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中央:從國家宏觀發展戰略目標出發規劃建設寧武區域物流大通道
2011-3-13 14:3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農工黨中央提出了“關于從國家宏觀發展戰略目標出發規劃建設寧武區域物流大通道的提案”。
溝通區域間物流通暢的綜合大通道是實現區域間協調發展最終達成國家宏觀發展戰略目標的途徑。隨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海西的發展,其物流通道即寧武區域物流綜合大通道的規劃設想也提上日程。寧武區域物流綜合大通道即寧德直達武漢的高速重載貨運專線鐵路設想。該通道以寧德三都澳為起點,連上饒、通九江,直達武漢,預計總長約740公里,投資580億元,規劃設計年運輸量1億噸以上,定位為我國南方第一條高速重載貨運專線鐵路。
寧武區域物流綜合大通道對于實現東部支撐作用與中部承東啟西作用有機統一、促進區域經濟優勢互補,進而實現維護國家及周邊地區和平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一是中部地區進一步發揮承東啟西作用的需要。中部地區是我國糧食生產、能源原材料、裝備制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是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戰略支點。據調研,2010年湖北省國民生產總值可達12000億元、其中“1+8”城市圈經濟總量可達8800億元,而武漢市經濟總量即達5200億元。武漢已經成為中部崛起的龍頭城市和中心城市。但由于連接東部沿海的長江水路、中部至東部的鐵路以及出海口建設的制約,造成了物流成本高昂。武鋼本部年需進口鐵礦石約1億噸,通過原水路運輸,將比通過寧武區域物流綜合大通道年高出費用約60億元。武漢在中部地區發揮承東啟西作用的瓶頸制約可見一斑。武漢市已經建成亞洲最大列車編組站,加強了“九省通衢”優勢,可輻射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四川周邊五省近4億人口;已建成吳家山等三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提升對沿海產業轉移的承接能力。
通過規劃建設具備集運線路改變、運輸費用降低等特點的寧武區域物流綜合大通道,有利于使中、東部地區進出口渠道更加通暢便捷,緩解中部地區物流難題,改善投資環境,拉動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加速以武漢城市圈為中心的中部地區進一步發揮承東啟西作用的同時,為區域協調發展及國家實施經濟實驗宏觀調控提供重要動力支持。
二是發揮海西區域支撐作用的需要。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強調海西要從服務、引導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出發,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海峽西岸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使之成為服務周邊地區發展、拓展兩岸交流合作的綜合通道。
胡錦濤總書記指示,海西要著眼于拓展發展空間和腹地,充分利用好港口這一重要戰略資源,建設面向世界、服務中西部發展的海峽西岸港口群,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寧武區域物流綜合大通道所連接的天然良港三都澳,主航道水深30~115米,50萬噸巨輪可不候潮隨時進出。全港可建20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61個以上,全年作業天數超過330天;其位置處國家海岸線中點,距國際大輪航線30海里;其東沖口距臺灣馬祖島福澳港僅25海里、距基隆港僅125海里;其港口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把福建省優越的港口資源和中部地區廣闊的經濟腹地聯系起來,實現福建的產業和科技優勢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拓展海西經濟腹地,促進東、中部互動,整合區域資源,形成合力,真正發揮海西區域服務中、西部發展的作用,推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三是達成區域間協調發展以實現中國共產黨21世紀三大歷史任務的需要。新一輪產業轉移正在快速進行,轉移成為一種趨勢。金融危機使臺灣經濟遭受重創,急需尋求新的產品出口地,而市場潛力巨大的大陸,成為臺灣開拓經濟的首要目標。兩岸經貿關系日益緊密,特別是海西建設的快速發展,為臺灣西向發展搭建了堅實的平臺,構建了新的對接通道。而寧武區域物流綜合大通道的規劃建設將引領港澳臺產業轉移,加速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密切海西同臺灣的關系,并且能夠把海西的港口資源建設成為聯系港澳臺與中西部地區的橋梁和媒介,將加速中部迅速崛起和海峽兩岸經濟區建設目標的實現。大大提升國家經濟實力的同時推動兩岸一體化進程,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早日實現。進而推動與東南亞乃至泛太平洋區域的深入合作交流,加速中國共產黨21世紀的三大歷史任務的實現。此外,寧武區域物流綜合大通道規劃建設對發展海洋經濟和國家安全作用巨大。
為此,農工黨中央建議,從國家戰略發展的高度出發,將寧武區域物流綜合大通道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并早日開工建設。將三都澳列為國家主要港口來規劃,加大對這一難得的天然深水港口資源保護力度,進一步引導國家重點項目落戶環三都澳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