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應急物流迫在眉睫
2010-5-13 1:0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張華義
建立軍地協同指揮機制、健全應急物資儲備系統、加強應急力量建設、提高應急物流意識 ——
應急物流順勢而生
“應急物流在我國起步較晚,但由于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應急物流建設又顯得特別重要。”在談到應急物流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時,我國軍事物流學科創始人和帶頭人、解放軍后勤指揮學院軍事物流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應急物流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宗喜對記者說。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相關部門對物流研究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南方雪災、汶川地震、西南大旱、玉樹地震等災難的發生更是將應急物流直接推到了社會公眾面前,應急物流開始受到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而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在我國大范圍爆發后,我國最早涉足應急物流之一的權威應急物流專家王宗喜教授就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加快應急物流建設步伐的相關意見。與此同時,王教授還向各界呼吁,并向相關部門提出加強對應急物流研究工作。正是在王教授的帶領和努力下,這一年,我國有了應急物流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
2006年,服務于應急物流行業的惟一全國性專業社團組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應急物流專業委員會也正式成立。“我當時向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倡議,搞一個應急物流分會,聯合會接到倡議后非常重視,并且積極操辦,通過聯合會各級的共同努力,最后民政部順利批準成立應急物流分會了。應急物流專業委員會成立后,制定、頒布了《應急物流科研指南》,牽頭成立了‘全國應急物流學術研究協作網’,為整合全社會物流科研力量,領導、促進應急物流系統研究奠定了基礎。此外,應急物流專業委員會還針對2008年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向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提交了‘加快應急物流全面建設的建議’的報告。并連續組織實施了幾次應急物流論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說到這,王教授露出了一絲笑容。
建立軍地協同機制
2008年,我國發生了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大地震,這兩場災害在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應急物流的同時,進一步暴露了我國應急物流建設常期滯后帶來的諸多問題。這其中,應急物流狀態下的“應急指揮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王宗喜教授分析說,2008年初,我國南方大規模冰凍災害發生后,當時軍方與地方各種救援力量陸續參與進來,當時出現了雙方搶道等不良現象,冰雪災害最嚴重時,前面軍隊派官兵開裝甲車在路上壓冰,但后續老百姓車輛跟不上,幾分鐘之后路面又結冰了。這種現象的發生暴露了我國應急物流存在的軍地指揮不協調、指揮信息不暢通等相關問題。那么這個時候究竟誰來指揮?怎么指揮?相關協調機制怎么建立?王宗喜教授說,解決這些問題的重點是注重軍民結合。
事實上,王教授從1999年就開始向各界呼吁在應急物流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軍民結合,特別要做好軍地應急指揮協調機制,在平時要加強軍地聯合演練,可以結合國家或軍隊大型建設工程,組織軍地物流聯合實施保障。王教授特別強調要在這種實踐活動中,探索軍民結合的物流指揮機制,提高軍地物流配合完成應急任務的能力。
在和平時期面對突發性事件,軍民統一指揮至關重要。“這種指揮應該以軍方為主,因為軍隊指揮能力和手段都非常成熟,地方各部門相關領導參與進去,從而組成一個‘戰斗力’很強的綜合指揮團隊;此外,這個指揮團隊,平時要多進行演練,軍隊、政府、民眾等都要參與演練。”王教授強調說。據了解,目前有一些地方官員已開始到預備役部隊任職,但多數還浮于形式,光掛個名,沒有具體展開工作。王教授認為這種“兩張皮”現象應該及時得到遏制。
王教授還強調,國家一定要組建軍地統一指揮常態化的應急物流專職部門,在縱向層級上區分國家、省、地、縣等四級管理職能與協調方法,在橫向業務上涵蓋指揮調度、籌措、倉儲、運輸、配送等應急物流基本功能,逐步形成集中領導、分級響應、屬地管理的縱向指揮調度體系與信息共享、分工協作的橫向溝通協調體系,從而形成軍民融合式的應急物流指揮機制。
健全應急物資儲備
物資儲備是多樣化軍事行動的基礎,也是應急物流的重大環節之一。而目前我國應急物資儲備還有許多問題急需解決。軍方儲備往往都以打仗為主,并不是針對搶險救災等民用需要。
王宗喜教授認為,搶險救災的物資儲備,地方與軍方要進行合理分工,相互之間吸取經驗成果,做到優勢互補。他說:“現在我國已經開始搞軍民聯儲了,就是地方給軍方經費,讓軍方對一些應急物資進行代儲代管,一旦有事,軍方在出動人員的同時,相關應急物資迅速隨行。”他接著說,下一步國家要加快地方與軍隊應急物資儲備的一體化建設。從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出發,加大特殊應急物資的儲備,將應急物資儲備與國家、軍隊物資儲備有機結合起來,優化配置,統籌規劃,適當調整,綜合布局,改造現有物資儲備倉庫;布設并增加新的儲備庫點,增加庫容和儲備量,充分發揮國家、軍隊物資儲備在倉庫布局方面的“網絡優勢”,有效彌補目前應急物資儲備系統中倉庫資源少,倉庫布局不合理的缺陷。
要打造完善的物資儲備系統,首
先要充分認清它各方面存在的問
題。王宗喜通過幾十年與倉
庫打交道的經驗,對我國
軍地物資儲備存在的弊
病認識頗深。他指出,
目前我國物資儲備布
局不合理,國家儲
備高度集中在10大
中心城市,而這樣
的結果是不方便調
動,達不到應急要
求。國家物資儲備應
該集中與分散相結合,
建立市場、企業、老百
姓、軍隊、政府5級儲備
機制。他強調說:“我國的
一些優良傳統還不能丟,比如毛主席倡導的‘家家儲糧’全民儲備形式,手中有糧才能做到心里不慌”。2008年我國南方的冰雪災害給我國物資儲備體系建設敲響過警鐘,也印證了王宗喜的相關看法。當時南方多個地區因冰凍災害,各種交通設施設備大部分陷入停頓,許多老百姓整天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市場上更是一度出現搶購現象。“如果老百姓自己家里有半年或更長時間糧食儲備,他就不怕,他就可以等救援,半年的時間,什么救援都到了。”王宗喜不無嘆息的對記者說。
另外,我國物資儲備目前還過于單一,儲備品種要多樣才對,軍方也一樣,面對多樣化軍事任務,相關品種應該合理儲備。“單從藥品來講,也要分地理、氣候條件等進行儲備,比如剛剛發生的玉樹地震,災區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地區,高原藥品及醫療設施設備就供不應求了”。對此,王宗喜認為,我國相關部門可以與生產廠家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以廠代儲的機制,平時廠里對相關產品可以進行市場流通,一旦國家需要相關生產廠家應該立即按配額完成任務。國家應該根據不同地區可能發生災害的類型和強度,由相關主管部門統一部署,各級地方政府組織指導,從家庭儲備做起,市場廣泛參與,發揮國家儲備的主體作用、軍隊儲備的骨干作用、地方儲備的補充作用、市場儲備的輔助作用及家庭儲備的基礎作用,開展應急儲備工程,按照布局合理、規模適度、結構優化、質量可靠的要求,建立國家、軍隊、地方、市場、家庭“五位一體”,具有中國特色的應急物資儲備系統。
加強應急力量建設
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應急物流體系,還要加強應急力量建設,為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做最好的準備,以期將損失降到最小。王宗喜認為,首先我國應該打造應急物流國家隊。
他介紹說,國家隊并不是能夠隨便進,它主要著眼于大型物流企業,國家各級部門組織物流專家對有意向的大型企業進行綜合考核;對相關企業的信譽、規模、物流人員素質全面考核。“等于國家先設個門檻,你自愿加入,通過考核檢驗你也順利進來了;國家給你授予‘國家應急物流企業’稱號;國家平時可以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進行扶持,也可以直接投入部分資金幫助發展。”王宗喜介紹說。據了解,現在部分企業主反映,參加搶險救災完了后,國家就不理了,不要說物質,連個精神鼓勵都沒有。而如果物流企業獲得國家隊稱號后,國家會組織專家學者對他們的人員進行各類培訓;一旦企業因為國家應急物流建設而造成虧損的,國家拿出專項資金對其進行補充;企業每一次完成搶險救災等國家分配的應急物流任務后,造成的損耗國家會組織專家對其進行評估,評估以后進行賠償。“這樣子肯定好多大型物流企業都愿意成為國家隊,而國家有關部門可以將門檻設得更高,精心培育這些骨干力量,讓國家隊更專業。”王教授充滿自信的說到。
在打造應急物流國家隊的同時,我國應急物流的專用設施、設備建設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我國目前機場、高速公路等建設過程中很少考慮到應急物流的特殊需要。機場、高速公路等許多物流設施都是全封閉,遇到緊急情況人流、物流都不能及時進行分流。“所以要立足現有條件,對常規物流通道加以整合利用,調整并改革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管理體制與方法,充分發掘其應急功能,實現常規物流通道與應急物流通道的資源共享。比如,高速公路可以多建一些與普通公路聯通的接口,機場、港口等物流場地也要提供多項分流措施;平時可以進行全封閉,關鍵時候要能隨時打開封口,進行應急分流。”王宗喜向記者說出了他對此事的看法。他認為,國家應該將所有基礎設施設備資源視為一個大系統進行有效整合,通過對系統各要素進行改造與重組,使之有機融合,相互滲透,緊密銜接,形成有機合理的結構體系。打破常規建設思路,立足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需要,以城市、鄉鎮等人口密集聚居區為節點,綜合考慮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運輸方式,論證設置簡易停機坪、物資空投點,提升空港、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等設施的服務保障能力,構建立體網絡化的應急物流通道,確保其始終處于高效運行狀態。
提高應急物流意識
到目前為止,我國應急物流建設還僅僅停留在政府層面,特別是各級應急預案仍然是紙上談兵,這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宣傳普及,組織演練,使應急物流意識深入到廣大民眾的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王宗喜教授呼吁:“應該立即喚醒所有國人的應急物流意識,為生命提供更多保障,讓財產更加安全。”
對此,王宗喜認為,媒體首先應該負起責任來。要多出版相關專業書籍,并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各種媒介手段,進行應急物流宣傳教育,讓民眾了解應急物流的重要性、基本知識和相關法規,喚醒全體民眾的應急意識。而這方面目前國內相關媒體做得并不太好,王宗喜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他觀察到每一次搶險救災過程中,國內的許多媒體對“物流”兩個字的報道少之又少。這個在他看來是很不正常的一個現象。他說:“搶險救災,應急物流是重中之重。從搶運救援人員、救援設備等到搶運傷病員、搶運食品等,這些都是與救災成敗息息相關的。而相關媒體往往熱衷于報道各種在現場救人的場面,那些人是英雄,但是默默無聞的在那里運輸血液、運輸藥品、運送傷病員的貢獻也很大,他們個別還為此獻出了生命,這些也應該被報道、被謳歌。”王宗喜表示,媒體就是一個導向作用,輿論應該讓大家學會關心一些很細微但很重要的事情;國家的新聞媒體應該加大對應急物流的宣傳,這樣在肯定應急物流作用的同時,也讓國民腦海中有一個最基本的物流意識。對于這一點,王宗喜還講起一個親歷的小故事:“那次去總部看個文藝晚會,當時宣傳部長想讓我發表一下意見,問我感覺這臺晚會怎么樣,我當時和他說整個晚會都挺好,但就是有個遺憾,你在晚會上表揚了炊事員,養豬員,理發員,但惟獨沒有保管員。”在王宗喜看來,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哪個環節都不能缺。
除了媒體宣傳的重要性,王宗喜還指出,相關物流專家也應當挑起重擔來。
物流專家應當深入應急物流一線,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再好的理論,如果僅僅寫在書本上,不能應用到實踐中,那等于空談。他呼吁理論工作者要認真研究幾次重大自然災害中的應急物流問題,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尋求應對突發事件的辦法,推進我國應急物流事業又快又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