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寵兒”變“棄兒”
2009-4-14 23: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隋秀勇
近日,有媒體報道耐克關閉了旗下惟一擁有的鞋類生產設施江辦太倉工廠。無獨有偶,不久前,在上海灘苦心經營的英特爾浦東工廠或將在2009年底或2010年第一季度徹底關門,而西遷至成本相對較低的山東蓉城。
追溯一下耐克在亞洲地區的建廠軌道,就不難發現,生產成本一直就是耐克選址建廠最重要的考量指標之一。耐克在成立初期,借助日本的成熟生產經驗,在日本建立了第一條生產線。隨后的幾年,日元持續升值,人力成本高漲,使得日本制造成本愈來愈高。耐克在1975年將日本生產線轉移至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的韓國與中國臺灣地區。1980年,又將主要生產線搬到中國的福建和廣東。有分析人士指出,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將極為有可能成為耐克的下一站。
東部沿海地區在過去十幾年里,一直是外國投資者眼中的寵兒。但伴隨著東部經濟發展,用工、稅收、物流等因素導致企業成本日益高漲。此外,在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幾十年,對物流等服務產業與制造業的聯動作用重視不足,也造成制造企業成本一時難以下降。東部的比較優勢被弱化,原來投資者眼中的 “寵兒”開始變 “棄兒”。
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本土企業,將目光投向了人力和資源成本更加低廉的中西部地區,產業轉移的大幕已經拉開。但我們要看到,人力和資源等價格成本不是這些中外先進制造企業關注的全部。生產企業還應關注當地是否有完善的物流產業和基礎設施保障供應鏈高效運作,保證整體供應鏈成本的降低。
在新近出臺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我們也看到國家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也是希望以此增加區域投資優勢,為先進制造業營造一個優越的市場環境。因此,東部地區要借此東風,強化物流服務,留住先進制造業轉戰的步伐。
同時,中西部地區在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過程中,也要以東部為前車之鑒,不能僅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和資源換一時發展。應站在打造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高度,通過發展交通、物流等服務業,提高產業的配套能力,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