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區域“壁壘”
2010-5-24 0:5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林振強
“傳化全國連鎖復制過程中能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什么,我們認為有很多,首先應該是當地政府方面的支持。”5月11日,傳化公路港蘇州基地正式開業,浙江傳化物流基地總裁姚文通對記者說。
但傳化的成功并不是在每個國內物流企業身上發生,各地經濟利益競爭的一大基礎法寶就是交通與物流資源,為此開展的區域壁壘也改頭換面地呈現。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張文杰認為,一些地方為保護本地利益,以搶建區域物流中心等形式不同程度推行“地方保護主義”,已經成為區域物流發展的嚴重障礙。
狀態 “分割”
事實上,在物流業相對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已在各地形成共識,對物流業投資發展的熱情也在激烈涌動。特別是物流業在被列入十大振興產業規劃后,不僅增添了企業的信心,各地政府也切實加大了對物流企業的扶持、投入力度。政府部門還通過財政補貼、貼息等措施給予物流企業以資金支持。只是,由于各地基本都是關起門來唱自家的戲,相互之間的溝通與連接還有所欠缺,這讓物流應該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許多地方的公路建設速度很快,但現在一些地方擁堵嚴重,可有的地方卻利用不足,存在重復建設、低層次開發的現象。”張文杰教授說。線路與結點之間配套不好、各運輸方式間銜接不夠、區域布局不盡合理等問題,使寶貴的資源不能充分利用。
這導致的最直接問題就是,一直所提倡的多式聯運與現行條塊分割的管理模式產生極大的沖突。我國公路、鐵路、民航、港口都有各自的管理部門,而各省市又有各自的地方機構,在組織方式、服務規范、技術及裝備標準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給物流企業采用多式聯運開展物流服務帶來極大的困難,幾乎是不可能。“現在各省市間的競爭,其實就是經濟利益之爭。”張文杰直言。一些地方為了發展本地的物流業,而有意無意出現了保護現象。例如有的地方政府在規劃制定、設施建設、運輸管理等方面更多的考慮本地經濟利益,爭相提出建立區域性甚至國際性物流中心的設想。“大物流”概念被認為是國內物流業的發展趨勢,但一直以來由于各地往往都有自己的考慮,致使各種運輸方式之間,中央、國家運輸系統與地方運輸系統之間,不同地區運輸系統之間缺乏相互銜接的樞紐設施和有關服務的投入,導致物流系統無法并網。
創新 “突圍”
在區域封鎖的形勢下,很難形成規模優勢,沒有規模優勢也很難有效地降低成本。物流業是一個規模經濟非常顯著的行業,規模經濟對行業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服務規模在很大程度上與第三方的物流網絡有關。
業內人士認為,物流市場的條塊分割常常造成空載等許多不合理的運輸,從而為物流企業進一步擴大規模降低成本帶來阻礙和不便。這一切必須要改變和調整。
傳化公路港能夠落戶蘇州,與蘇州近年來大力發展物流業有關,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在區域合作上努力探索。
據蘇州市發改委副主任謝芳介紹,多年前蘇州市就開始推出“虛擬空港”和“虛擬海港”,實際上是國際上流行的“空陸聯程中轉轉關”物流模式。這種模式適用于本身不擁有國際空港,但有該區域的航空代碼并設有專門用于航空貨物的“HUB” (分撥中心)的城市或地區。企業可將蘇州作為“目的地”和“始發港”。當貨物抵達實際空港時,只需辦理簡單的中轉手續,統一在園區辦理所有報關、報檢等貨物出入境手續,減少了貨物在口岸等待的時間。其后,蘇州工業園區又開始嘗試“虛擬海港”:將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視為太倉港的功能延伸,作為園區海運進出境貨物的始發港和目的港。
通過建立“虛擬空港”、“虛擬海港”,蘇州這個內陸城市就能成為“海陸空”三港一體的“虛擬口岸”。由于能夠與周邊的所有口岸都建立起快速通道,使得蘇州的物流業從依賴于口岸轉變為挑選任意口岸來為其服務,如此一來,物流的走向就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也就使蘇州成為未來的物流集散地成為可能。
區域 “抱團”
在姚文通看來,傳化公路港落戶蘇州,有著不同一般的意義,尤其對今后布局長三角地區,甚至全國市場都將起到助推作用。同時,更重要的是傳化公路港在浙江杭州之外,能夠在成都、江蘇復制連鎖并成功運營,已也為物流業跨地區合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這也將有助于打破物流業“區域封鎖”的羈絆。
重慶、成都、西安被稱為“西三角”的地區,也在積極探索跨區域合作新路徑。在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剛看來,未來的“西三角”應努力打破傳統的行政壁壘,建立利益共享機制。比如稅收,企業異地投資,實行稅收部分返還給原籍所在地。今后,如果有陜西的企業打算遷到四川或重慶,陜西省不是阻攔,而是鼓勵。由此引導社會資本的流動,共同做大“西三角”市場。
位于黃河流域的山西運城等四座城市,也在謀求彼此之間的深度合作。尤其物流業方面,由于四市恰好處于隴海線中間,是中西交通的橋頭堡,也是南北的分水嶺,路網基礎好,但由于區劃分割,物流形態還很落后,物流循環系統沒有形成,使這個基礎好的產業地方效益卻極低。
根據四市目前所做的“試驗區方案”專項規劃,以侯馬、三門峽等交通樞紐為依托,建設臨汾、運城、風陵渡、三門峽、靈寶、華山、渭南等7個物流節點和一批現代物流園區、專業物流中心和大型配送中心,運城市市長王安龐認為,通過統籌進出物資流時、流向、流量,形成合理對流,降低空箱率、空駛率,將可使物流成本下降到占GDP20%左右的合理水平。
但王安龐也表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國家從金融、財稅、產業、環境生態資源保護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給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目前的市際協調層面太低,希望能建立省際和國家層面的協調機制。
實際上,區域內的物流企業有著合作發展的共同愿望。只有通過合作,運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構建一個地區現代物流合作發展平臺,才能實現物流業的聯動發展。吳剛認為,各地都應按照全國物流發展和經濟區域的需要,強化大交通、大物流管理,特別是對干線運輸要加強統籌協調,為消除部門分割、地方封鎖創造體制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