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日本物流發展及其啟示
2010-11-5 14: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日益更新,是當代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和特點。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既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產物,又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因素。現代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是全球信息化速度最快的產業部門之一,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物流業相對來說發展比較滯后,吸收和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物流發展的經驗,這是我國物流發展的必由之路。
-
一、日本物流業的特點
在日本,從事物流服務的有150萬人,每50人中有一名是做物流服務的。物流在日本的廣泛由此可見。日本的物流管理,已經形成了適合其國情的現代化流通體系。其主要特點是:
1.運輸系統現代化。日本政府十分重視交通運輸業的現代化建設,僅1958-1968年10年間,交通運輸的投資就增長了27.8%,并實現了運輸裝備的現代化。公路貨運量由1960年的14.9% 上升到1984年的46.2%,汽車運輸的優勢在日本物流中十分突出。
2.倉儲系統現代化。日本倉儲一直作為物流的中心環節,被列為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日本建有大型倉儲群,擔負著物流中心的任務;另外還建有一批小型倉庫。這些倉庫的建設為日本物流業增添了新的活力,叉車、托盤更是朝標準化、系列化方向發展。
3.裝卸搬運系統現代化。日本物流過程中,裝卸搬運形成了一個有機系統,其裝卸物多數采用叉車,或用鏈條輸送機傳送。托盤小車的采用,加速了物流的速度。
4.包裝標準化。日本政府曾頒布了《工業生產包裝標準》,大多數包裝都有統一編號,才能夠條碼識別物。包裝技術或產品包裝手段都實現了高度現代化。
5.信息處理現代化。日本的各個物流中心完全使用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它是實現信息處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計算機總控室設有總機,與各工廠、商店、批發商社、用戶以及物流中心的各個分機系統都連成了網絡,形成自動處理與傳輸的信息系統。
二、日本物流業的發展經驗
1.重視物流業的學習和研究。美國是最早提出物流管理的國家,是世界上物流業最發達的國家。50年代中期的日本,在經濟恢復過程中,十分重視學習美國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他們在考察美國工廠的運輸情況,如搬運設備、搬運方法、庫存物資的堆垛方式與廠內運輸有關的工廠總體布局和搬運技術的狀況之后,正式引進了“物流”這一概念。在日本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持和物流需求的推動下,物流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加之他們非常重視物流的研究與組織管理,從而在進入 70年代后,日本在物流技術和管理的探索上,開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日本物流業除了積極向他人學習借鑒之外,還非常重視自身的科學研究。他們成立了物流研究所、物流學會等機構,組織各方面專家、學者和物流工作者,對共同關心的物流問題進行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研究。為了提高全社會的物流意識,他們召開全國乃至國際會議,即積極提高物流業的戰略地位,又提高物流科學研究和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日本重視物流科學研究還體現在肯花大力氣培養物流管理人才上。除了在有關的大專院校設有物流課程,培養高級物流管理人才外,還有群眾學術團體為社會培養一般的專業技術人才。如日本物流管理學會和日本物資流通協會,分別舉辦定期的物流大型講座,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物流管理人才。
2.物流業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日本物流業發展無論是在規劃布局、硬件設施,還是在軟件開發、規范管理等各方面都是緊緊圍繞著社會需求展開的,有的甚至超前一步,有力地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
日本政府推進物流發展主要是積極加快建立物流基地:首先,由政府牽頭確定市政規劃,在城市的市郊結合部、內環線之外(或城市之間的主要干道附近-
)選擇合適的地塊作為建設物流基地的選址。其次,將基地內的地塊分別以生地的價格出售給各個不同類型的物流行業協會,協會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內部會員中招募資金,用來購買土地和建造物流設施,同時成立專業公司來負責此項工作。協會成員的出資額可多可少,不足部分政府還可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再次,政府對已確定的物流基地積極加快交通設施的配套發展,在促進物流企業發展的同時,促使物流基地的地價升值,使投資者能得到回報。最后,各個協會的專業公司則根據當前本行業的實際需求在物流基地內統一規劃建設物流設施,建成后由專業公司負責管理。協會中出資的會員都可以按照自己業務的大小相專業公司承租物資設施,并可享受相同的優惠價格。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協會中投資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協會成員之間的相互競爭,使物流設施得到充分利用。
3.重視物流業信息化。為提高物流效率,適應流通產業發展的新要求,日本政府非常重視物流產業的信息化。據 1988年的日本政府頒布的《運輸白皮書》報告,80%的運輸業者已經各種程度利用了計算機,特別是路線卡車的使用率達到了91%,航空運輸業達到了 91%,外航海運業為85%,倉庫業77%,路線卡車貨運業的聯網率達到了63%,以其他公司的聯網率帶到了50%,倉庫業的聯網率也超過了50%。
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物流業信息化程度已經很高。隨著世界性的信息化浪潮的興起,20世紀80年代后,流通業務將準時生產制引入商品流通中,生產者和銷售者采用準時制生產、準時流通的運營方式,加快了物流業信息化的步伐。通過信息化,物流企業在出入貨統計與驗證、庫存管理聯網、配送信息管理、載貨明細表編制、貨物追蹤情報、運輸車輛管理等方面實現了自動化和效率化。
三、日本物流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1.轉變觀念,學習國際慣例,積極借鑒他國物流發展經驗。我國各級政府部門應學習國外經驗,積極從創造物流發展的宏觀環境角度,調整不適應物流發展的行業、地區、部門政策,為物流業的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發展創造條件。此外,積極制定物流業發展規劃并賦予規劃應有的法律地位,使物流業的發展能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同時,我們要更多的關注國際規則,從觀念上理解并適應中國經濟參與國際化競爭后對物流業的影響。物流從業人員也應加強學習,熟悉國際慣例和新興物流技術,跟上國外先進水平,促進管理方式與國際接軌。
2.整合傳統物流企業,提高物流資源的使用效率。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應逐步推進現有物流服務資源的整合,比如在“物流基地”或“物流中心”的建設方面,應當在開始時就貫徹整合的原則,充分運用網絡技術,在全社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再比如現行的6個物流系統包括海運物流系統、物資儲運物流系統、生產企業物流系統、口岸城市物流系統、電子商務物流系統和外資物流系統等,實現跨系統、跨行業、跨地區以至跨國的物流服務的整合,也是我國物流企業構建供應鏈策略聯盟,參與全球化市場競爭的必由之路。
3.物流產業要信息化。采取積極措施,促進物流信息系統的發展,加快物流標準化的進程。信息化是現代化物流的靈魂,通過推廣物流信息技術,使信息高度網絡化,提高物流作業系統的效率,特別是在物流作業的各個環節使用各種先進的物流專用設備和技術,是各物流企業提高作業效率和節約服務成本的一個主要手段。而在我國,這方面差距較大,計算機普及也僅是近幾年才開始,所以我們一方面要重視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發展,為物流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物流信息平臺,另一方面針對當前物流標準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國際物流標準化的發展方向,政府要高度重視物流標準化工作,對國家已經頒布的各種與物流活動相關的國際標準、行業標準進行深入研究,以托盤、集裝箱、各種物流搬運和條形碼等通用性較強的物流設施和裝備的標準進行全面梳理,并進行適當的修訂和完善,以使各種相關的技術標準協調一致,提高物流產業中貨物和相關信息流轉效率。
4.加快物流人才的培養,從整體上提高中國物流產業的技術水平和教育水平。“日通”是日本最大的綜合物流企業,業績在同行中排名第一,居世界第五位,其主要原因是 “日通”公司的員工隊伍業務技術都很精通,敬業精神很強,而我們在這方面遠不如人,員工文化層次普遍較低,領導觀念陳舊,缺乏現代管理理念,尤其物流產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政府應積極支持和引導物流科研工作,特別是要充分調動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積極性并促進它們之間的合作,引導企業、行業組織及民辦教育機構參與并開展多層次的物流人才培訓和教育工作,讓有條件的院校開辦物流專業或相關專業課程,提高素質,為物流領域培養高級的經營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