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心漁港冷鏈物流整合上下游 實現既“冷”又“鏈”
2011-10-24 12: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18日,2011中國冷鏈物流供應鏈管理高峰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中心漁港開幕。記者從會上獲悉,隨著人們對冷鮮食品質量要求的提高,我國冷鏈物流的運營模式越來越跟不上市場需求步伐,亟需整合上游(原料、生產)企業與中游(倉儲、運輸)、下游(配送、銷售)企業的布局分配,規范冷鏈物流行為,真正構建全程一體化的無縫冷鏈體系,從而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冷鏈物流 需求多使用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冷鏈物流業逐漸嶄露商機。而冷鮮食品比一般食品對于物流的要求更高、更專業,這也給冷鏈物流帶來了挑戰。
“我國冷鏈物流尚處起步階段,無論是規模還是發展模式都比美國、日本等國滯后。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所消費的易腐食品將近10億噸,其中需要通過冷鏈物流服務的超過50%,但目前真正使用冷鏈服務的食品不到1億噸。中國冷鏈物流發展空間很大,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冷鏈物流的發展滯后。”羅蘭貝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執行總監、冷鏈物流專家楊珊娜說。
低成本競爭 服務打折扣
北京快行線食品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培軍表示,隨著物流、用人成本不斷攀升,冷鏈物流企業越來越多以及上游產業分布散亂,都導致上游企業壓制物流價格,而物流企業為了滿足客戶的低價要求,也隨之將服務打折。
“僅拿乳制品舉例,不同品牌的乳制品企業分散在不同的工業園區內。客戶資源的分散,使很多冷鏈物流企業在抉擇中放棄商機。”劉培軍說,“同時,在冷庫、冷藏車的運營成本高,專業人員培訓費用大等困難面前,很多冷鏈物流企業迫于無奈‘返璞歸真’,紛紛將冷藏車改成普通貨車,用‘泡沫箱子裹棉被’的‘老法子’來達到冷藏效果。最終的受害者還是終端消費者。消費者手中的冰棍開始出現變形,買到的冷鮮食品也不再新鮮。”
整合上下游實現既“冷”又“鏈”
楊珊娜表示,中國冷鏈物流從生產企業到加工業再到批發市場,每一個環節都分布散亂,只有利用網絡技術統一整合和規劃上下游信息資源,建立冷鏈產品的批發交易、商情網絡平臺和運輸系統等才能提高冷鏈物流企業的競爭力。中國冷鏈物流應該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占據地理優勢的濱海新區中心漁港更應該探索合適的冷鏈模式。
據了解,中心漁港已有冷凍食品加工、儲存項目3個,5000噸級泊位6個以及24萬平方米堆場和萬噸級示范冷庫。集生產加工、儲存、集散等功能于一身的中心漁港已具備發展冷鏈物流產業鏈的要求。那么,同時還具備地理優勢的中心漁港如何實現打造冷鏈物流集散中心的愿望呢?日本東京筑地魚類市場的冷鏈物流環境或許可為中心漁港提供借鑒。
筑地市場堪稱世界最大的漁產批發市場,供應了東京90%的水產。其“批發商→拍賣→經銷商→分貨→采購者→消費者”的經營模式素以高效率聞名。由于是在同一地點進行大量交易,從批發商轉移至分銷商過程中拍賣時間僅10分鐘,從海產品捕撈上岸到轉移至零售商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通過筑地水產品市場自發形成的專門冷鏈物流企業實現。這種分布緊密的上游業態、極具針對性的冷鏈物流服務,大大降低了冷鏈物流運營成本,每天在筑地市場約有2300噸海產品出售,這些海產品的冷鏈物流網絡覆蓋了整個日本。
雖然剛剛開港,中心漁港對未來的發展已經有了明確的思路。“未來中心漁港將依托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全國網絡節點優勢,以及漁港海路聯運和后方陸域園區配套優勢,構建從冷藏船舶入港到消費終端的一體化物流供應鏈,形成多式聯運,產地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和第三方物流等多方參與、并存共贏的冷鏈分撥集散中心。”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張詩學對漁港未來的冷鏈物流發展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