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食品物流的關鍵
2010-4-6 1:0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張簽名
編者按:作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簽名有太多的經驗和經歷與人分享。為此,本報特開設 《簽名專欄》,請張簽名介紹他在食品物流方面的從業經驗和體會。
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特別強調,今后3年要特別加強物流業信息化的建設。這是個好兆頭,但同時也給物流行業出了個難題:物流業信息化的關鍵和核心,是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也就是由ERP、SCM及VMI等解決方案支撐的信息化軟件。據調查顯示,我國食品物流企業中,使用這類信息軟件的尚不足1/10。其中,實施ERP的比例僅為3%左右。
我國的物流企業中,僅有39%的企業擁有簡單、原始的物流信息系統,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尚不具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處理物流信息的能力。而我國物流信息化總體規模還比較小的一個直接原因,是大量的物流活動仍然停留在制造業企業內部。據有關調查,目前我國近80%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務,是由企業自我服務系統和供應商承擔的,只有20%的物流服務是由專業化物流企業提供的。這種狀況,從根本上說是由于第三方物流業自身不爭氣、信息化的廣度和深度還很低所造成的。
而最需要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的食品行業,這方面的建設就很不盡如人意。這其中,既有食品制造業由于不重視物流外包,從而不注重信息化建設的原因,也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化觀念滯后、設備技術落伍等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出在信息化建設本身上——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化建設,至今多數還是“兩張皮”,或不同步、不匹配。
客觀地說,很難、也不應要求制造業在物流信息化建設方面發揮多大作用。由于社會分工的不同,建設一套完整的物流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應該由物流企業來完成。物流企業應該牽頭,并主動聯合制造業和物流信息系統技術支撐商,進行一系列信息化資源、技術和解決方案的整合。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把物流管理從倉儲配送的簡單處理,提升到物流增值服務的信息化方案設計、解決和管理上。如可以為客戶提供量身訂造并帶有個性化的服務,不僅僅是靠幫助食品制造企業降低物流成本來吸引客戶,還要通過信息化增值服務達到雙贏。
由對立轉向聯合。在制造業與第三方物流的合作中,雙方大多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自我最大利益,這固然無可厚非。但也因此往往會造成雙方合作中,出現利益對立導致合作破裂。為此,需要雙方在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通過信息技術支撐商的運作,集中雙方的信息資源,在各個環節上整合,形成一個高度整合的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從而使合作整體效果大幅提升。
由預測轉向終測。傳統的物流模式往往都是通過預測下游通道的資源,來進行各項物流作業活動。但在實際運作中,很多預測都不十分準確,從而造成物流運作的盲目性。現代物流管理趨勢應當是:供應鏈內相關企業將供應鏈整合所需的信息與其他企業分享,并啟動合作雙方對供應鏈的全程終測機制,即互換營運及各種資源的信息軟件,使得預測更加全面準確,并逐漸由預測轉向終測。
由經驗積累轉向變遷策略。一直以來,經驗是企業用來分析市場競爭趨勢及發展對應策略常用的方法,并把其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內容。然而,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和市場的瞬息萬變,企業若繼續固守既有經驗,將成為其發展的阻礙。為此,成功的物流企業必須通過使用對市場變化嗅覺十分敏感,以及能適應市場變化的管理信息軟件,才能獲具備更強的核心競爭力。
由功能式整合轉向程序式整合。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物流企業必須更快響應上、下游客戶的需要,因而必須有效整合物流企業與上下游客戶間的信息互享,并以程序式的操作系統來運作。而程序式整合成敗的關鍵,則離不開一套科學、先進的物流管理信息化軟件的支撐。
張簽名簡歷:1966~1982年,先后在空軍某部、北京軍區服役;
1982開始在媒體任職。其中,1983年創辦 《科技市場報》社,1984到1988年間,參與創辦 《中國食品報》并先后任新聞部副主任、總編室副主任;2001年,在 《中國食品工業雜志社》任執行總編輯。
從2006年起,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