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 物流助推器
2009-8-14 13: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經濟的大轉型時刻,從外向型轉到內需,從廠家的過剩產品到分散的消費者需求之間,誰在搭建這一巨大的橋梁?物流行業顯然是支撐中國制造的一個幕后英雄。然而,在今天,物流似乎還能夠扮演更重頭的角色。
物流業三分天下
作為“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唯一一個也是最后一個入選的服務業,物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瞄準細分市場、電子商務等新趨勢的專業化民營公司機會或許更大。
中國的現代物流業直至上世紀 90 年代后半期才初步形成。一些大型工業企業開始重視現代物流技術的應用,以訂單為中心改造傳統業務流程,商業企業開始發展連鎖經營、統一配送和電子商務,專業化物流企業則通過整合逐步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轉型和發展。
隨著2005年底中國物流業的全面開放,2006年外資物流企業大舉進軍中國,幾年的發展間,如今的物流市場已然三分天下。
一是規模化的民營物流企業。主要集中在快遞、零擔、綜合物流等領域。較為典型的如順豐、宅急送、寶供物流,以及已經被跨國快遞和郵政服務巨頭TNT收購的華宇物流、佳宇物流等。此類企業運作機制相對靈活,具備一定的網絡、管理、信息手段以及客戶資源的優勢。
但在發展中卻受制于資金、政府相關政策的影響,影響了其規模的進一步拓展及服務水平的提升,整體的國際競爭實力尚待提高。
二是大型國有物流企業。主要集中在綜合物流、快遞領域。中遠物流、招商局物流、中國郵政(EMS)等。此類企業具有相對堅實的發展基礎,依托國有企業的背景,使其在網絡擴展、資金融通、客戶資源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但由于其內部運行機制不靈活,現代管理制度仍相對欠缺,其整體競爭實力仍較為薄弱,且數量相對有限,難以成為中國物流行業的主導。
三是規模化的外資物流企業,如四大外資快遞—聯邦快遞(FedEx)、敦豪(DHL)、UPS(美國聯合包裹運輸公司)、TNT。
聯邦快遞(FedEx)等跨國物流企業,依托長期的積累以及現代化的管理和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跨國物流企業具有較強的規模化、網絡化、集約化和國際化運作的優勢。
在三者的競爭當中,外資物流公司負責的是外資企業,國有物流公司服務的對象是國有企業,而民營公司則面向民企。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之下,國企受影響不大,外資資金雄厚,而民企相對前兩者就處于劣勢,在將來形勢將更為嚴峻。
從整個產業鏈分解上說,三大勢力也是各有地盤,各有千秋。
在物流行業內,傳統的商業模式是由廠家總倉再到分倉,再到批發商,再到店鋪和消費者個人,期間經過五至六道的物流渠道。這其中,做倉儲服務的也狹義叫做物流公司,比如最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寶供物流、南方物流、百世物流等等。
再一塊就是不做倉儲,只做運輸。把廠家的貨運到總倉,再運到分倉,再分倉運到批發商,搞干線運輸。這里邊分幾個代表:目前公路運輸做得比較好的,以天地華宇(原華宇物流)、德邦物流為首;鐵路運輸做的比較好的是寶供物流、中鐵快運等;還有就是以大田物流為首的做空運,也就是“用飛機搬倉庫”。
三是做末端派送,通俗也叫“最后一公里”。這個就是快遞公司。快遞行業里的民營企業居多。以順豐、申通、圓通、宅急送為代表。
電子商務“網上購物”拉動快遞業異軍突起,由此帶動的包裹快遞量約5億件。電子商務型快遞,正以每年60%的速度高速增長。
有數據表明:全國從事快遞物流配送的人員已經達到60萬左右。未來十年內,高速增長的快遞業還將吸納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從事快遞業的人員將增加到300萬。
國內著名資本運作專家、頤和資本總裁王吉舟說,資本對進入物流行業目前還持有謹慎的態度。由于典型的“過度市場化”,物流行業現在還難形成行業聯盟,建立物流信用體系。惡性競爭,利潤低等因素,是整個行業處于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特質。“這也讓資本很難選擇出最終能夠勝出,走向國際化的一兩家究竟是誰。”
物流行業新趨勢
1.電子商務伴生的奇跡
電子商務的繁榮,也帶動了電子商務物流市場的大發展。據了解,電子商務物流已經成為了大多數物流企業的核心業務,大多占據了其六成以上的銷售額。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梁春曉認為,從2004年到2007年三年時間,淘寶網上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創富奇跡。從起初的個體經營到公司化經營,再到個性化經營,網商群體更在裂變為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梁春曉稱,“網商群體的擴張又催生了服務于網商需求的網商,網店裝修服務、網店營銷推廣服務、客服外包服務以及各種軟件提供商形成了大量服務于網商的網商。”
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會長朱光前指出,由于商品屬性的特殊,木材與木制品的標準化、電子商務程度遠遠不如其他流通行業。相比之下,國內有數十家從事鋼鐵、石油、化工、塑料、糧食等大宗原材料商品的電子交易市場。
他認為,中國的木材流通業經過60年發展,已經成為上萬億木業規模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形成了區域覆蓋廣,交易品種多,流通渠道長,聯系國際市場緊密的產業格局。“但是,隨著中國木材流通產業的發展,原有的區域性實體交易市場和傳統木材交易模式越來越顯露出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中間環節多,交易成本高;現金交易,資金回籠慢、風險高;分散經營,無法形成合理的價格機制,更無國際定價權。”
目前,中通恒基、奇峰國際等兩家木材流通行業里的領軍企業已經建立電子交易市場,探索木材物流業與電子商務接軌。
梁春曉認為,目前正在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的體系當中,原來所理解傳統物流的商業主體、商品的屬性,原來所理解的交易規則都在發生變化。而物流業只有順應這種變化才有出路。
王吉舟稱,電子商務化、信息化、對物流行業的改變,意義還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新的工具衍生。而是能通過電子信息化聯網,建立整個行業的信用標準和市場自律。
2.到農村去
此外,農村市場也正在成為物流企業關注的新焦點,并成為物流企業下一輪競爭的新戰場。
長期以來,由于地域分散、消費零散,物流配送費用相對高昂,經營鄉鎮市場的一個很大難題是物流配送體系所面臨的巨大成本挑戰。
隨著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逐步落實,“千鄉萬村”計劃和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太陽能下鄉等系列具體舉措的支持,不少生產企業很快認識到,在城市消費不斷飽和的情況下,農村市場已經成為了消化中國巨大產能的蓄水池,于是紛紛加大了對于農村市場的投入,吹響了進入農村市場的號角。
大量生產者和商品的涌入,迎來的必定是物流行業的繁榮。一些有前瞻的物流企業也開始加大在農村市場的投入,紛紛開始大規模布局設點。只不過,與城市市場以小件市場為主的現狀不同,承載了更多商品流通功能的農村市場的物流更多以大件物流為主。
除了因農民的購買需求而生的物流市場,農民本身也有著對物流的強大需求。如今的農村市場早已經擺脫了過去一窮二白的現狀,蔬菜、水果、肉禽以及當地特產的大規模化種、養殖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不過,相對于生產過程,商品的流通更讓農民寢食難安。根據調查顯示,中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的損失率在25%~30%,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則控制在5%以下。中國每年有3.7萬噸蔬菜、水果在運送路上腐爛,如此之多的農產品[11.25 0.18%]足可以供養2億人的生活。
如何能夠讓生鮮蔬菜、水果、肉禽以及當地特產迅速、便捷的運出農村市場,已經成為了擺在物流企業面前的一大難題。當然,這也是有健全網絡和相關技術,又立志于農村市場的物流企業的機遇所在。
3.市場細分的勝利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物流行業正在擺脫過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模式,逐步走向細分化的道路。
目前,物流企業已經細分化成為了物流、倉儲、快遞、小件包裹等不同小行業。不少企業的經營范圍甚至還在更小的一個細分市場取得了成功,順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作為一家專業快遞公司,順豐把自己的業務經營范圍僅限于更為輕便的信件快遞服務,而且并不像別的快遞公司那樣兼做代收(以及到付)貨款和貴重物品快遞。而正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市場,順豐卻取得了極大成功。根據相關資料統計,順豐快遞的文件與包裹的比例為6:4(內地件占50%、香港件占50%)。相比較于宅急送、大通、大田等國內快遞,順豐的文件占比最大。可別小看了小小的文件包裹市場,目前順豐的營收已經將近40億元人民幣。更讓業內人士眼紅的是,在物流業利率不斷攤薄的今天,順豐的利潤居然還能達到20%。
這就是市場細分的勝利。目前,各個細分領域的“順豐”并不罕見,如有專門做航空物流的,有專門做行業物流的,如IT細分市場的奧洋順昌。其目前已經成為長三角地區專門為IT產品制造商提供金屬材料的倉儲、分揀、套裁、包裝、配送等供應鏈服務的細分市場領域最大的物流公司。按照星晨急便老總陳平的說法,“差異化實際上就是把我們目前的蛋糕再細分成一層、兩層、三層,最后找到適合自己的這一層把它做精做細,你就等于在這個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你的企業內部的管理和競爭力就可以提高,就能夠生存。”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讓很多外資物流公司訂單大面積減少,如今他們也加快了對中國國內市場的開拓,對原先并不在意的中小企業市場也展開了爭奪。
2009年2月,聯邦快遞位于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全新亞太區轉運中心開始投入運營。由于亞太區轉運中心擁有自己的機坪控制塔,聯邦快遞也成為首家在中國擁有自己機坪控制塔的國際航空快遞貨運公司。據介紹,該轉運中心每小時最高可分揀3.5萬件包裹和文件。
在今年,本土企業與外資快遞巨頭爭奪的焦點將從一線城市逐漸向二線城市滲透。2009年6月,聯邦快遞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的客戶服務中心擴容升級后也正式啟用。而UPS也在中國開展了類似的業務。
聯邦快遞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稱,聯邦快遞未來的策略重點包括繼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網絡覆蓋。“我們將把服務網絡拓展至更多二三線城市,同時加快推廣國內限時服務。”
而作為物流行業的上游倉儲行業也被外資勢力包圍。在規劃中,有物流園區建設這一項目,所以很多企業都開始紛紛去搶地,原先做物流園區的主要是外資和國企居多,現在形勢將會出現更大的變化,外資的優勢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