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物流差什么?
2010-2-7 0:4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王文
在如今各個零售企業都在窮其所能地為降低成本追求 “高效物流”的今天,對于本土零售企業來說,在物流操作上都不盡如人意。我們應該認識到,現在中國的零售企業的物流操作,仍在奠基階段。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留住物流人才、自動化和信息化方面的跟進成為中國零售物流的當務之急。
搖擺不定的物流模式需求
無論是內資還是外資的零售企業都在圖謀通過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來提升自己的物流水平。他們與這些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后,就意味著物流方面的成功嗎?麥德龍中國物流的操作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開始,麥德龍通過幾年的時間用監控第三方物流公司 (利豐占60%以上,屬香港公司)的方式謀變,但是他們失望了。繼而又啟用自己的物流配送,2003年底時建立了第一家配送中心,現在希望通過監控第三方物流公司與依靠自己的物流配送相結合的模式管理物流。但是誰也不好說,將來麥德龍物流就會定格在這種模式上。
百安居的物流顯然也在嘗試之中,他們已經對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拖沓和不便顯得不耐煩了,開始啟用自己的物流配送,進而使百安居中國物流的模式初現端倪,這和麥德龍的物流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
目前很多零售企業都認為應該有自己的物流系統,但是可見他們在對自身物流模式需求缺少的必要的認識。是尋求一家技術和配送體系比較先進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是繼續維持傳統的自給自足式的物流模式?還是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體系?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零售企業對自身采用哪一種物流模式更適合、更高效而琢磨不定。
真正意義上的物流人才缺失
我們總在說物流人才的 “流失”,其實還不如說從來就沒有過。熟悉大專院校課程的人都知道,在從前的商學院中有一個儲運系,但是仿佛是一夜之間,儲運系的牌子沒有了,忽然又掛上了物流系的名字,物流系是一個新興的學科。但是物流行業的現狀是,需要的不僅是這樣一個學科,而是真正的物流科學。
由我國傳統儲運業改造成為現代的物流,需要追求機制與管理的現代化,而并不是刻意追求設備設施上的改進。這就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儲運和現代物流的主要區別。如果物流經理不能加強對物流的認識,則勢必會永遠停留在操作層。
物流經理很搶手,中國缺少真正的物流經理,最好的物流經理也只是儲運出身,更何況無數的物流經理是半道出家,甚至可能是學財會出身,不得不感嘆現在物流經理的稀缺。已有的物流經理們至今仍在迷茫中前行,他們既缺少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領,也沒有多少中國的經驗可以借鑒。
信息化系統建設的速度緩慢
如果我們看一下國外物流信息化的應用,就不難發現我們存在的差距:中國零售企業的物流操作比國外物流差得還很多,信息系統操作不能跟進,直接信息工具匱乏。
目前國內零售企業大多靠的是人工操作,而非信息系統的使用。國內在跟車系統上幾乎是完全手工操作,多數零售企業在做物流時,一直是采用派人押車的形式。我們不妨看一看富士物流配送中心,他們與日本電話公司合作,將這套系統與電話公司聯網,利用電話發射臺的裝置,每隔15分鐘就顯示一次所有配送車輛的當前位置。根據反饋回來的信息,系統可以分析每條配送路線和每輛車的平均運輸時間,以及星期幾的不同、時間段的不同和天氣的不同對運輸時間的影響等等,這些數據都可以計算出來。
上海農工商超市總經濟師周勇談到農工商現在的發展時說,應該是信息管人,轉變人管人的現狀。但是真正做到系統管人,絕非易事。目前從事零售業物流配送的企業多數都遇到信息化建設資金短缺問題。
現代物流需要現代化的系統和工具輔佐,需要現代化的規劃、設計、分配和組織。中國零售企業要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就要從管理、人才、信息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