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軍和他的物流車隊
2008-9-9 12:5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王文良
翻開遼寧省物流協會的通訊錄,農民物流企業家姜軍的名字赫然映入我的眼簾。記者于是赴北鎮市廣寧鄉,采訪了姜軍,聽他講述了他與物流車隊的故事。
盛夏,正是瓜果蔬菜銷售的旺季。在縱橫交錯的鄉間公路上,姜軍駕駛著貨車穿梭其間,清新的空氣相伴著田園風光撲面而來,他感覺很愜意。這十多年,姜軍已經習慣這樣跑運輸的生活,盡管現在事業有成,有了董事長和總經理這樣的頭銜,姜軍依然是農民本色,憨厚和樸實的性格絲毫沒變。
今年42歲的姜軍是北鎮市廣寧鄉八家子村農民,從1996年養車組建貨運車隊到今天發展成企業集團,他的心里一直裝著鄉親們的事兒,啥時候豆角采摘了、啥時候葡萄下架了、收成咋樣、價錢高低……與此同時,姜軍還得想著另外一些事,各地市場行情、道路狀況,越干越覺得這里邊學問大,遠不像原來想的倒騰蔬菜跑運輸那么簡單,后來知道了,他干的這活兒用時髦的話來說叫“物流”。
1996年,剛剛30歲的姜軍組建了福興貨運車隊。當時的貨運車隊,對外名氣很大,可實際上就是姜軍的叔叔、兄弟等親屬組建起來的家族式車隊,經營上各自為政、單車作戰,管理基本談不上,而且信息閉塞。說是車隊,其實有名無實,大家照樣各自拉貨掙錢。
面對車隊的狀況,姜軍很是憂慮,那段時間他經常徹夜難眠。為了車隊的發展,姜軍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拜師學藝,他幾乎每天到交通運管部門請教,還經常到外地運輸企業考察,買了很多關于運輸管理的書籍。姜軍把學到的東西一點一滴應用到車隊的日常管理中,完善規章制度,健全崗位責任,漸漸地走出了家族式的經營,邁上了物流運輸集約化經營之路。
北鎮市農業基礎較好,蔬菜、水果、蛋禽等農副產品在全國久負盛名。2004年秋季,露天豆角成熟了,看著果實累累的豆角架,豐收的農民喜笑顏開。但這種喜悅,沒過幾天就被沖淡了。原來,每年早早等上門的東北客商一個也沒來,眼看著豆角一天天變老,一天天變黃,菜農們急得團團轉。姜軍的物流配送中心了解到情況后,通過互聯網和全國各地聯系,僅半天時間,就聯系了深圳、武漢、杭州等地的幾大批發市場,訂好價格后,姜軍組織菜農采摘,調配充足運力,而且運費減半。就這樣,眼瞅著要爛在地里的豆角變成了鈔票,每戶農民增收3000多元。
每年的3月至7月,正是北鎮大棚蔬菜上市的旺季,這時也是物流運輸最繁忙、最賺錢的黃金季節。姜軍安排專人和全國各地的蔬菜批發市場聯系,一旦價格合適就全力組織運輸,保證菜農生產的蔬菜不積壓,賣上好價錢。2006年3月4日,一場特大雪災給北鎮菜農帶來了巨大損失。由于大雪封路,菜農生產的蔬菜無法外運,每公斤7、8元錢的蔬菜幾乎一文不值。姜軍連夜在車隊里挑選了車況優良的貨車和駕駛技術精湛的司機,承擔雪天運輸的任務,輾轉將新鮮蔬菜運到沈陽、長春等城市,幫助菜農把損失降到了最低。
2006年,姜軍投資500萬元規劃建設了蔬菜、水果等批發市場,為廣大農民的農副產品銷售提供了方便,同時為2000多農民提供了商飲服修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