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面臨衰退風險
2011-12-2 19: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3個月內首次落至強弱分界點以下
顯示經濟增速延續穩中趨緩態勢,專家預測明年宏觀政策將更寬松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2月1日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 I)為49.0%,環比回落1.4個百分點。這是PM I自2009年3月份以來33個月內首次回落到50%的經濟強弱分界點以下。同日公布的匯豐PM I也僅有47.7%,較10月大幅下降3.4個百分點,創32個月新低。由于PM I顯示中國制造業面臨衰退風險,市場預測11月30日的存款準備金下調將只是政策轉向的起點,明年的財政政策將比今年更積極,貨幣政策雖不會完全轉向,但也會更寬松。
高庫存威脅制造業增長
從官方PM I來看,11月不僅是總量回落,11個分項指數也大多下行。同10月相比,只有產成品庫存指數、進口指數分別上升2.8和0.3個百分點;其余各指數均有所回落,其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幅度較大,超過2個百分點,且均回落到50%以內。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分析報告稱:11月PM I回落到50%以內,對此不必反應過度。但也要引起警惕,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不穩定性因素增加,特別是市場需求顯示疲態值得關注。
新訂單指數全年波動下行,并且下行速度較快,11月回落到47.8%,為33個月以來首度回落到50%以內。新出口訂單指數,上半年在略高于50%的位置上徘徊;下半年明顯下降,自8月份以來,雖然9月份短暫回升,但整體不改50%以下低位運行的局面。
從產成品庫存指數來看,最近3個月上升明顯,已連續2個月保持在50%以上。尤其是最近生產指數出現明顯下降,本月下降到50 .9%,處在相對較低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產成品庫存指數仍然加快上升,從一個側面說明當前市場需求較為疲軟。
反映出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正在由防通脹向穩增長方面轉變。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分類數據來看,產出指數下滑了1.4個百分點,而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則大幅下滑2.7和3.0個百分點。這些均表明下周即將公布的工業增加值和出口數據也可能將遠遠低于市場預期。未來數月,中國經濟都可能進入一個較慢增長的區間。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點評稱,11月官方PM I、匯豐PM I雙雙大幅超預期下滑至榮枯分水嶺50%以下,新訂單、生產量、采購量均下滑至2009年2月以來新低。尤其是官方PM I中的產成品庫存分項指數目前已經攀升至歷史高位。持續攀高的庫存將成為未來工業增速快速回調的威脅。
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增加
如何判斷PM I大幅下滑所預示的風險,分析者們觀點分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11月份PM I指數繼續回落,已經低于50%。但是由于國內投資增長仍保持較高水平,消費增長穩中略有提高,因此未來經濟增速回調預計仍將比較平穩,不會出現大的下滑。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也認為:11月PM I自2009年3月份以來首次回落到50%以內,顯示出經濟增速延續穩中趨緩態勢。但綜合多種因素判斷,預計未來經濟增速回調仍將平穩,出現較大波動的風險不大。
但劉利剛卻說:“總體來看,中國經濟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這種下行風險是基于內外兩個方面,從內部需求來看,由于房地產市場的疲軟,整體內需出現了趨冷的現象。從外需來看,中國則面臨著歐元區需求快速下滑的壓力,盡管美國經濟表現出一定的走好跡象,但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對歐元區的出口下滑也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上次官方P MI低于50%是在2009年2月,所以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很容易被拿來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的情況相比較。其中一個明顯的相同點無疑是:中國都面臨著嚴峻的國際經濟環境。
瑞銀集團(U BS)11月28日再次下調了歐元區明年的經濟預測,從上升0.2%變為下降0.7%。“我們決定再次下調歐元區G D P預測,部分原因是近期數據表明歐元區經濟可能在今年4季度陷入衰退,而非之前預計的明年1季度。主權債務危機加重是另一個原因。我們認為這會讓去杠桿化程度超過之前預估的水平。”U BS發布的報告稱。
基于對歐元區明年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U BS同日將201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3.1%下調至2.7%。
受世界經濟震蕩的沖擊,中國經濟增長面臨嚴峻考驗。魯政委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可能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困難的時候。今年第四季度G D P及明年第一季度G D P可能降至8.5%至9.0%。
財政更積極貨幣更寬松
由于經濟增長前景面臨考驗,市場預計宏觀調控將逐步放松。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宏斌表示,“11月匯豐PM I顯示制造業的景氣度快速下滑。加之通脹回落的速度快于預期,今后保增長將取代抗通脹成為決策層的政策重心,最早于今年年底宏觀政策將可能轉向全面寬松。”
具體來說,就是明年的財政政策會比今年更加積極,貨幣政策也會比今年有所寬松。
海通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劉鐵軍稱,2012年中國面臨的貨幣環境將緩慢改善,然而這并不能抵御經濟的明顯下滑,因為貨幣轉向對于經濟的刺激效應具有較長時間的滯后性。因此,政府得采取積極財政政策以防止經濟下滑過快,政府采取更為積極財政政策的必要性加強。根據敏感性分析,2012年中央財政支出的增速最可能在16%至18.7%之間,和2011年差不多。中央財政支出穩定增長,可以像2009年一樣,有效抵御經濟硬著陸的風險。
劉利剛則表示,從PM I的走勢來看,中國經濟已經面臨著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困難的時期,這也要求中國政府在貨幣政策上更加寬松。11月30日的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將是一個起點。目前我們預期中國央行將在12月再次降低存準率一次,明年上半年仍有3次下調的空間。
不過上海證券報告認為,2012年中國的貨幣政策不會全面放松。原因有三:
首先,地方新一屆領導班子投資傾向往往較為明顯,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釋放全面放松的信號將慎之又慎。2012年作為轉變增長方式的關鍵之年,全面放松將增加換屆后中央政府經濟戰略部署的難度。其次,政府對經濟不悲觀,對通脹不樂觀,至今并未釋放全面放松的信號。再次,目前可選擇的貨幣政策工具也不支持全面轉向。目前除了存款準備金率處于歷史高位外,利率、公開市場操作以及再貼現率的最新值都在歷史均值區間,尤其是利率下調的空間有限。“我們認為,貨幣開閘將是2012年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報告稱。(本文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