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庫發展現狀與趨勢淺析
2011-2-2 0: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 冷庫行業現狀
1.1 國外冷庫行業現狀
國外冷庫行業發展較快的國家主要有日本、美國、芬蘭、加拿大等國。日本是亞洲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國,-20 ℃以下的低溫庫在冷庫中占80%以上。70年代以前國外冷庫普遍采用以氨為制冷劑的集中式制冷系統,70年代后期逐漸采用以R22為制冷劑的分散式制冷系統[1]。美國和加拿大占80%以上的冷庫都以使用R717為制冷劑[2]。80年代以來,分散式制冷系統在國外發展很快,冷卻設備由冷風機逐步取代了排管,貯藏水果冷庫中近1/3為氣調庫,在冷庫建造方面土建冷庫正向預制裝配化發展,自動化控制程度比較高。比較著名的裝配式冷庫的制造商如芬蘭的輝樂冷凍集團(HUURRE),其庫板HE-3由無氟絕緣聚氨酯板和兩層鍍鋅的鋼層組成,輕便易拆卸,施工期短、氣密性好、空間利用率高。
近年來,國外新建的大型果蔬貯藏冷庫多是果品氣調庫,如美國使用氣調貯藏蘋果已占冷藏總數的80%;法國、意大利也大力發展該項技術,氣調貯藏蘋果均達到冷藏蘋果總數的50%~70%以上;英國氣調庫容達22萬t。日本、意大利等發達國家已擁有10座世界級的自動化冷庫。
1.2 國內冷庫行業現狀
我國自1955年開始建造第一座貯藏肉制品冷庫,1968年建成第一座貯藏水果冷庫,1978年建成第一座氣調庫。1995年由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首次引進組合式氣調庫先進工藝,并在山東龍口建造15 000 t氣調冷庫獲得成功,開創了國內大型組裝式氣調冷庫的成功先例,用戶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1997年又在陜西西安建造了一座10 000 t氣調冷庫,氣密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公司氣調冷庫已分布在山東、河南、北京、湖南、新疆、陜西、天津、四川等省市自治區,并獲得客戶的較好信譽。廣東、北京等省市大約先后引進了40 座預制裝配式冷藏庫,總庫容約為7.5 萬t。近幾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據統計,全國現有冷凍冷藏能力已達500 多萬t,其中外資、中外合資和私營冷庫約占50 萬t,國有冷庫450 多萬t,分屬于內貿、農業、外貿和輕工系統,其中內貿系統冷庫容量達300 多萬t,占全國總量的60%以上。我國商業系統擁有果蔬貯藏庫面積達200多萬m2,倉儲能力達130多萬t,其中機械冷藏庫70多萬t,普通庫為60多萬t。
果品蔬菜保鮮一般采用最低溫度為-2 ℃的高溫庫,水產、肉食類保鮮采用溫度在-18℃以下的低溫庫[3],而我國的貯藏冷庫大多數為高溫庫。大型冷庫一般采用以氨為制冷劑的集中式制冷系統,冷卻設備多為排管,系統復雜,實現自動化控制難度大。小型冷庫一般采用以氟里昂為制冷劑的分散式或集中式制冷系統[4]。在建造方面以土建冷庫偏多,自動化控制水平普遍較低。裝配式冷庫近幾年來有所發展。
國內專業生產制冷設備及建造冷庫的廠家很多,如開封空分集團制冷工程公司為國內第一家組裝式冷庫生產廠家,已形成從幾立方米庫容小型室內庫到幾萬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庫;從高溫庫、低溫庫、凍結庫到綜合庫;從全組裝式冷庫到土建結構內部貼板的混合式冷庫;從普通冷庫過渡到的多品種、多規格的氣調冷庫系列產品。此外大連制冷設備廠、天津森羅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其制冷設備在冷庫行業領域中所占比重較大,天津森羅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采用雙面彩鋼聚苯乙烯保溫板建造的裝配式冷庫,在國內發展較快。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研制開發的微型節能冷庫在國內農村各地已廣泛推廣。據統計我國生產企業已生產建設大中小型裝配庫約800 座,室內裝配式冷庫約2.5 萬套(座),僅蘇州市2004年全市新建保鮮冷庫38座,占江蘇省的40%。
2 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
2.1冷庫利用率偏低
2.1.1 空間利用率 傳統的冷庫設計一般高5 m左右,但在實際操作應用中,尤其是無隔架層的冷庫利用率低于50%,如物品堆碼的高度一旦達到3.2 m時,外包裝為紙箱的食品,因重壓變形、吸潮等原因極易出現包裝破裂、倒塌等現象[6],導致食品品質降低,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2.1.2 周年利用率以蘭州市為例:大多數冷庫每年5~10月份期間貯藏荷蘭豆、西蘭花、花椰菜、大白菜、甘藍、百合等新鮮蔬菜,然后以冷藏車、簡易汽運等方式運至廣州、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進行銷售經營,冷庫閑置期長達6個月。蘭州肉聯廠低溫冷庫貯藏肉制品、速凍食品、雪糕、冷飲等,利用率相對較高。而其他冷庫中僅有少量冷庫在10月至翌年4月份貯藏水果,其余時間基本關閉閑置,周年利用率僅能達到50%。
2.2 部分冷庫設計不盡規范,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國內很多冷庫屬于無證設計、安裝,缺乏統一標準,缺乏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現象較為普遍。操作人員未經專業培訓無證上崗,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部分容積500 m3以上以氨為制冷劑的土建食品冷庫,其庫址選擇、地基處理、制冷設備安裝等嚴重不符合《冷庫設計規范》(GB50072-2001)的要求,存在諸多安全隱患。許多冷庫名為氣調庫卻達不到氣調的目的,部分低溫庫一建成就面臨停用或只能按高溫庫降級使用的局面。
2.3制冷系統維修措施不力,設施設備老化嚴重
制冷機的正常維修周期一般為運轉8 000~10 000 h即應進行大維修;運轉3 000~4 000 h進行中維修;運轉1 000 h進行小維修[5]。適時對制冷系統進行維修、保養,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隱患。因為國內大多數冷庫尤其是90年代以前所建冷庫,設施設備陳舊、管道嚴重腐蝕、墻體脫落、地基下陷、壓力容器不定期檢驗。普遍開開停停,帶病運營現象十分嚴重。
2.4 冷庫節能措施未引起足夠重視
冷庫屬于耗能大戶。有數據表明:蒸發器內油膜增加0.1㎜,會使蒸發溫度下降2.5 ℃,電耗增加11%。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蒸發器外表結霜等均會導致蒸發溫度下降,耗電增加。另外,低溫庫凍結間或速凍裝置進貨后壓縮比小于8時,應先采用單級制冷壓縮,當蒸發壓力降下來后,其壓縮比大于8時再改用雙級壓縮制冷方式[5],而許多低溫冷庫一開機就啟用雙級壓縮機,使冷庫能耗加大。
2.5 自動化控制程度低迷
國外冷庫的制冷裝置廣泛采用了自動控制技術,大多數冷庫只有1~3名操作人員,許多冷庫基本實現夜間無人值班[2]。而我國冷庫的制冷設備大多采用手動控制,或者僅對某一個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動控制技術,對整個制冷系統做到完全自動控制的較少,貨物進出、裝卸等方面的自動化程度普遍較低。
2.6商業冷庫價格競爭激烈
近幾年隨著冷庫數量的增加,除部分食品生產企業、科研單位自備用于存放食品原料或用于科研試驗的冷庫外,商業冷庫出租轉讓頻繁,行業內低價競爭激烈,加之高溫庫和低溫庫比例失衡以及地理位置的差異,存貯肉類及速凍食品的低溫庫供不應求,大量的高溫庫閑置待用,導致大多商業冷庫經營企業經濟效益不佳。
3 發展趨勢
從市場對冷庫的需求趨勢來看,我國現有的冷庫容量還十分不足,今后冷庫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建設規模
果蔬產區應集中建設氣調冷庫,規模應以大、中、小型相結合,以發展中型為宜。機械氣調庫的建設應擇優推廣預制生產,現場裝配模式冷庫工程化工業產品,果蔬產地適于建單層冷庫和中小型冷庫;盡快推廣塑料薄膜、大棚、大帳、硅窗、塑料薄膜小包裝等氣調設施是我國近期發展的重點。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發展中型冷庫,建立冷凍食品貯藏批發市場。將中小型冷庫向社會開放,提供有償的倉庫服務、信息服務、經營后勤服務。
3.2 冷鏈物流
我國完整獨立的冷鏈系統尚未形成,市場化程度很低,冷凍冷藏企業有條件的可改造成連鎖超市的配送中心,形成冷凍冷藏企業、超市和連鎖經營企業聯營經營模式。建立食品冷藏供應鏈,將易腐、生鮮食品從產地收購、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直到消費者的各個環節都處于標準的低溫環境之中,以保證食品的質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防止食品變質與污染。
3.3 制冷設備
制冷設備業應著力開發國際市場先進通用的60 HP 以下各檔次分體式或一體化且配有電子技術的自動化機組,將計算機與自動化技術廣泛地應用于整個制冷系統的自動控制中,目的是為冷凍冷藏行業升級換代,延長產業鏈,降低工程造價。
3.4 整體規劃
冷庫行業必須在有關部門的統一協調下,加強整體規劃與協調,大力發展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同時,要防止盲目重復建設,以保證我國冷凍冷藏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總之,從冷庫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來看,果品恒溫氣調庫發展迅速,低溫庫比例有所增加,適合農戶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庫異軍突起,裝配式冷庫及以氟里昂為制冷劑的分散式制冷系統推廣力度正在加大,冷庫設計更加趨于優化,自動化控制程度逐步提高,政府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督等管理部門對冷庫的監管力度大大加強。國內冷庫行業正朝著采用發泡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板隔熱材料的輕便預制裝配化、低溫大型化、管理及進出庫貨物裝卸自動化、果蔬冷庫恒溫氣調化、冷風機代替排管和廣泛使用氟里昂制冷劑的操作方便、靈活多樣、高效安全、環保節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