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的河南困局
2012-2-23 16: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內第一個關于物聯網方面的規劃出臺,但河南的物流業除了需要政府在財政和稅收方面給予更多支持外,人才的缺乏、信息化設備的不足都是制肘其發展的負面因素。
□經濟視點報記者 吳春波
2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十二五物聯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也是國內第一個關于物聯網方面的規劃。
在物流和信息流密集的物流行業,《規劃》明確指出,要發展智能物流系統,即建設庫存監控、配送管理、安全追溯等現代流通追溯系統,建設跨區域、行業、部門的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實現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的一體化管理。
河南工業大學物流工程研究所長孫宏領認為,由于現代物流是包括信息流在內的三流融合,智能物流在物流實踐的廣泛使用,可以有效加速物流企業、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提升。但是由于智能物流前期投入過大,所以地方政府有必要在財政和稅收方面給予相關企業更多支持。
鶴壁四季青物流配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季青物流)董事長李東順告訴記者,公司有獨立的信息系統,但是受限于農商終端的信息化建設無法同步,信息系統的作用也僅僅在于統計和為公司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信息化機會
由于地處中國東部和西部的交接地帶,河南的天然地緣優勢十分明顯,加上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河南省物流業發展的天然優勢十分明顯。
但是,河南省物流業的發展并沒有伴隨交通的優勢騰飛。
在2010年河南省政府發布的《河南省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中就明確指出,受限于觀念落后、產業和消費結構不盡合理、經濟開放程度低、先發優勢不明顯以及競爭激烈等原因,河南物流業、尤其是河南省的現代物流業發展相對滯后。
孫宏領表示,從物流業原始階段到供應鏈管理,中間還有傳統物流和現代物流兩個階段,而河南大部分的企業還處在傳統物流階段,對于現代物流需要的各種終端而言,也只有幾家比較大的物流企業有條件去裝備。
河南萬里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立干告訴記者,公司2011年研發、實施并建設了物流信息管理平臺、區域物流信息服務集成平臺、區域物流全程監控與調度平臺。
陳立干坦言,信息服務平臺有利于企業管理提升和成本節約的收益,“調整了運輸的運力結構,實現了物流信息資源的共享;提高了物流資源的利用率,優化了車輛運輸線路,降低了空駛率,進而有效地降低了運輸成本。”
一直關注制造業物流的鄭州大學教授李玉民認為,在最近幾年,河南省物流業整體發展十分迅速,尤其在冷鏈物流領域,以速凍食品為核心,冷鏈物流與河南的速凍食品一起步入了國內物流業的先進行列。
不過珠江鹽田港(5.03,0.00,0.00%)物流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蔣浩鑫也在此前表示,雖然河南冷鏈在全國的領先優勢十分明顯,但是其優勢僅僅停留在冷鏈干線運輸領域,而對于信息比較密集的市場配送領域,河南物流企業的提升空間依然很大。
孫宏領認為,信息化作為現代物流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規劃》中要求的智能物流的重要基礎,不僅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物流企業服務質量的提升,進而為制造企業將更多物流業務外包提供條件。
缺失的不僅是政策
雖然信息化對于加速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性十分明顯,但對于大部分河南物流企業而言,受限于資金、盈利能力和市場價格競爭力等影響,信息化設備依然是在客戶需要的時候才會適量增加。
一位河南知名物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車輛上只裝備了GPS系統,而這也是因為客戶需要的時候才裝備上去的。”
這位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如果建立比較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雖然有益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但由于短期投入過大,面臨比較激烈的物流業價格競爭,企業很難在短期獲得價格優勢和盈利優勢。
孫宏領認為,由于物流企業本身盈利能力有限,短期內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信息化建設,對于大部分物流企業而言并不現實,要加快河南本土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地方政府通過財政、稅收甚至信息化補貼等手段給予企業更多幫助。
事實上,河南物流業信息化面臨的問題并不僅僅存在于企業資金方面,信息化所需要人才的缺乏和物流業實際環境也限制了企業信息化的沖動。
陳立干向記者表示,除了研發資金不足,物流新技術創新項目開發得不到有效保障外,企業在先進技術和人才的儲備方面也存在不足,導致了企業在物流信息關鍵技術的研究上還存在一定差距。