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港區打造千億級大產業
2011-1-16 23: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嘉興港區,位于杭州灣北岸的東海之濱乍浦,從默默無聞的一個濱海漁村到如今正在迅速崛起的一座濱海新城,這里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里,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嘉興港系國務院批準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一類口岸,是浙北地區唯一的出海口和對外貿易通道。與上海、杭州、蘇州、寧波距離都不到100公里。杭浦高速、乍嘉蘇高速、杭滬01省道、乍嘉蘇航道和杭州灣跨海大橋穿境而過,使嘉興港區成為“長三角”滬、蘇、杭、甬地區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這里,交通運輸十分便捷。周邊已形成高速公路網,現有的鐵路嘉興站距嘉興港40公里,專為嘉興港建設了鐵水中轉站。上海金山石化乍浦嘉興湖州的鐵路即將啟動建設。與嘉興港直接相連的乍嘉蘇線和六平申線等內河航道溝通了京杭大運河、錢塘江、黃浦江和長江的水上運輸,構成嘉興港四通八達的海、河聯運網。規劃建設的滬嘉輕軌可以直達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國際機場。
這里,開發建設方興未艾。“十一五”期間,嘉興市委、市政府把濱海新區作為規劃構筑沿海大產業平臺的前沿陣地,如今,一個面向藍海的濱海新城正在迅速崛起。
回望“十一五” 崛起新港城
嘉興港區于2001年7月由嘉興市委、市政府調整乍浦開發體制設立,統一領導嘉興市港務管理局、嘉興出口加工區、乍浦經濟開發區和乍浦鎮,管轄范圍為乍浦鎮域54平方公里以及嘉興市74.1公里海岸線。
十年彈指一揮間。如果說嘉興港區在剛設立的頭五年是在磨合中打基礎的話,那么回望剛剛過去的“十一五”,則是嘉興港區積蓄能量、迅速崛起的五年。
這五年,嘉興港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2005年,嘉興港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5億元,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7億元,固定資產投入完成36.4億元,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93.3億元。而隨后的幾年內,這些經濟數據不斷被超越,新的歷史數據也不斷被刷新。2010年,港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83億元,是2005年的近兩倍;全年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87億元,是2005年的3倍;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57億元,是2005年的2.8倍;固定資產投入完成70億元,是2005年的2倍。
這五年,嘉興港口生產迅猛發展。2005年嘉興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704萬噸,裝卸集裝箱14375標箱。“十一五”期間,嘉興港港口生產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08年嘉興港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達2834萬噸,年集裝箱裝卸量突破10萬標箱;2009年全港生產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完成貨物吞吐量達3484萬噸,年集裝箱裝卸量再次實現翻番,達到20.2萬標箱。2010年,嘉興港全年完成吞吐量4432萬噸,是2005年的2.6倍;其中集裝箱突破35萬標箱,是2005年的24.3倍。
這五年,嘉興港區招商引資不斷推進。近幾年,信匯合成橡膠、協成硅業、湖南石化等一大批投資規模大、產出效益高、生態環境好的項目相繼落戶,多個世界500強企業重大投資項目紛紛將目光轉移到港區這片投資熱土。2010年,港區合同利用外資2.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320萬美元,同比增長91.6%,引進市外內資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6%。“十一五”期間,嘉興港區實際利用外資3.16億美元,引進市外內資43.1億元人民幣。
這五年,濱海新城建設異軍突起。以前的乍浦鎮只是一個鄉鎮,和其他鄉鎮并沒有什么區別;如今的乍浦鎮,已經踏上了從“城鎮”到“城市”的蛻變之路。“十一五”期間,嘉興港區的城市框架已經搭建完成,港區在抓“硬件”建設的同時,不斷對城市“軟件”進行升級改造,全力推進城市化進程。僅2010年,港區就投入5200萬元,全力推進30項綠化工程,全年新增綠化面積90.4萬平方米,完成5條河道、13條道路、2個入城口、5個景觀節點的綠化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營造出山清水秀、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
千年古鎮展新顏,如今的港城乍浦,已成為外商投資的熱土,杭州灣北岸的一顆璀璨明珠。
打造大平臺 引進大項目
2005年10月,嘉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濱海新區開發建設的戰略決策,并將濱海開發作為嘉興市“十一五”六大發展戰略之一,確定了“一年打基礎,三年出形象,五年見成效,十五年再造一個經濟大嘉興”的目標。
按照規劃,嘉興濱海新區的規劃區范圍為227平方公里的用地范圍,其中平湖片區103.8平方公里、嘉興港區55.8平方公里、海鹽片區67.4平方公里。
五年間,嘉興濱海新區已成為全市轉型升級的大平臺。
2005年,濱海新區規上工業產值占嘉興全市的比重為6.6%;到2010年,這一比重已上升到9.6%。過去五年,成為這一區域歷史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統計資料表明,2010年,濱海新區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億元,是2005年的3倍;規上工業總產值480億元,是2005年的3.3倍;“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0億元,累計完成工業生產性投入390億元。 同時,臨港產業快速集聚,“十一五”期間累計合同利用外資2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億美元,利用市外內資120億元人民幣,嘉興石化、華辰能源、大明玻璃、亞威朗光電以及杭州灣鋼貿城等一批重大項目紛紛落戶濱海新區,形成了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包裝材料、現代物流等依托港口發展的產業集群。
大平臺不斷引來大項目。
2010年1月,桐昆集團嘉興石化有限公司年產80萬噸PTA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正式入駐嘉興港區化工新材料園區。
2010年8月,浙江興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120億元的甲醇制烯烴項目正式落戶嘉興港區。
與此同時,濱海新區的另外“兩翼”海鹽經濟開發區和獨山港區發展勢頭也十分迅猛。
在海鹽經濟開發區,目前已基本建成三個產業基地和一個倉儲物流中心,即以LED光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以核電關聯為核心的重裝備制造產業、以港口倉儲為基礎的現代物流以及以吉安紙業為龍頭的造紙包裝印刷等四大特色產業。大連實德、吉安紙業、意大利博得凱等121個內外資項目相繼落戶開發區。
獨山港區依托浙北最好的深水良港,把100多平方公里土地打造為臨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港口物流業集聚發展的大平臺,目前已吸引了中國航油、上港集團、浙江玻璃、榮成紙業等30多個大項目簽約、落戶和投產,總投資達150多億元,以大項目帶動大產業的發展格局初步呈現。
化工新材料 劍指千億級
海洋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濱海開發帶動戰略被列為嘉興“十二五”發展戰略之一,嘉興港區提出通過加快構筑大平臺,培育大產業,發展大物流,形成富有特色的臨港產業新高地,積極打造長三角海洋經濟的重要基地。
在嘉興港區內,有個被中國石化協會命名的“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過去五年里,這個園區的年工業生產總值從20.76億元增長到114億元,園區內規上企業由2005年的7家增長到現在的20多家。代表產業核心和產業發展方向的化工新材料真正成為了主導產業。
園區于2001年被列為浙江省級化工園區,是浙江省重點發展的三個化工園區之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面積約4.5平方公里,區內重點發展以工程塑料、有機硅、合成橡膠、環氧乙烷、聚氨酯等為主導的化工新材料產業。
入區的主要化工企業中外商投資企業涉及日本、美國、韓國、荷蘭、以色列、加拿大、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如英荷殼牌、日本帝人、德山化工、韓國曉星、以色列化工、新加坡美福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已相繼落戶開發區;國內知名企業如嘉化工業園、嘉興三江化工、浙江合盛化工、浙江協成硅業、浙江信匯等一批投資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項目也陸續竣工投產。
2005年,園區被列為浙江省生態化建設與改造試點園區,2006年被列為嘉興市循環經濟試點園區,2008年7月,被正式命名為“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這也是目前國內第一家以中國化工新材料冠名的化工園區。
目前,化工新材料產業已成為嘉興港區第一大支柱產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循環經濟。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無論從產能產量、市場占有、銷售收入,還是技術水平、自主創新等方面,已經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有望在“十二五”末成為千億大產業的化工新材料產業,正孕育著不少“百億級”大項目、大企業。三江化工、嘉化工業園、PTA和丁基橡膠,在未來五年可望達到年產值超百億元目標;帝人、殼牌化工、美福石油、合盛化工等一大批項目年產值都將超過50億元……
2010年以來,嘉興港區狠抓節能減排,不斷加大環境整治力度,采取多種措施,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步伐。與28家重點用能企業簽訂節能降耗目標責任書,實施重點節能技改項目2個,申報省“991”重點項目3個,市重點項目3個。實施合同能源管理企業2家,創建浙江省工業循環經濟示范企業1家、省級綠色企業1家,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企業21家,通過清潔生產審核企業19家,區內重點用能、耗水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率達100%。嘉興港區已被列為浙江省生態化建設與改造試點園區、浙江省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浙江省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目前正在爭創國家級循環經濟園區和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在“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嘉興港區提出要按照海洋經濟發展的要求,努力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提高新興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基本形成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等海洋產業基地,使嘉興港區成為嘉興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促進嘉興市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面對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和挑戰,嘉興港區將以更大作為創更好業績,在全省海洋開發戰略中創先爭優、走在前列。在加快科學發展,使港口、港區、濱海新城開發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努力實現嘉興港貨物吞吐量向“億噸大港”邁進;進一步形成大產業、大企業、大項目,進一步提升濱海新城集聚度,以港口帶動大物流,通過生產服務性產業帶動全市經濟轉型升級,通過港區開發帶動濱海新城建設,進一步帶動濱海開發,力爭十五年再造一個經濟大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