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荒電荒用工荒 2011為何遍地“荒景”?
2011-11-29 10: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年初遍地開花的用工荒到4月份開始席卷全國并貫穿全年的電荒,到油價下調后隨處可見的柴油荒,再到令大批中小企業甚至地方政府慌神的錢荒……2011年,“荒”幾乎從未從老百姓的視野和報章雜志顯要位置撤出過。
在這樣一個多“荒”之年,人們疑問重重:這些“荒”到底是真“荒”還是假“荒”?如何才能避免一些“荒”總是卷土重來?
一問:真荒?假荒?
“過去只在東部沿海地區出現的‘用工荒’蔓延至安徽、河南等中部地區,這些傳統勞務輸出大省也面臨不同程度的‘招工難’,沿海與內地的‘搶工’大戰相繼上演。”
“今年的大面積電荒是2004年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除浙江、江蘇等東部發達地區外,湖南、安徽、河北、山西、重慶、貴州等中西部省份也都遭遇近年來最為嚴峻的‘電荒’。”
“自10月9日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下調后,江蘇、湖北、內蒙古等地部分加油站便停止供應柴油或者限制供應量。”
“部分中小型銀行可貸資金明顯緊張起來,中短期限拆借利率一度達到5%以上的高位,銀行可貸資金減少直接導致部分中小企業融資壓力加大,一些企業不得不縮減生產規模。”
這是記者從新華社今年以來所發報道中擷取的幾個片段,它們從不同視角勾勒出2011年貫穿全年的各種“荒”:從年初遍地開花的用工荒到4月份開始席卷全國的電荒,到油價下調后各地隨處可見的柴油荒,再到下半年令一批中小企業甚至地方政府慌神的錢荒……
這一年,“荒”幾乎從未從老百姓的視野和報章雜志顯要位置撤出過,于是,在人們的生活周遭,這樣的景象信手拈來:
在廣東開服裝廠的阿寬把工資加到有史以來最高,卻仍然招不夠需要的工人,為此,因無法按時交貨他不得不對合作多年、要求追加訂單的客戶說“sorry”。
由于電力供應不足,湖南的謝阿姨度過“有生以來最熱的一個夏天”,一連數十日每天停電,致家中電器“停擺”,常令她“忍無可忍”。
申通快遞往返于京滬之間的司機師傅最怕“路上加不著油”:由于不少地方鬧“柴油荒”,許多加油站都嚴格控制加油量,經常一次只能加十多升;加油還得排長隊,最長排四個小時。
當這些現象重重疊加,人們無法淡定:難道生活依賴的各種資源已近枯竭?“荒”時代正式到來?在13億人口大國,莫非連“人”也不夠用了?
然而,這些現象的另一面卻是:
今年高校畢業生達660萬人,初次就業率僅為70%至75%,就業壓力巨大;
在一些出現“用工荒”的中部地區,農民工寧愿在家賦閑也不愿外出工作;
電荒席卷各地之時,眾多火電企業卻因煤價持續高位運行、煤電價格矛盾突出而選擇停機或者開機率不足;
與柴油零售緊張相伴,有民營加油站抱怨,壟斷大油企“限量”“停批”導致斷供;
中小企業遭遇“錢荒”之時,大企業及投資類領域資金卻十分充裕,此外,央行數據顯示個人存款總額超34萬億元,百姓理財熱情高漲卻苦于投資選擇太少。
看來,這許多“荒”,并非絕對的“荒”。
二問:有些“荒”為什么總是出現?
細心的人士會發現,今年出現的多種“荒”,并非都是首次出現,多為舊“荒”蘊含新現象,新問題,需要新辦法去應對。
比如年初集中暴發的“用工荒”。與往年多出現在東部沿海地區不同,今年的“用工荒”延伸至內地多個省份,表面上看起來是勞動力供應不足,實則暴露城鄉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差距以及長期以來農民工普遍遭受的工資待遇低、勞動強度大、權益難保障等不公平境遇。
有評論就指出,從某種角度講,“用工荒”實為“公平制度之荒”,如果農村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不盡快跟上,城鎮化過程中不能使農村轉移到城鎮的人口“落地生根”,解除后顧之憂,“用工荒”就難以消除。
又比如說,今年表現尤為顯著的中小企業“錢荒”。在抵御通脹為首要任務的特殊背景下,貨幣、信貸政策趨緊,中小企業融資難進一步凸顯,好在有關部門在調研基礎上已出臺一系列支持小企業發展措施,企業融資難問題正得以緩解。
不過,在給中小企業“輸血”的同時,打破行業壟斷,在行業準入方面給予中小企業更多平衡機會,讓資金進入應該進入的領域,方為解決資金分布不平衡的治本之策。
相較這些已有所緩解之“荒”,更值得憂心的,是那些個“經年老荒”。
從近年來的媒體報道不難發現,自2004年以來,“電荒”“油荒”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不僅各種現象、危害相仿,連專家給出的對策建議都驚人一致。
在能源經濟學家、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從氣荒到油荒,再到今年頻現的煤荒、電荒,雖然每次突發性供應短缺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從根本說,都可以歸結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滯后以及行政命令下的市場失靈。
能源資源的消耗使用,是社會生活中常規現象,不同地方、行業、一定時期的主要能源資源使用,均有歷年數據可查,據此應有相應預測機制和應急方案。即便有新情況發生,也應當有及時有效的監控和預警,做到早發現問題和化解矛盾。
因此,總是走不出“電荒”“油荒”的怪圈,實在令人詫異。而人們最擔心的,恰恰也是,“荒”的恐怕不僅僅是資源,而是有關方面解決問題的愿望、誠意和勇氣。
三問:應如何徹底解決“回頭荒”?
臨近年末,“荒”聲依然不絕于耳。眼下,最令各界憂心的是隨著冬季用能高峰來臨可能進一步蔓延的電力、柴油短缺問題。
據中電聯預測,今冬明春,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偏緊,最大電力缺口將達3000萬千瓦至4000萬千瓦。
與此同時,有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國內只有約52%的民營加油站可以保證正常銷售,這意味著仍有約48%的民營加油站仍無油可售。
“考慮到中國經濟依然保持較快增長以及各種原因,未來電荒、油荒依然難以避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將電荒、油荒控制在一個更短的時間和更小的范圍內。”在林伯強看來,當前的油荒、電荒中已存在明顯人為因素,而根源就是能源價格機制沒有理順。
林伯強并指出,要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從長期看要改革價格機制,推進煤電一體化、建立更有效的成品油價格機制,使其更準確反應市場供求。不過,這一過程的難度很大。
對于“用工荒”的零星出現,知名經濟學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考慮到經濟增速回落,出口訂單增長放緩等因素,此前比較嚴重的用工短缺已有所緩解。
不過,各地區發展不平衡、產業總體仍處低端以及無效率的規模化投資依然存在,“用工荒”仍有回頭可能。
孫立堅并指出,“荒”的根源在于各種機制沒有理順,加之今年物價高企,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各種綜合因素疊加導致各種“荒”集中暴發。
而“只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滯后、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持續,價格、利率等各種機制沒有理順,‘荒’就仍會大范圍重現。”孫立堅說。(本文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