自身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流通行業的數量和結構不能適應農機行業的發展,也不能適應購機補貼力度加大的形勢。”作為生產企業,上海紐荷蘭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沈銓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農機流通應該考慮實行規范經營、規模化經營。部分政策可在有條件的省份和地區率先試行,補貼政策實施后,使得網點布局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省際之間可以考慮跨省聯合,以強帶弱;農機流通普遍缺乏人才市場、資本市場等,尤其應考慮建立產權交易市場,使得相關的新技術通過該市場實現產業化。
農機連鎖經營作為我國農機流通領域一種新型的營運方式,在改變農機流通行業“小散亂弱”的行業格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對農機連鎖企業統一規劃的滯后,農機連鎖經營的進一步發展形勢嚴峻。條塊分割的行政管理體制使連鎖企業跨區域經營舉步維艱;缺乏政策配套,流通企業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嚴重滯后,從而制約連鎖企業的規模化發展。
000
作為流通企業中連鎖經營的推崇者,四川吉峰農機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新明建議,要落實國家相關優惠政策,扶優扶強骨干農機流通企業,推進農機連鎖經營跨省(市、區)經營試點工程,迅速形成一批區域性龍頭企業,從而影響并帶動全國農機流通行業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續發展。
出臺全國性農機購置補貼供應商管理辦法,切實化解行業風險,扭轉主流企業被邊緣化的趨勢,提高準入門檻,尤其要明確省級總代理、省內區域總代理的資質條件。王新明希望行業內開展打擊商業投機和不正當競爭活動。他還希望突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過程中的難點環節,如對補貼資金結算周期作出明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著力扭轉農機流通企業的資金運營效率和效益日益下降的局面。此外,鼓勵農機流通企業參與農機有形市場建設,將農機連鎖龍頭配送中心建設用地納入國家工業用地標準管理,推進農機物流現代化。
江蘇省農機局副局長沈廣樹透露,目前江蘇正在試點推行流通企業承諾制,即企業在銷售農機之前簽訂承諾書,保證產品質量沒有問題。“承諾制將對流通企業起到約束作用”。凡是簽訂承諾制的企業,一旦產品出現問題,將受到嚴重處罰。
馬世青認為,不斷提高農機服務質量也是農機流通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企業要重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企業內部、外部兩種力量,農機流通協會在促進農機流通發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農機流通戰略研究是遠見卓識的體現,能夠促進農機化事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