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門無禁何時休
2010-7-24 11:4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簽名
國家有法律,企業有規章。一個行業當然也要有行規,也就是行業標準。相較而言,食品物流行業的門檻可能更高些、更嚴些。不因為別的,就因為它直接關乎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然而,直到去年,我國才第一次開始著手制定食品冷鏈物流的國家和行業標準。由國家發改委立項、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委員會負責組織起草的《易腐食品機動車輛冷鏈運輸要求》(目前已報批)就是其中之一。
每每想起這件事,筆者甚至有點忍俊不禁:易腐食品本是客觀存在,冷藏運輸行業也不是這些年才有,為什么國家現在才想起來制定標準啊?不過,想起來總比想不起來好!生產企業、物流企業、銷售企業這么多年,就一直在沒有任何標準的情況下,糊里糊涂地生產、儲運、經營,消費者也糊里糊涂地消費著。過去計劃經濟時期,這樣倒也無甚大礙,可在假冒偽劣猖獗、偷工減料盛行的今天,有標準尚且不執行,更何況無標準。
幸甚的事,至今還未見到因為冷鏈原因直接造成的問題食品曝光的丑聞。其實,不是因為冷鏈沒問題,而是因為它不像農藥殘留、無照生產、摻雜使假,如乃至蘇丹紅、孔雀綠事件那樣令政府和民眾震驚和關注而已。冷鏈的問題就在于,本應在-18℃或-12℃下儲運的食品,由于沒有標準可依,更無行業監管,溫度被人為的變來變去。如有的公司和司機為了省點燃油,隨意降低冷庫和冷藏車內的溫度,或者開一會兒關一會兒,甚至有的干脆把溫度表安裝在冷風機出風口……在這種運輸條件下的食品,外表看似無大變化——還是“硬邦邦的”,可產品的生化指標、營養指標等,和出廠時卻不是一回事兒了。
這其中,不排除個別生產廠家或貨主貪圖運費低,為降低物流成本而故意為之的情況存在。但由于整個行業沒有標準,更無國家強制標準,很多冷鏈物流企業都在偷“油”減“溫”,生產企業和貨主對于物流外包服務方幾乎沒有可選擇的空間,加之缺乏對冷鏈的全程監管手段,所以也就只能靠物流企業“良心”自慰了——實在不行倒是可以換一家,可誰又能擔保下一家就守規矩呢?
希望能有行業標準的不只是生產廠家或者貨主,也包括很多大型的、規范的物流企業。他們何嘗不希望早日結束食品物流市場惡性競爭的局面,讓那些不守規矩的同行們規規矩矩的。
而實現這一愿景的前提,就是要盡快出臺國家行業標準,并跟之以宣貫和監管。在沒有出臺強制性國標之前,行標作為國家推薦性標準,對于那些達標的物流企業不啻是一張爭取更多客戶的護身符和通行證;而對于生產廠家或者貨主來說,不僅從此少了辨別真假好壞合作者之難,也多了一道將不守規矩的物流企業拒之門外的“門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